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家,该如何书写新疆?

时事   2024-11-05 17:35   新疆  

今天的作家

该如何书写新疆?

当昌吉本土作家

用文学的维度去观照家乡时

家乡会是什么模样?

当代边地书写

又在此激荡着怎样的生命力?

🏔️
10月

一场关于“文化润疆”与当代边地书写

——李健新疆题材小说研讨会

在天津市南开大学进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

15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

共同探讨昌吉作家李健的

长篇小说《天山下》

这本书写昌吉大地的小说

在天山海河间引起了怎样的共鸣?

这场跨越千里的深度对话

留下了怎样的余韵与深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这场

“山与海的交响”

👇👇👇


李 健

新疆著名作家,一个勤奋的书写者,先后创作了《木垒河》《脐血之地》等展现边地生活样态的作品,他的笔下大多是家乡土地的风土人情,他不写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而是写故乡木垒河两岸的小村旁,写的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写的是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图景,他从不迷恋辞藻,因为生活自有力量,他笔下的一景一物,都是我们最亲切的日常。

2024年,他的最新长篇小说《天山下》被列入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重点推进作品。


以“他者”视角打开

李健的《天山下》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来看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

不同角度的解读与见解

👇👇👇


-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

王一川

李健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逼真描写塑造了新颖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创造了一系列“有心结的人物”,开启了“心性现实主义”范式的天山篇章。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
金惠敏

李健小说围绕少数民族的边地生活,展示了由内而外的情感,其小说的价值在于真正写出了各民族在人性上的共通性。


-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

贺仲明

李健作品中对生命价值的感悟思考体现了地方性与时代性的结合,也是民族内部文化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融合。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何平

从边地书写的特殊性来说,李健小说的价值在于回到“非传奇化”“非景观化”的当代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


- 《长江文艺》杂志副主编 -

喻向午

李健作品呈现了边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相互补充,以异质化的文本完成了现实主义陌生化的重大课题。


- 苏州大学教授 -

王尧

李健小说打破了中心和边缘的地理模式,消解了民族之间的文化隔膜,语言亲近、舒缓,真正意义上回到了生活、回到了文学。


-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

谢有顺

李健小说创造了独特的叙述者,正是创作风格成熟的标志,其作品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构成对地方性的有效呈现。


- 著名作家、原新疆作协主席 -

董立勃

李健《天山下》等作品是新疆文学创作现有格局的一次突破,他对于民族融合的书写,有力表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


-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
王春林

李健作品中的边地书写的时间处理巧妙,在表现家国情怀时善于展现人物的精神深度。


-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 -

罗福林(Charles A.Laughlin)

李健小说作为新崛起的新疆小说家,其小说中层次丰富的人物和情节,将让外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新疆地区的生活。


- 南开大学教授 -

周志强

李健的写作是人的写作、边界的写作、心结的写作,他写出了人的经验。


- 《当代》杂志主编 -

徐晨亮

李健的长篇小说《天山下》,聚焦牧民定居政策实施带来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普通哈萨克族家族如何经历彷徨和失落,怀着对生活朴实的信念,最终融入新时代生活的历程。


该如何书写新疆?

昌吉作家李健的回答是:

在新疆的写作
应该更凸显文化的多元性
文化之间、民族之间的融合
当下新疆的文化形态

也是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逐渐累积而来的

“我在写《天山下》时,首先想到的问题是,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一种文化,人性是第一位的。我觉得应从人性着手,去探讨民族融合之间人性幽微之处。比如这次的作品,我主要依据的就是,在国家高速发展、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大潮下,哈萨克族这个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融入当下生活时文化上的撕裂感。这也是我写《天山下》最初的目的。”


期待作家李健的新书

《天山下》!

期待他笔下的新时代牧民生活

和他眼中铺展开来的

那些熟悉的乡村、街巷

以及别样的人物塑造

更期待他捕捉到的

人性共通的那些脉动

期待那荡气回肠的木垒故事

新疆故事

📖📖📖

文案/统筹:巩丽珍

来源:昌吉州融媒体中心综合《当代》、《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编辑:巩丽珍
校对:于瑶
责编:刘雪
审核:李炜玢
终审:建鑫
公告广告:0994-2343036
投稿邮箱:cjrbs@sina.com

昌吉日报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官方公众号。最权威的本地资讯,最有温度的昌吉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