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菊花寄托哀思,荷花情系想念。已经入冬的津城阳光灿烂,在伤怀中传递着温暖和希望。
从早上8点多,陆续就有年轻的学子、市民在静静地等候,准备着最后送别叶嘉莹先生。
思念
陈洪
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叶先生一方面传承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文明互鉴把影响推广到了五大洲。
这不是说一个诗词爱好者、一名教师甚至一个学者所能做到的。这是个综合性的,既要有能力,又要有魅力。叶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陈传兴
叶嘉莹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导演
我很幸运,能够有机会为她拍摄纪录电影。可惜摄影机无法完整地捕捉到她的神韵。
100岁,圆满,她是个有福之人。
张元昕
叶嘉莹先生最年轻的弟子
最后一次跟先生深入交谈,是2018年5月,我们促膝长谈到深夜,那天晚上,天气特别晴朗。
最后一次见到先生,是今年7月先生农历百岁华诞之时。那时的先生已疾病在身,但她依然用虚弱的声音教导我们,夸奖我们的学习成果,谁知一别成千古!
先生曾说:“如果我要倒下去,我也要倒在讲台上。”先生的心中是古往今来的圣贤,是星汉灿烂的诗人,更是天下所有的人。
李云
天津科技大学副教授
先生是一位纯粹的诗人,那是常人不可理解的至真至善的一种境界,她早就可以如庄子笔下的大鹏自由地飞升,可是她的志愿却是要引导大众和她一起飞。先生活到老,工作到老,无私奉献自己的热力,一以贯之践行自己的志愿。
愿先生在诗国安息,永远再无苦痛!
方哲萱
宁波悦心经典学校校长
我毕业于南开大学,从在学校成为叶先生的“讲座弟子”,毕业后多年,我追随叶先生在全国讲课的“足迹”,叶先生诗心即是我的初心。
先生未竟的诗教事业,也是我们这些后辈要去继承和发扬的。
桂老师
上海复旦大学
我昨天从上海赶来,先去了南开大学向叶先生致哀。很遗憾,我没能在先生的生前听过她的课,我今天一定要来向她鞠躬、送别。
今后,我也会继续学习古诗词,学习一辈子,这是我们对叶先生最好的怀念。
王焱
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
叶先生是我们读书人的楷模,我想纪念她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读她的书,去读她的诗,把中华最美的诗词文化传承下去,“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艾斌
北京大学研究生
人们说叶先生是“诗词的女儿”,我觉得我们在先生面前都是诗词的孩子。受益于先生的诗词讲读,即便将来不从事与诗词有关的工作,也会始终获得古典文学的精神力量。
我自作了一首小词送给叶先生,这是我送别先生最好的方式。
回顾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1924.7.2—2024.11.24
#记得年时花满庭 枝梢时见度流萤#
#采莲复采莲 莲花何旖旎#
#好待秋成佳实熟 说与西风尽浪吹 飘零未可悲#
1948年,学生送叶嘉莹先生南下合影。
#野马尘埃吾不惧 云鹏何日果南飞#
1956年,在台北任教。
#从去国 倍思家 归耕何地植桑麻#
1970年代,摄于哈佛燕京研究室。
#书生报国成何计 难忘诗骚李杜魂#
1979年初,来南开大学时为中文系学生授课。
#故园千里外 休戚总相关#
1979年,在北京故居与大弟叶嘉谋同练太极拳。
1980年代初,南开大学滕维藻校长来温哥华访问时,在叶嘉莹家庭院中合影留念。
#长忆读书处,朱门旧邸存#
1980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参加国际红学会议期间与周汝昌合影。
#临岐一课浑难罢 直到深宵夜角吹#
#一自别来时序换 人间几处沧桑变#
1989年,离台二十年后重返台湾大学讲演。
#谁言文理殊途异 才悟能明此意通#
1992年,杨振宁教授(右)来南开大学专家楼看望叶嘉莹。
#所期石炼天能补 但使珠圆月岂亏#
1996年,在天津给小朋友讲古诗。
#伫立中区还四望 天穹低处尽吾乡#
#论诗于我尤成癖 设帐今宵到海滨#
2007年3月,在《迦陵诗词稿》新书发布暨座谈会上。
#遥天谁遣羲和驭 来送黄昏一抹红#
2007年,在南开大学马蹄湖畔。
#心头一焰凭谁识 的历长明永夜时#
2011年11月9日,在清华大学讲“我心中的诗词家国”。
#遗音沧海如能会 便是千秋共此时#
2015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迦陵学舍正式启用,叶先生定居于南开园。
#俺则待满天涯踏遍少年游 向人间种棵相思树#
2016年9月11日,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作古典诗词讲座,年逾九旬之高龄而全程站立授课两个多小时。
#不向余生说劳倦 更来高处一凭栏#
2019年9月10日,在纪念叶嘉莹归国执教40周年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潺湲一脉灵溪水 要共词心证古今#
2020年9月10日,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教师节特别放映。
#此心好在 纵隔沧溟终不改#
2021年2月,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柔蚕老去应无憾 要见天孙织锦成#
2024年7月6日,在“诗话人生”直播活动中视频寄语。
图片及相关资料由南开大学提供
一颗明星划过天空
璀璨星芒始终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