生活中,不少人都喜欢以水或饮料“下饭”,但你知道吗,边吃饭边喝水可能会影响消化!胃酸在食物消化的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如果在吃饭时饮入大量的水,就会稀释胃酸,使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受阻。胃的蠕动可以将吃进去的食物慢慢研磨成食糜,以加速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在吃饭时饮入大量的水,就会把胃撑大,胃的研磨作用就会减弱。吃饭时喝水,会使得食物软化,更容易吞咽。但其实,这样会减少牙齿对食物的咀嚼。一方面,口腔中的唾液对食物的消化减少,另一方面未经咀嚼的食物进入胃内,会造成胃的消化负担。吃饭时饮大量水,会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食欲。长此以往,会造成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吸收不足,影响身体健康。虽然边吃饭边喝水确实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但这并不是代表进食时完全不能喝水,而是需要在量上进行控制。一般建议吃饭时控制喝水量在一小杯(100~200毫升)以内比较合适。而咕咚咕咚喝一杯三四百毫升的水,这就是大量饮水,是在饮食的过程中不太提倡的。此外,对于国人来说,比起吃饭喝水,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更倾向于喝汤,而事实也是——喝汤更好。因为汤里面含有很多营养物质,诸如蛋白质和脂肪,这些物质更能刺激我们胃酸的分泌,从而有助于之后食物的消化。饭后如果胃内的食物还没消化完全,大量水灌进去,同样会造成消化不良。有研究证明,饭前喝水能促进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神经兴奋和活跃,促进唾液快速产生,润滑消化道,还可以稀释胃酸,从而缓解人体的饥饿感,减少食欲。口渴喝水是人们求生的本能,大家没必要教条地养生,所以吃饭时口渴了,大家随时都可以喝水。1.不要喝太多、太急,每次1纸杯的量,既解渴,又不伤胃;2.不喝饮料,因为饮料中基本上都含有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会对正在努力消化的胃造成二次伤害,所以,餐后半小时再喝饮料吧。
来源:本文由养生中国综合自新华社、科普中国、健康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