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漆丨有一抹光,在津南灿然绽放

文摘   2024-11-19 15:01   天津  


在非遗“匠人”宁保状的工作室内,赫然悬挂着一幅大字,上书“大漆之光”,这是宁保状的老师——中国漆画泰斗乔十光先生为他所题。



宁保状,河北省馆陶县人,“宁氏漆艺镶嵌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他的父亲是木工,宁保状从16岁开始,跟着哥哥宁保平和老师乔十光学习制作漆器。20多年,辗转多地,最终他扎根津南,专注漆艺镶嵌技艺。


漆艺,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中国的漆艺历史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漆,从树的身体里流出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匠心的浇筑与雕琢,让这种源自自然的珍贵馈赠焕发出无限光彩。制作一件漆器,繁琐又精细,通常有制胎、刮灰、裱布、髹漆、装饰纹理、磨漆、阴干、抛光等环节。


漆壁画《盛世长安》部分展示


宁保状的“一技之长”在于蛋壳镶嵌,在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中,他将蛋壳作为主要镶嵌材料,镶嵌在漆器上,创作出了一系列充满质感的漆艺镶嵌作品,其中屏风、壁挂、条屏、漆画等广受大众喜爱。他参与创作的大型漆壁画《盛世长安》也是其职业生涯中的亮点之一。这幅约有100平方米的漆壁画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天津美术学院合作的成果,其中由蛋壳镶嵌而成的仙鹤图案正是由宁保状亲手完成。这幅作品不仅展示了宁保状的技艺水平,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做漆器,就是和时间磨,一件漆器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一是需要多道工序,二也需要反复阴干、反复修胎,这个东西急不得,它是技艺与时间共同去创作、去沉淀的一门艺术。”宁保状说,“二十年来,我在学习、制作到创作漆器的过程中,越来越坚定地要把它当成一辈子的事业去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希望为这门古老的技艺增添更多生机与活力。”


时光不败风华,大漆之光,不止是器物的华光,更是浇筑于此的时光,是代代相传的荣光。记者采访宁保状之时,他和他的学生正将一幅参与嘉德拍卖的漆画作品《尊》悬挂起来。20年专注,是一份坚持与热爱让一位青涩的小镇少年成长为焕发异彩的非遗传人。津南区厚植非遗传承热土、搭建名家工作室、为非遗保护提供温暖“港湾”,“宁氏漆艺镶嵌技艺”也于2018年在津南区被成功申请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份深藏数千年的技艺得以绽放津南。

END

记者:张百川

编辑:李文娟

如需转载请注明“融媒津南公众号”

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融媒津南
天津市津南区融媒体中心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