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哈尔滨亚冬会雪上项目在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开赛。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比拼中,中国队选手李方慧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获得的首枚金牌。
中国队选手李方慧是菏泽市宋江武校通过跨项选材输送至山东省队的运动员,代表山东省体育局进行了全国运动员注册,目前是国家冬季项目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国家队现役运动员。
从武术少年到冰雪冠军:菏泽模式的成功实践
李方慧的成长轨迹与菏泽宋江武校的“武术+”培养体系密不可分。2003年出生的她,自幼展现出卓越的运动天赋,9岁被体校教练发掘,11岁通过宋江武校的跨界选拔进入自由式滑雪国家队。宋江武校自1985年成立以来,以“武术+”为核心理念,将传统武术的体能、柔韧性与现代竞技体育结合,为冰雪项目输送了跨领域人才。
这种模式的优势体现在:基础体能强化,武术训练培养了运动员的平衡力、爆发力和空中姿态控制能力,为滑雪空中技巧打下坚实基础。
跨项选材机制优势凸显。通过早期筛选具备运动潜力的青少年,进行定向培养,解决了冰雪项目选材地域限制的难题。
塑造强大的心理韧性。武术竞技的对抗性训练,增强了运动员在高强度赛事中的抗压能力。这一点在李方慧的比赛中尤为凸显——她在冬奥会、世锦赛等大赛中屡次突破自我,此次亚冬会更是在短时间内调整状态,以替补身份参赛仍稳定发挥。
以武为媒,菏泽走出特色“体教融合”发展之路
李方慧的成就并非孤例。例如,2024年亚洲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中,菏泽曹州武校培养的运动员亦斩获冠军。近年来,菏泽通过“武术+”模式向足球、冰雪等多个领域输送人才,形成“跨界融合、优势互补”的体育生态。以武为媒,菏泽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之路。
菏泽是“全国首批武术之乡”,菏泽人向来崇文习武,传承弘扬武术文化。据统计,全市习武人数约50万人。近年来,敢为人先的菏泽人,在做好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出竞技体育的崭新路径——“武术+”跨项选材模式。这一模式巧妙融合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项目,如“武术+藤球”“武术+冰球”“武术+攀岩”等,其中,由菏泽市曹州武术学校打造的“功夫足球”更是闪耀全国赛场。
此外,菏泽还与北京体育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国家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以“三大球”、冰球为重点的全方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让菏泽足球走向更远方,菏泽市政府与北京体育大学就体育人才合作培养战略进行洽谈,派出23名“武术+足球”队队员到足球强国进行培训。为深挖“武术+”结合模式,菏泽宋江武校与山东体育学院附属中学合作共建山东省唯一一支专业青少年攀岩队……
菏泽“武术+”优势何在?
这种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资源整合。传统武术学校与现代体育项目的结合,盘活了地方体育资源,拓展了人才培养的维度。通过与不同项目的跨界合作,运动员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为他们的人生道路开辟了更多的可能性。
有利于中国体育健儿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李方慧在亚冬会的夺冠,打破了欧美选手在滑雪技巧类项目的垄断,展现了中国冰雪运动的潜力。
有利于青少年体育普及。通过武术这一传统文化载体,激发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兴趣,助力“三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打造文化软实力。将“武术+冰雪”打造为中国体育文化品牌,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软实力。
李方慧的亚冬会金牌,既是个人拼搏的成果,也是菏泽“武术+体育”模式从理念到实践的成功。这一案例详实证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能够为中国体育开辟新赛道,而如何将地方经验升华为国家战略,将是未来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期待更多“菏泽模式”在全国落地生根,让中国体育在创新中持续闪耀世界舞台。
·END·
▌来源:新华社、中国牡丹之都
▌新闻线索/广告服务:18605302619(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