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者的故事③ | “退”而不休的硬核老将

企业   2024-12-31 17:08   辽宁  






匠心铸“巨舰”





渤海之滨、辽东湾畔、大辽河入海口,清冽的北风刮过,传来阵阵寒意。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却是焊花飞舞、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近百家参建单位的1.5万名建设者全力奋战,抢工期、保进度。忙碌的人们,仿佛忘记了季节。

目前,项目总体工程进度完成率超过55%,这艘举世瞩目的“化工巨舰”初具雏形、正待启航。其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和“精雕细琢”。

今天我们讲述第三位现场工程质量“把关人”以匠心铸“巨舰”的故事。

“退”而不休的硬核老将


       干了一辈子化工、有着一身本事的刘利民,在58岁本应退出的时候,被领导盛邀“出山”,负责项目现场的焊接质量管理、管道施工管理、焊工准入考核、工程质量监督和与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对接等工作。有了他这个“定盘星”,项目焊接质量监管这块,就有了底。

刘利民参与过华锦集团2004年新疆大化肥建设;参与过2007年“十一五工程建设;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落地后,从前期规划到施工质量管理,他都全程参与。

“我是幸运的,在退休前,还能投身到这个华锦人期盼多年的大项目建设中来。明年项目就竣工了,我的职业生涯也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刘利民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体量大、工序多,从地下、地上管线铺设到塔器设备安装,焊接工作量很大。而焊接质量是项目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的关键,更关系到将来企业生产运行的安全。

“焊接是个精细活儿,设备和管线的材质不同,对焊接工艺和技能水平的要求标准也不一样。”刘利民说。为此,他组织制定了相关制度、管理程序和焊工准入考试办法。

在工地4号门入口处,设有焊工准入考试中心,每一个新来的焊工,只有在这里通过了“真刀真枪”的考试,才能持证上岗。考试时,刘利民就盯在现场,在他的“火眼金睛”下,凡是水平达不到标准、想滥竽充数的,都被拒之门外,给后续的焊接质量管理上了第一道保险。

项目开工至今,每天都有新人陆续入场。今年参加考试的焊工累计5100余人,而通过考核进入现场施工的刚过3000人。

在施工高峰期,现场有1万多名焊工同时施工作业。为了严防入场把关时可能出现的纰漏,刘利民和同事们每天都到现场检查,一方面检查焊接质量,看外观有没有气孔、夹砂和咬边,看内部有没有气孔;另一方面查验焊工证件,看是否人证合一,看证件是否和焊接工艺相符。

从地下管道焊接,到地面钢结构和设备框架焊接,再到地上管线焊接,整个工程只要有焊接这道工序全部都要检查。四五十米高的装置框架他带头爬上去,地下管道内部他带头钻进去,不光用眼睛看,还拿焊缝检测尺量、用“透视”仪器查,发现不合格的地方,立即整改。

有一天,他带着几个人去检查地管焊接质量,刚下完雨,坑坑洼洼的现场泥泞难行,他一跐一滑地走在最前面,在一坑洼处险些摔倒,同事柯信禹上前想扶一把,刘利民摆摆手说:“没事儿,走吧。”“看着他单薄的背影、花白的头发,真让人心疼。但那挺直的腰板、坚定的步伐,又让我感觉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柯信禹说。

每一次现场检查,都是一次现场教学。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刘利民给年轻同事细心讲解,在干好工作的同时,也完成了“传帮带”。




材料来源/华锦联合石化

编辑/牛美楠

责编/王思远

审核/姚云涵


如您觉得不错,请点亮在看和赞


中兵华锦
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要的石化民品子集团,以“融合发展 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兵器石化产业基地”愿景为目标,致力创新卓越、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积极贡献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