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再结硕果!德州这场发布会亮点多多!

政务   2024-12-16 13:36   山东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12月16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科技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田晓静,德城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杜海伟,市科技局农村社发科科长、四级调研员禹红出席,介绍我市科技创新激发县域发展活力,争创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总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聚焦平台建设,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入实施创新平台筑基攻坚行动,全力构建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梯次布局的企业创新平台体系。今年新获批2家省级中试示范基地、1家省级技术转移机构、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山东省功能糖生物制备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舰船先进电机及机电系统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全市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35家、省级429家。齐河县、德城区先后获批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争取省级专项资金2000万元。
  二、聚焦技术攻关,增强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围绕各县市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续开展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揭榜挂帅”项目,重点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今年发布的20项企业技术需求榜单,被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16家高校院所揭榜,其中,立项支持“超高温高压大流量井口装置的研发和制备”“特种核级传感器制备技术”等11个项目,预计新增投资2.96亿元,建成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6.72亿元。今年5个项目获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立项、5个项目获省乡村振兴提振行动计划立项、33个项目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立项,全年共承担省级重点研发计划66项,争取项目资金1.06亿元,项目数量和资金额度分别同比增长了29.4%、80.1%。
  三、聚焦创新主体,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企业全链条梯次培育体系,今年组织50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32家,总量突破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已达到1665家,同比增长22%,增幅居全省第1。持续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市1381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8.54亿元,241家企业获省级小升高补助资金2410万元,567家企业获省级研发投入补助资金2689万元,全年共争取省级政策性资金5532.98万元。今年10月,省统计局发布《2023年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德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到115.79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04%,居全省第4位。
  四、聚焦资源配置,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牵头组建黄河流域中试基地联盟,探索建立“1库2平台3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引进转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60项,经验做法入选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研究编制了《2024年德州市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发布绿色低碳技术成果49项。今年3个项目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83项成果评定为2023年度德州市科技创新成果。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筛选26家银行列入科技成果转化贷款业务合作范围,为2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1.95亿元,同比增长49.9%。近三年,累计争取省级科技股权投资资金6100万元。
  五、聚焦开放合作,增强科技人才支撑能力。举办“2024中国·德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中国科学院专家成果对接恳谈会暨鲁西五市产才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大会”“德州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技术供需对接会”等系列活动,搭建起政、校、企深度对接的桥梁。推动中科院29家科研院所与我市39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启动产学研合作项目42项。实施科技人才赋能“十百千”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引进60名高层次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今年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24人、省泰山人才工程15人。推荐80名农业技术专家获批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新增3个省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全市省级以上重点人才达到1900名,科技创新的基因正在德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蓬勃生长。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力做好“科技赋能”这篇大文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支撑带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新篇章”贡献科技力量




答记者问



  研发投入是评选科技创新强县的重要指标,刚才介绍到我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04%,居全省第4位。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市在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上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田晓静:研发经费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源泉,其投入规模和强度,反映研发活动资金支持力度,也体现地区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市科技局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财政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项目为支撑,不断强化政策激励,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政策引导。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补助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强化企业培育。用好科技企业服务云平台和“高企服务券”,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库,推行一站式跟踪服务,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三是强化科研攻关。聚焦产业基础和企业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省科技攻关任务,组织实施好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揭榜挂帅”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力争到2025年,全市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08%,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占比达到45%以上。



  我市德城区、齐河县分别获评为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能否详细解读一下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的评定标准、程序及支持政策?


  禹红:2022年3月,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财政激励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鲁财科教〔2022〕9号)。该《通知》指出,2022年起至2024年的3年内,全省每年遴选10个创新投入大、能力强、成效突出的科技创新强县,推动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给予激励政策支持。
  一、评定标准及程序。2024年10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科技创新强县评选认定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15个指标:其中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较上年增长率等14项为正向指标,还有1项“一票否决”指标,如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产品质量事件等。
  这些指标数据的来源为省统计局、省税务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按照功效系数法,对全省136个县(市、区)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测算,按照综合得分高低排序,去除“一票否决”和已获评科技创新强县的县(市、区),从各市排名第一位的县(市、区)中选取前10名,确定为2024年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

  二、政策支持。对认定的科技创新强县,省财政给予每个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用于科技创新的重点项目等。



  建设科技创新强县,有助于激发县域科技创新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能否介绍一下我市科技创新强县创建的总体情况及下步打算?


  禹红: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广泛汇聚各县市区优质创新资源,通过加速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强化创新主体梯次培育,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力引育科技人才等系列举措,切实将科技创新变成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全市科技创新强县争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市县协同发力、积极争取,德城区获得2024年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认定,这是继齐河县获评2023年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后,我市所属的县市区再次获批省科技创新强县。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聚焦科技创新强县建设,督促德城区、齐河县充分利用好省级财政激励政策,着力推进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实施、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科技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和科技交流合作等重点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提升县域创新发展实效的同时,进一步提炼总结经验做法,持续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更加优良的创新生态,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德城区新获评为2024年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能否介绍一下德城区在创建科技强县、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杜海伟:自2022年《实施方案》发布以来,德城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将争创科技创新强县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做了以下4方面工作:一是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力军”。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科创平台。截至目前,全区共拥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家、省级38家、市级1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129家,同比增长29%。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资源互补、技术共享、协同创新,共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今年以来,获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5项,争取上级资金890万元。三是推动科技交流合作,当好成果落地“护航员”。按照“榫卯式”精准对接,深入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帮助企业对接智力资源,促进辖区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发展。今年以来,促成京津冀合作8项、省会经济圈合作2项,转化京津冀科技成果2项、省会经济圈科技成果2项,其中2项实现产业化。四是靶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注入产才融合“新动能”。梳理人才需求清单,充分挖掘市场化服务机构资源,帮助辖区单位精准匹配高层次人才。截至目前,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7人,齐鲁友谊奖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人,德州市现代产业领军人才12人,省级以上外专项目4项,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

  下一步,德城区将持续推进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建设,充分发挥创新强县财政资金激励作用,进一步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提升创新平台水平、推动科技项目实施,充分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来源: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德州发布
权威发布德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