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厦门超三分之一人口住在这!蝶变换新颜!

时事   2024-10-23 21:54   福建  



城中村治理是我国各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厦门城中村现有居住人口227万,超过全市人口三分之一,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如何让这些来厦打拼奋斗的人们,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


202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城中村现代化治理,计划用3年时间,108个城中村集中实施全域、彻底、科学的现代化治理,探索试验、探路先行。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城中村治理实现重大突破,打造了一批精品样板、推出了一套标准指引、出台了一套政策法规、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


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典型案例入选中央主题教育整改整治案例选编,成功实践经验被新华社等多家央媒报道和转发,引发广泛热议和关注。


《厦视新闻》推出专栏报道《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厦门实践》记者从近两年启动现代化治理的71个城中村中,选取25个比较成熟的精品样板城中村蹲点一线调研采访,聚焦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深度展现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厦门实践。



思明区黄厝社区

从异乡人到主人翁 “这是我们共同的家”


首先走进

思明区滨海街道黄厝社区


新闻报道↓

记者

郝婉岐



在黄厝沙滩,听海浪拍打礁石,等太阳慢慢升起,这是属于厦门的浪漫。顺着椰林大道骑行,是海天一色,是海风徐徐。

依山傍海的黄厝社区

承载着厚重的

雁塔文化、知青文化、海防文化

等历史文脉

深圳游客

贺先生



我们4点多就过来了在这边等着,还能听到海浪声。

北京游客

马女士



大海望过去没有边际,太阳出来的时候很美很壮观


9.6平方公里的总面积里,涵盖了塔头、溪头下、黄厝和茂后4个自然社,总人口1.4万,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超过八成,加上慕名而来的游客,人流量大。但曾经的黄厝社区乱搭乱建、道路破损、交通拥堵......



思明区黄厝社区党委书记

林丽虹



比如说我们现在走到的塔头社大队部幸福广场,前身其实是一个破旧的农贸市场,周边也有很多的简易搭盖,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前期其实也征求了周边商户跟店家的意见,感觉阻力比较大。



塔头社

是黄厝社区开展

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起点


那时,社区公共空间杂乱无章,亟需拆除违章搭建,腾挪发展用地。林丽虹告诉记者,当时尽管已经开了好几次会议,但仍有一些商户和居民对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没有概念,甚至有人认为,好端端的,到底为什么要拆?


思明区黄厝社区党委书记

林丽虹



我们带动党员、居民组长、老人协会的一些代表,不断去跟商户做工作,一起坐下来共同协商,也把未来这个区域要打造的广场方案给大家看,最后完成了整个农贸市场以及周边简易搭盖的拆除。



违建拆除了,广场建好了,这里举办了黄厝社区的首场晚会,璀璨灯光下,是居住在这里的新老厦门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


以幸福广场改造为起点

黄厝社区腾挪出土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

共享站房、户外运动公园

等一批惠民工程完成建设



社区也逐步构建起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议事机制,“溪头下入口标识设置”“滨海小学上下学期间道路拥堵”等上百个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在一次次坐下沟通协商中得到解决,城中村旧貌换新颜。



这是黄厝社区最常用的议事场所——塔头会客厅,去年还是清洁楼的它,今年初迎来“华丽转型”。



会客厅里,主理人蔡新哲正和社区居民一起,商量着消防技术改造怎么做。令我们意外的是,蔡新哲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黄厝人。


创业青年、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会客厅主理人

蔡新哲



我是在美国学的景观建筑。2022年底来到黄厝,发现这边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包括营商环境,所以我选择这边进行文旅项目的投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闽南古厝,它有170年的历史。



在亲历社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过程中,蔡新哲逐渐意识到,整村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提升,仅仅只是第一步。想要吸引更多的人走进黄厝,需要更加丰富多元的优质业态,也需要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


创业青年、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会客厅主理人

蔡新哲



我觉得城中村治理需要很多带头人,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依靠社区或者政府的力量,是需要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或者说新兴力量,才有可能把我们社区的生命力提升起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来到社区进行共创。


正是秉持着这种

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理念

黄厝社区募集到了越来越多的主理人



知青之家主理人黄国荣,因为大队部、知青楼的改造提升,在50年后重回黄厝,用一次次讲解、一场场活动,带领大家追忆当年的红色岁月;银发工作室主理人吴国连,在乡医岗位上退而不休,每周坚持为居民开展义诊,组织志愿服务定期慰问社区老人;宝妈议事团主理人姜桂玲,搬来黄厝后,组织有特长的“宝妈”开设了瑜伽、羽毛球、书法等各类课程……



在黄厝,越来越多人

找到了属于自己在社区的那块拼图

共同拼出完整而美好的生活轨迹


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社知青之家主理人

黄国荣



变化真的是很大,特别是近几年城中村改造,我们感到说现在知青楼修缮得很好,而且利用得很好,又回忆了以前在这边生活的情景。

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社银发工作室主理人

吴国连



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我们这个银发工作室,让社区里的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社宝妈议事团主理人

姜桂玲



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居民,真正地拧成一股绳,大家共同去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奉献 。


如今,黄厝社区的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还在继续,未来塔头社、溪头下社将打造成为“通山达海·人文历史小镇”,而黄厝社、茂后社将化身为“山海走廊·滨海活力小镇”



上海游客

杨女士



我觉得黄厝有一些旅游文化和当地风土人情的结合,开了很多这种基于游客的店,包括咖啡馆等等,也有很多当地人依然在这里生活,我觉得城中村和旅游结合得还是挺好的。

思明区黄厝社区民宿业者

阮佳琦



现在很多客人愿意在社区里走一走、看一看。我的小朋友出生跟民宿动土是同一天,所以它就跟我的孩子一样,希望它跟我的小孩一样茁壮成长,更希望黄厝的旅游行业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在黄厝社区采访的这几天,我们用相机定格下城中村里的那些小美好。大家在黄厝感受这一份独有的氛围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城中村治理的意义不言而喻。结束采访时,我在塔头会客厅的“朋友圈”上也写下了自己的期待:愿这片大海的浪漫永存,更愿黄厝能成为过客的归宿,上演更多从异乡人到主人翁的故事,让这份如家般的温暖,在这里生生不息。


湖里区后浦社

“两改造”“三提升”催生“台湾夜市”



在湖里区,有这么一条村道,过去车辆乱停放,跨店经营,环境脏乱差是常态,如今经过了城中村改造和现代化治理,它已蜕变成一条荟萃众多台湾名小吃、当地远近闻名的台湾夜市。


新闻报道↓


台湾夜市所在的后浦社

是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

第一个试点村

它也成为城中村治理

致力于两岸融合发展的典范



樊维

记者



我身后是湖里区后浦社的一条进出道路,白天它显得整洁有序,晚上则变身为热闹的台湾夜市。在后浦居民眼中,这条以台湾夜市命名的村道,是后浦城中村治理最值得骄傲的成果。


逛夜市 品美食

一边博饼 一边看舞狮表演


国庆节以来,这处城中村里的台湾夜市比往常更加热闹,台青创客家把庆中秋、国庆活动的地点选在了这里。



虞慧芳是台青创客家的总经理,说起台青创客家与后浦社的结缘,她别有一番感慨。

虞慧芳

台青创客家总经理



后浦其实它跟金门后浦,有一模一样的名字,也还有一模一样的城市宗祠,金门后浦它也有一个青创基地,叫做后浦十六艺。那我们也希望在(湖里后浦)这个地方也打造一个落地的台青基地,我们觉得可以打造一个小而美的台湾街区。


时光回溯到三年前

虞慧芳一心想打造的台湾街区

却是另一幅景象


这是2022年湖里区城管部门在台湾夜市所在道路巡查时拍摄的画面,私搭乱盖,跨店经营,车辆横上人行道停靠;房前屋后,各种违章建设也是随处可见。



为彻底整治脏乱差现状

2022年底

后浦社拉开了治理工作的序幕

也成为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

第一个试点村



相关部门首先拆除违建和“空中蜘蛛网”,进行基础设施、内部环境的“两改造”,随后逐步推进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文体旅商融合品牌的“三提升”。



后浦社股份经济联合社监事长陈进兴是后浦社物业管理的负责人,他正在对出租屋的合同档案信息进行电脑录入,这个合同是后浦社在我市首创的出租屋合同范本,包含了“六统一”内容。



陈进兴

后浦社股份经济联合社监事长



包含了租金、期限、押金、违约金、赔偿金、水电、网络服务费等管理服务。由司法、律师、房东协会对合同内进行法律规范的把关。


目前,后浦社已有89栋出租屋签订了“六统一”合同,这一保留由房东出租房屋、但纳入村社统一管理的出租屋“散租统管”模式,保障了各方的权益,也使得出租屋的长效管理成为可能。


吴伟伟

后浦社区党委书记



借鉴了深圳“统租统管”的模式,深圳是大面积的整个村来统租,然后进行统一的管理,我们这边目前是三分之二的房屋已经被二房东承租了,所以我们一直为了解决二房东、一房东,包括租客三者之间的矛盾。散租统管让大家共同来受益,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


“两改造”“三提升”现代化治理

为后浦社的可持续发展撑起了一片天

催生了台湾夜市的落地

目前已有40个经营摊位

20多家台青企业进驻夜市



今年7月,首届社区闽南语歌曲比赛在台湾夜市粉墨登场,每天晚上6点到8点,悠扬歌声随着台湾夜市的开市从巷子里飘出。后浦社还与台青创客家创立了多个社团,邀请台湾老师为居民授课。



焕然一新的基础设施

充满温馨的共享空间、口袋公园、宗庙广场

火热开展的社团活动

后浦居民正享受着

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带来的红利和实惠



后浦社居民

城中村治理了之后,街道很通畅,也很干净,有很多公园,我还是很满意的,每天下班时候,可以在周边聊聊天、逛一逛。

后浦社居民

作业写完了,可以出去在后浦篮球场打篮球,跟同学玩耍,很开心。

后浦社商家

收入比以前有所增加,因为现在比较干净,客人也比较多,爱来我这里买东西。


邓美雄

湖里区湖里街道党工委委员、二级调研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提出的“宜居、宜业、智慧、和谐”的总要求,做精细服务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助力“三提升”工作,推动后浦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取得新的成效。


记者手记 

后浦社面积不大,只有7.6万平方米,但人口密度大,管理难度高,又处在特区发祥地湖里工业区“腾笼换凤”的背景之下,大量工厂外迁,给以房屋出租为主业的业态发展带来诸多瓶颈与挑战,如何破局是后浦城中村治理的“必考题”。可喜的是,后浦社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通过“两改造”“三提升”实招,联手台企,打造台青活动基地,引入新业态,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头活水”,而“散租统管”则破解了传统出租屋行业“二房东”泛滥顽症,为进一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供了钥匙。无疑,这是属于后浦社城中村治理的成功密码,它也将成为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来源/厦视新闻

记者/张晶雅 郝婉岐 叶德芳 连曜 樊维 叶泽聪 叶泽宇

编辑/士清 铮澜

责编/晓曦 编审/梁杰

(厦门广电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个

厦门广电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批试点单位,于2004年6月28日挂牌成立,已构建起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电视等现代全媒体传播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