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牧人宝库”,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一进门,夯墙使用的器具布置一侧,成为整个茶馆的玄关。向内一望,这间藏茶馆空间开阔,布局精巧,黑帐篷元素体现在巨大的穹顶,丰富多样的民间民俗物品布满整个茶馆。
这间1200多平方米、陈列着700多种3000多件民俗实物藏茶馆的主人,名叫珠珠,今年45岁,是比如县扎拉乡人。他的收藏之路始于18岁,是父亲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他:“随着社会发展,这些过去的生产生活用品可能会越来越少。但它们承载着我们牧人的记忆,是重要的工艺和文化瑰宝。”从那时起,珠珠便开始了长达26年的收藏之旅。
从自己家、邻居家开始,到走遍那曲市各个县和周边地区,一点一点积累,珠珠的藏品越来越多。“之前也想过用单一的民俗展示来传承,但这样参观的人不会太多。”为了更好展示自己的藏品、传播游牧文化,珠珠想到了藏茶馆和民俗陈列融为一体的方式,“这样,大人小孩都可以坐下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体验民俗文化。”
新场景、新业态
带来了新体验
原定于1月16日开业的牧人宝库藏茶馆,因日喀则定日县地震,毅然推迟了开业计划,前往灾区抗震救灾。珠珠为灾区赠送了价值34万元的救灾物资及6万元的现金捐款,用实际行动体现社会责任与担当。
从地震灾区回来后,牧人宝库藏茶馆于1月21日正式开业,近一个月来,牧人宝库藏茶馆天天处于爆满状态。
“这种将民间民俗类实物与藏茶馆融合的模式,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和常态展示,赋予了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命力,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藏北的传统游牧文化。”那曲市文旅局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次仁卓嘎说。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满1000补200、满500补100……藏历新年消费补贴合集来啦!
更多消息,请关注西藏日报视频号
主编:蒋翠莲
编审:索朗央宗
编辑:益西旺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