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麦田查看麦苗的长势情况、到镇政府办理面粉厂审批手续、到农机驾校学习无人机驾驶技术……今年,已经是桥梓镇平义分村达明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敬宣返乡创业的第二年。
王敬宣2001年出生,除了种植管理1500亩农田、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种植和农机等技术,每天还要处理合作社的大事小情,始终奔波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扎根农村的王敬宣深切地感受到现代农业要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农村天地广阔,干农业照样能致富,在土地上做文章肯定错不了。
查看麦苗长势情况 高乐摄
谈起与土地的“缘分”,王敬宣娓娓道来。“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由于家里一直种着几亩地,因此我对玉米和小麦种植很熟悉,也深刻了解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在上学期间我就已经确定了要自主创业的人生方向,相比朝九晚五的工作我更喜欢自己掌握时间,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由于从小对农业比较感兴趣,2022年大学毕业后我就选择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一名新农人。”王敬宣说。
达明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9年成立,现种植小麦1500亩。回村后,王敬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合作社引进了卷盘式灌溉机、水肥一体化机、播种机、旋耕机等16台先进的农机设备,实现了机械化种植,使小麦每亩产量达到672.63公斤,玉米每亩产量600公斤,均比以前增长了40%以上,排名全区第一,合作社的盈利也逐年增长。目前,合作社已经解决7名村民长期就业、40多名村民临时就业。
观察麦苗生长情况
“从小到大,我看到我父亲和村民们都是人工种植粮食,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产量还很不稳定。因此我回来后就想能不能实现机械化种植,这样既省时省力省人工,产量也会提高。”王敬宣介绍,有了现代化的农机,现在我们的工人能吹着空调作业,非常舒适也不累,还能实现更精细化种植。比如灌溉机就可以通过手机端操控开关水泵,不用人工下地干预,这大大提高了灌溉精准度和效率。
走进平义分村达明合作社的农田,一望无际的麦田绿意盎然,10多台卷盘式喷灌机正在各个地块进行浇水作业。有了先进的农机设备,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也很重要。目前,地里的麦苗已经长到了10公分,工人们根据出苗情况来确定浇水时间和施肥量。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如果土壤出现板结,就会影响麦苗的生长,因此王敬宣每隔几天就要到地里看一下麦苗的生长情况。如果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她就会和技术推广站或者大学教授联系,请他们给予指导,坚持科学的种植方法,让合作社的种植效率越来越高。
查看水泵房情况
在王敬宣的努力下,合作社坚持绿色种植,种植的小麦和玉米于今年取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认证。为了高效利用种植产生的秸秆、树枝等,今年王敬宣还和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院合作引进建设了2座200吨的肥料发酵池,通过“付流膜堆肥装置”,利用粉碎的秸秆和树枝混合羊粪一起发酵成肥料,目前基地每年可处理1.2万吨秸秆和树枝。
当前,合作社正在全力推进面粉厂建设,力求实现从麦田到餐桌的零距离对接,为消费者提供新鲜、纯正、无添加的高品质面粉。此外,合作社还将打造集小麦种植、收割、面粉加工于一体的社会实践课堂,让学生们在这里体验小麦从播种到管理、再到收获的全过程,学习田间管理技巧,并亲手参与收割、脱粒和利用石磨工艺将小麦粒磨成面粉等环节,实现一产和三产的融合。
查看面粉厂情况
为了能让消费者吃到采用传统工艺、自己加工生产的面粉,去年王敬宣对合作社的储粮仓进行了改造,建成了面粉厂。面粉厂面积近500平方米,包括粮库、生产车间、包材消毒间、成品库、原料库等,目前已经完成装修和设备引进,预计今年12月投用。面粉厂采用低温石磨传统工艺加工面粉,产出的面粉营养成分保留更好。
“因为喜欢而热爱,因为热爱而坚守,两年来我并没有为我当初的选择后悔。农村广阔天地,年轻人大有可为。虽然回村创业很辛苦,但我感觉我的梦想刚刚起飞,未来我将继续深化对现代农业科技的理解与应用,比如探索智能农机与物联网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融合,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敬宣说。
文字:王明月
排版、编辑:胡赛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