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给大家聊两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先回答一个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重要吗?
还是挺重要的——
这次会议是前几天的政治局会议的进一步细化,后续会进一步落到明年3月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头。
接下来我会快速给大家梳理会议重点,顺带说说对各行各业的影响。
Part 1
📈 宏观政策 📈
会议提到——
「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整体表述跟周一的会差不多,不过多了些细节。
其实周一的会我也解读了,不过被下架了。
我当时有提到说,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很少见的表述,2000年以来仅有2008~2010年出现过。
有的券商说是2009~2010年,估计是因为它只看了每年3月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定调。
而因为金融海啸的冲击(2008年9月全面爆发),其实咱的央妈在2008年三季度开始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已经把话术改为「适度宽松」了。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这次会议还明确了要「适时降准降息」。
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提到——
「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财政方面就是周一会议已经提过的「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是罕见的表述。
这次还特意明确了「提高财政赤字率」。
赤字率今年是定了3%,往年很少超过3%(只有疫情期间2020年3.6%、2021年3.2%)。
这次说了要提高,那就是按2020~2021年的水平来安排了。
另外还提到「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
这个跟我们之前提到过的 地方化债 有关。
这里引用玉渊潭天(央视旗下自媒体)的说法,地方政府正在「把思路从“在化债中发展”转化为“在发展中化债”」。
我之前提过一篇paper,Science上的Poverty Impedes Cognitive Function(贫困会阻碍认知功能)。
里头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案例——
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甘蔗农民一年仅收获一次。
因为收入集中在收获期,农民在收获前通常经济压力超级无敌大,收获后则是另外一个状态。
研究发现他们收获前(贫穷状态)比收获后(富足状态)的智商低了13个点。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贫穷带来的焦虑占用了我们的认知资源。
所以某种程度来说,穷人要通过专注做一件事情来脱贫,其实是比有钱人难很多的。
这对于政府来说也是一样的逻辑。
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为地方政府增加化债资源,底层正是让地方政府不要再为存量债务焦头烂额,而是可以专心搞经济发展。
毕竟,之前甚至还有部分执法机关为了「创收」,开始进行「远洋捕捞」(也就是在并不具有管辖权的情况下,违法违规异地抓捕、查封、冻结、甚至划转外地民营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
所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特意提到了,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Part 2
💰 对各行业的利多与利空 💰
先说说利多。
我直接罗列一下好了——
因为周一的会议已经有部分剧透,所以这次会议并没有特别多超预期的。
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政治局会议的「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次改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接着稍微提几个利空。
一个是物流。
会议上提到「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在11月就已经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里头提到「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
今年上半年这个比值是14.2%。
换句话说,接下来物流行业的增长率不能超过GDP的增长率。
当然,对于某些自动化和成本控制做得好的企业来说,这反而是干掉其他对手的好机会。
另一个有影响的是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力设备等行业。
这次会议提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这个也是老生常谈啦,7月份的政治局会议就提到了「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以光伏为例——
部分光伏企业靠着资本优势,把自己的产能不断往上拉,把市场价格给压了下来,不计成本地打价格战。
他们心里的算盘是,一些撑不住的企业会因为亏不起而被淘汰。
那么就可以把被淘汰企业的市场份额抢过来吃掉。
这个举动本来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啦,不过造成的结果确实很不好(甚至被某些国家大做文章,说我们「产能过剩」)。
新能源车行业也差不多,前段时间比亚迪让供应商降价10%的邮件流出,可以看到价格战已经卷到了上游。
截图/ 新浪汽车
从7月份政治局会议到现在也好几个月了,上头发现「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这个说法,让行业协会开会自律可能还不够——
现在改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说明接下来要加加料,说不定会有更具体的惩罚机制要出来。
当然,也不能看做是纯利空。
对于中小厂商来说,这反而是好消息。
只是之前龙头的坚守,后续可能会变得没太大意义(但也已经出清了不少厂家了,比如今天大家都在热议的极越)。
就说这么多吧。
接下来,政策上应该都只会是好消息了。
P.S. 更及时全面的资讯,可以看看我们的另一个公号——
地方化债:《地方政府的定时炸弹,被拆了》 M1 M2介绍:《央行是怎么印钱的?》 央妈放水手段:《图说 |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