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就是要破除自我满足、因循守旧、四平八稳的思想,确立改革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观念,以崭新的姿态提振精神、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县委农办主任,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韩继东
聚焦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布局。2025年是“十五五”规划编制年,农业农村规划编制要突破观念上的束缚,立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规模化区域化经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锚定“农业强县”目标,科学进行布局,全力改变现有特色产业点状分布分散经营的局面。大力推行“1+X”或“2+X”模式,明确一项或两项主导产业,兼顾X个传统优势产业,全力构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产业格局。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引领主导产业集聚,通过政策推动、项目拉动,加大对连片区域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汇集各部门合力,形成共建共扶成果。
聚焦示范引领,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规模。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化工作责任、落实政策支持,确保粮食播种稳面积、有增加,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持以辽东绿色经济区特色产业示范区、鸭绿江特色产业示范带建设为引领,着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专业村,注重发挥以点带面、以线带区示范作用,持续巩固提升小浆果、畜牧业、生态渔业、干鲜果、中药材、中华蜂、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经营水平。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专业村镇,坚持政策引导、因势利导,提供项目支持,助推“蓝莓小镇”“果蔬小镇”“满药之乡”“渔业之乡”等“特产之乡”建设。坚持集中连片推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周边,助力50个村或四到五个乡镇,把主导产业框架建立起来,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聚焦补链延链,进一步提升三产融合水平。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始终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特别是领军企业、纳税大户企业当成服务重点,帮助解决订单基地、提升产能等问题。着力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家庭示范农场、示范合作体培植力度,支持发展产地初加工、保鲜物流、田头市场、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项目。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市场”“合作社+农户+市场”经营模式,促进公司基地向前延伸、市场向后拓展。切实抓住全省创建果蔬、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政策机遇期,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帮助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包装项目、设备更新改造。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两品一标”认证、争创知名品牌、拓宽融资渠道、引进人才、技术更新、发展上市等,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为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聚焦项目短板,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深入开展“黑土地”保护提升建设行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收官之年力争把全县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抓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作,认真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扩大高素质农民数量规模,把最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建强服务水平高、技术攻关能力强的“三农”专家团队。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争取高产高油大豆、山区适用机械等短板技术能够尽快取得突破。切实发挥部门综合协调作用,坚持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一年打基础、两年抓提升、三年见成效”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工作图谱,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宜居宜业和善乡村建设,不断增进农民福祉。
聚焦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推进集体资产上线交易“应进必进”,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行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模式,探索村村抱团发展、村企村社联动发展、职业经理人入村共赢发展等多种形式,提高村集体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村级组织发展动力。
供 稿:县农业农村局
编 辑:张铭烊 刘梓旭 刘鹏程
责 编:滕洪峰
校 对:白佳雪 石运安
监 制:王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