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全面从严管团治团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共青团临沧市委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自觉校准全面从严管团治团的“基准线”,在全市团组织中不断深化“3+6”模式廉洁文化建设以及“清廉云南”建设“临沧实践”十项行动,以“清廉”为“模块”的全面从严管团治团组织体系逐步完善,系统推进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向基层延伸、向全领域深化。
一、采取“3+6”模式打牢从严基调,以“清廉”模块构建全面从严管团治团组织体系
结合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间团组织和青年的特点,通过“3+6”模式(即突出3个领域,抓实6项措施),在团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医院和学校示范点、青联委员和两新组织青年3个领域,深入实施理论学习、强化实践教育、深化作风建设、从严团的管理、推动团内工作和发挥模范作用等6项措施,构建全面管团治团体系。
一是突出“三个融合”,让廉洁教育融入日常。与青年特点融合。运用新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廉洁文化故事化、趣味化。在市青联全体会议期间,邀请驻市委办纪检组组长作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加强对青联委员的廉洁教育。不定期组织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廉政党课和集中谈话。与传统文化融合。利用传统节日,将诗词歌赋、历史故事等载体融入“树清廉家风、创清廉家庭、促清廉社风”活动,以古人的廉洁事迹为例,以反面典型案例为鉴,把廉洁传统文化与廉洁自律要求、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纪律作风建设相融合。与行业特点融合。针对学生团员,将教学纪律和要求学习与廉洁教育相结合,以团纪团规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不断强化纪律观念、筑牢思想防线。针对行业青年,把行业廉洁教育纳入主题团日活动内容,通过廉洁阵地建设、廉洁窗口打造、廉洁主题活动等,将廉洁文化融入日常工作、服务管理等各环节。
二是打造示范阵地,让廉洁自律深入人心。团临沧市委争取专项经费,在组织基础较好、人员配备强、团员青年较为集中的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3家两新团组织中打造廉洁文化示范点,通过示范点创建,廉洁文化串点成线,绘就临沧共青团廉洁文化“地图”。各级机关、企事业团组织廉政教育形式和载体日益丰富,常态化组织开展红色廉洁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廉洁文化经典诵读等活动,多领域全方位扩大青年受教育覆盖面。学校团组织通过诵读廉洁文化故事等方式将实践教育内容融入团、队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加强普法宣传,引导青少年学法敬法用法,切实提高青少年自护能力。在广大青少年中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各领域青年树牢廉洁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正确的价值取向。两新领域团组织进一步规范完善“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将廉政教育纳入主要内容,促进廉政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以廉洁文化引领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进而引导各领域青年提升政治觉悟、廉洁意识和社会形象,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二、落实“十项行动”强化从严作风,以“清廉”底色拓展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工作格局
按照“清廉云南”、“清廉临沧”建设的总体部署,立足临沧地域实际,把“3+6”模式转化为落实团省委和市委深化推进“清廉云南”建设“十大行动”的具体项目和工作清单,作为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制定《临沧共青团深化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临沧实践”具体措施》,以全面从严治党的高标准推动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在全市共青团系统走深走实。
各级团组织持续打造“清廉机关”、“清廉组织”、“清廉家庭”品牌,不断“编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链条”,形成整齐划一又各具特色的工作局面。团临翔区委从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团干部队伍建设“三个聚焦”着力,联合组织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创新“1245”推优流程、“五分类五规范”等工作法,破解“流动团员推优难”问题,为扎实推进全面从严管团治团提供制度保障。团云县委实施助力“清廉云县”建设“7+1+1”专项行动,全方位全领域推进“清廉单元”建设,并联合县委组织部制定《云县团干部履职评价考核机制》,县、乡、村三级团组织“三不腐”主体责任得到落实。团凤庆县委通过印发志愿者激励办法、实行志愿者积分制管理,推动志愿者队伍清廉文化建设。团永德县委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群团组织特点的干部管理方式,全力破解“行政化”选人用人模式,通过I(整合)、N(培养)、P(计划)、C(检查)多渠道选优配强有效工作力量,立体式建立健全科学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把“好苗子”选出来、用起来。团镇康县委从制度建设落手,以制度管团治团,先后印发《镇康县基层党组织党建带团建、队建巡察工作实施细则》《镇康县中学共青团“双积双评”积分入团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制度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全面从严管团治团成效逐步彰显。团耿马县委探索实施团员青年强基行动,以“警示醒廉”,组织县乡村三级团组织观看《警钟为你而鸣》警示教育片;以“教育润廉”为主题,向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讲授廉政党课,开展集中谈话;以“学习促廉”为主题,举办学校团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开展专题廉洁教育,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团双江县委不断建立健全与组织部、党校的联动机制,探索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和旁听案件庭审等为广大团干部上好“纪法课”和“作风课”。团沧源县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将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转变为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转化为强劲的工作动力,着力打造“忠诚担当、实事求是、朝气蓬勃、廉洁干净”的共青团组织。
三、深化作风建设完善从严机制,以“清廉”成果巩固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工作成效
临沧市各级团组织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机制,着力深化改革、从严管团治团。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落实“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践行“三法三化”,进一步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不断增强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一是在团市委机关推行“321”专项工作机制。制定《共青团临沧市委机关加强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建设“321”专项工作制度》,明确团市委每年完成“三个创新”(不断推进工作创新、活动创新、机制创新)、“两个向上”(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或资金、向上推报经验做法)以及打造一个具有临沧特色的团青工作品牌,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提升工作效能,为团市委机关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二是严格执行团内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团干部协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团干部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持续规范团组织建设,对各部(室、中心)负责同志及下级团委领导班子定期开展述职评议;团市委机关制订完善《共青团临沧市委廉政风险防控决策制度》等制度,从源头上防范廉政风险,确保项目审批过程的廉洁高效。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确保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均经集体讨论决定,并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流程,加强了廉政风险防控,为全市共青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案例简评】
共青团临沧市委在全市团组织中不断深化“3+6”模式廉洁文化建设以及“清廉云南”建设“临沧实践”十项行动,以“清廉”模块构建全面从严管团治团组织体系,以“清廉”底色拓展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工作格局,以“清廉”成果巩固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工作成效,系统推进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向基层延伸、向全领域深化。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深化三全育人实效
探索构建“青马工程”培养新方案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云南大学团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三全育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升“青马工程”育人质量,充分发挥青马学员示范作用,引领云大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一、打造三聚焦培养模式,着力提升育人实效
一是聚焦核心目标。围绕为党培养青年政治骨干人才这一核心目标,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头脑,引导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致力于为党培养和输送一批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政治骨干。二是聚焦双轮驱动。坚持政治理论研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双轮驱动内涵建设,通过系列讲座、朋辈交流、主题团日活动等多元化途径,结合学员专业特长与社会需求构建从校园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立体化全方位培养青马学员。三是聚焦实践导向。组织学员赴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杨善洲干部学院、老山干部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实地感悟革命精神,依托“三下乡”、“返家乡”常态化开展社会实践,深入农村基层,聚焦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热点问题进行乡村振兴调研,撰写高质量报告,出版研究成果,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服务社会进步。
二、构建三维机制联动,着力提升培育效能
一是建立“横纵联动机制”。横向协同校内各部门资源,建立培养基地,共建优质课程;纵向建立“校院联动”的多层次、分类别培养模式。在校级开设“青马工程”卓越班,设立学校共青团人才培养的“特区”和“高地”,在高质量、高标准选拔推荐、考评入选的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提升培养质量;在院级开设“青马学堂”,每年立项支持、指导29个学院开展青马培训,由校团委提供培训课程大纲,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形成多点开花、各学院全覆盖的培训模式。二是建立双导师制度。通过“理论+实践”双导师模式,为学员选配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教师作为理论导师,校团委教师担任实践导师,指导常态化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为青马学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能力锻炼“修枝施肥”,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良性循环。三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引入“末位淘汰制”,通过严格考核,确保培养质量,激发学员内在动力,营造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成长氛围。截至目前,校级“青马工程”卓越班组建六届,培训学员近300人,院级“青马学堂”每年培训3000余名学生。推荐10余名优秀学员参加全国“青马工程”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实习,广泛建立实习实训平台,不断强化“青马工程”为党培养青年政治骨干的品牌效应,努力为党的事业和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三、构筑体系化培养内容,着力提升思想引领
一是深耕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为学员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解读马列经典原著,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举办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事迹分享会等优秀青年宣讲活动。组建“青马读书荟”,通过集体晨读、分组读书会等形式,组织青马学员围绕《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读深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分享心得体悟,深化理论认识。二是传播“青马”之声。组建“青马宣讲团”,通过以讲促学的方式,充分发挥青马学员“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作用,组织学员走进支部、走进社区、返回家乡、返回母校宣讲,用青年视角传播党的声音。开设“云大青马学员说”栏目,与兄弟院校联袂举办学习交流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录制微课堂,引领广大同学学习理论知识,让青马学员成为新时代理论的生动传播者。
【案例简评】
云南大学团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三全育人”理念,通过打造三聚焦培养模式、构建三维机制联动、构筑体系化培养内容,探索构建“青马工程”培养新方案,切实提升“青马工程”育人质量。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近年来,团昭通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认真落实《云南省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的系列部署安排,紧扣“一个目标”、搭建“三个平台”、用好“三个机制”、强化“四个保障”,全力抓好青年创业兴乡工作。2023年以来,累计回引6.59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8.64万人在“家门口”就业。今年10月,云南省青年企业家昭通行助力创业兴乡系列活动在昭通成功举办。
一、紧扣“一个目标”,打造返乡创业新模式
团昭通市委紧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力争“每年新增返乡创业5万人,创造15万至2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这个目标,针对昭通籍在外的青年企业家、外出务工青年、大学生实施专项扶持行动,联合人社等部门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平台推动+政策赋能+管家服务”返乡创业新模式,让青年返乡有业可创、有业可就。
二、搭建“三个平台”,畅通青年合作新渠道
一是搭建省市青年交流协作平台。依托云南省青年创业协会、云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凝聚动员优秀青年企业家与昭通建立“1+1+N”协作协议,即1名云南省青年企业家结对帮扶1个昭通创业项目、带动N个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为省、市、县青年创业者搭建起上下联动、结对互助、合作共赢的交流平台,首批确定了30名企业家与昭通青年达成合作意向,推进合作落地,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协作渠道。
二是搭建昭通青年创业互助平台。指导组建“昭通青年返乡创业联盟”,将首批56家成员单位细分为10个类别,每个类别建立1个返乡创业孵化基地;组织20个联盟青年创业项目开展路演,40名青年创业者举办青创市集,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等活动40场次,观看超25万人次,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金额150万余元,实现了“联盟”有队伍、有阵地、有机制、有活动,为返乡创业青年搭建了横向沟通交流协作平台。
三是搭建青年创业孵化平台。市级新建产创培融合园,集青创、科创、军创、妇创等为一体,支持创建形成多样的青创园,催生了T81创意园、青年电商创业园、青年创业孵化园等一批创业园。11个县(市、区)全覆盖成立青创协会,增强对青年群体的凝聚力、组织力、服务力。
三、用好“三个机制”,激发返乡创业新动能
一是用好沟通交流机制。邀请省级知名青年企业家到昭分享创业经验,组织昭通返乡青年交流创业心得,开展“梦路”、“青创校园行”等系列活动1100余场次,通过宣讲指导、分享交流、政策解读等服务就业创业青年3.2万余人,推进青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带动更多昭通有志青年返乡创业,为昭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二是用好培训提升机制。以青年能力提升需求为导向,“点单式”开展青年夜校、创业沙龙、素质拓展等多种特色活动28期52班次,覆盖青年2800余人次。依托各级“青创联盟”、“青年之家”等团属服务平台,主动对接职能部门,推荐10名优秀青年参加农业经理人和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星创”加速营培训,组织478名青年开展高素质青年农民、电商直播等培训。
三是用好典型引路机制。深入挖掘和培育具有示范效应的就业创业典型,通过“昭通日报”专版刊发3名返乡青年创业经验心得,“青春昭通”开设昭通青年说专栏,每周推出2名返乡创业典型案例。推荐1名青年荣获“云南创业之星”,2名青年荣获“赢在昭通”二等奖和优秀奖。拍摄《向阳而生 昭Young有我》昭通青年返乡创业宣传片,浏览量达2万次,15家自媒体发布视频20个,点击阅读量5万次,通过先进典型鼓励和引导青年返乡发展和创业就业。
四、强化“四个保障”,展现用心服务新担当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印发《昭通市贯彻落实〈云南省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2024—2026年)〉任务分工方案》、《昭通市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青年创业提供了政策扶持。
二是强化金融保障。深入调研青年创业意愿、创业困难问题、后续帮扶需求等,组织各县(市、区)团委为创业青年提供“1对1”金融帮扶,发放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扶持青年创业358户7865.3万元,直接带动就业993人。联合相关部门定制化开发“创业贷”,推广“兴昭富民卡”、“归雁兴昭卡”等返乡创业专属金融产品,累计授信87.5亿元。
三是强化环境保障。以“青”字号品牌工作为抓手,动员团员青年争做昭通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推手、生态环境的护花使者、人文环境的先锋表率,组织35名青年网络达人集中展示昭通高效贴心的政务环境、便捷规范的政策环境、公平放心的法治环境、守信包容的人文环境和完善宜居的城市环境,吸引更多青年回到家乡尽展才智、建功立业。
四是强化服务保障。围绕关爱“一老一小”,各级团组织牵头招募返乡大学生、教职工等志愿者2169人,集中公益托管了9516名少年儿童,为青年创业就业解决后顾之忧。围绕青年交友需求,用心用情用力举办15场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为600余名青年搭建了展示自我、缔结友谊的平台,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了有效服务。
【案例简评】
共青团昭通市委认真落实云南省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紧扣“一个目标”、搭建“三个平台”、用好“三个机制”、强化“四个保障”,全力抓好青年创业兴乡工作,有效激发青年创业热情,促进青年返乡创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抓实“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12355青少年服务台是共青团面向青少年提供心理、法律咨询和权益服务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找得到”共青团的重要端口。近年来,团保山市委通过在推动阵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巩固活动开展上下功夫,持续推进12355青少年服务台提质升级,努力为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推动“一个阵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团保山市委主动融入党政中心工作,在市青少年宫打造全市首个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站,配套沙盘、按摩椅、心理器材等专业设备,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法律援助、权益维护等专业化线上线下服务,推动12355服务阵地实体化运作。结合实际和服务需求,向学校、医院、社工、律师事务所等广泛招募志愿者,组建了由“团干部+心理咨询师+律师+青少年社工+志愿者”组成的40余人专兼职服务队伍。
二、提升“两项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
线上通过引进专业社工团队共建运营12355热线,由心理咨询专家实时向广大青少年及家长提供公益心理疏导、法律咨询、成长指导等服务,及时缓解疏导青少年成长压力和焦虑情绪,打通服务青少年“最后一公里”。2024年以来,累计接听热线咨询90次,服务青少年100余人次。充分发挥团属新媒体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的优势,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等与青少年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累计发布推文、视频60余篇(条)。
线下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合作”模式。联合专业社工团队持续开展“轻松备考·12355与你同行”中高考减压进校园活动40余场次,服务备考学子9300余人次。通过联动学校、家庭及社会资源多方合作、分层分类及时提供介入服务,挖掘潜在危机个案,有效预防与干预青少年心理危机,累计开展一对一个案咨询54人次,开展35名涉案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200余次,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104人次。
三、巩固“三类活动”成果,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青春筑梦”品牌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法治宣传和乡村学校缺乏专业文艺教师等问题,到边境乡镇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自护教育、心理辅导等系列活动32场次,服务青少年1500余名。在“民法典宣传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学第一课”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志愿者深入全市基层学校、社区开展“送法进校园”、青少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0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6万余人次。
以“青春同行”品牌活动为抓手,招募1428名返乡大学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427场次,覆盖青少年2万余人次;开展“防性侵”教育活动382场次,覆盖青少年1.3万余人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434场次,覆盖青少年2万余次;开展交通出行安全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420场次,覆盖青少年1.8万余人次。
以“希望工程”品牌活动为抓手,加大留守、困境青少年帮扶力度。持续实施“希望工程1+1--幻方助学计划”、希望高中班助学金、爱心圆梦大学、彩虹助学、“茅台王子·明亮少年”希望港湾、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港湾”、云岭青春扬帆基金“携手童行”等公益项目,筹集各类物资和资金705.48万元,受益青少年10956人,其中450.43万元直接用于关爱帮扶留守儿童5460人。
【案例简评】
共青团保山市委通过推动“一个阵地”建设、提升“两项服务”水平、巩固“三类活动”成果,持续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权益保护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近年来,云南建投集团团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紧紧聚焦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以创新举措赋能青年外事交流,以奋进姿态不断开拓新时代建投青年外事工作新局面。
一、构建“民间外交”青年纽带
依托集团长期深耕海外市场积累的资源,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和动员优势,积极促进“民间外交”,在持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过程中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充分发挥境外商务代表处作用,组织引导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等驻外区域青年员工,深度参与实施云南省“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22个,覆盖教育、医疗、交通、水利等多个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提升当地基础设施,增进当地民众福祉。推动北隆赞湖综合发展有限公司与老挝农业促进小组合作,在当地开办惠民小型菜市场,坚持每周三、周五、周六向民众开放,以低价优质菜品惠及当地民众。
二、打造“智向国际”青年舞台
依托暹粒机场、援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援老挝皮瓦中学、贝宁维达海滨等项目,开展“智向国际”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激发青年员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仅暹粒机场项目就发动青年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3项。动员组织外事服务青年团队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提高工作效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336个团组的出国审批任务,团组数量占到全省70%以上。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组织开展“云品出海”宣介活动20余场次,通过多种方式宣介云南特色产品和民族文化。
三、开展“海外同心”青年联谊
紧盯青年实际需求,以海外青年职工为主体,以篮球、足球、羽毛球、围棋、制香、绘扇、剪纸等体育比赛和才艺活动为媒介,常态化开展青年联谊交流活动,更好服务青年婚恋交友。联动云南大学留学生举办“青春联谊”活动,联合云南日报国际传播交流中心开展“多Young青春”青年交流主题活动。在节日期间,联动当地政府和青年组织开展云端包粽子、写春联、送月饼等丰富多样的活动,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老挝项目青年职工与当地青年共庆老挝泼水节,促进中老青年交往交流,深化中老青年友谊。
四、彰显“国际志愿”青年担当
坚持把志愿服务工作作为促进青年交流、增进国际认同的重要举措,动员引领海外项目青年职工弘扬志愿精神,围绕疫情防控、项目建设、安全文明、爱心帮扶等,常态化开展援外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仅万万高速运营项目就组织青年突击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交通事故救援117次、道路清障3100人次,服务当地出入车辆2235万辆次,以实际行动向国外民众传递了中国的友善和温度,展现了云建青年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案例简评】
近年来,云南建投集团团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紧紧聚焦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通过构建“民间外交”青年纽带、打造“智向国际”青年舞台、开展“海外同心”青年联谊、彰显“国际志愿”青年担当,以创新举措赋能青年外事交流,推动青年外事工作取得实效。
扎实推动“两企三新”团建提质增效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近年来,楚雄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坚持大抓基层工作导向,聚焦“两企三新”团建领域,强化部门联动,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推行“3+3+3”工作法,积极推动“两企三新”团建工作提质增效。截至目前,楚雄州共有963个“两企三新”领域团组织,实现了团的工作触角在“两企三新”领域的有效延伸,打通了联系服务“两企三新”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一、“三个坚持”提升团建工作“组织力”
一是党团共建,坚持一张蓝图推进。以党建为统领,推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绘制“党带团建、一体共建、互促共进”的蓝图。通过着力扩大团的组织覆盖,加大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建团力度。在已建立党组织的单位,按照党建带团建的要求,符合条件的同步建立团组织。积极推动规模以上、从业团员青年较多的“两企三新”组织建立团组织。二是摸排调研,坚持一个原则推进。深入县市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与社会工作、市场监管、民政、工商联等部门沟通联动,摸清全州“两企三新”组织的基本情况。按照“示范先行、带动引领”的原则,通过选取条件成熟的“两企三新”组织作为试点组织率先建立团支部,探索形成经验引领其他组织建立团组织,着力扩大团的组织覆盖率。三是挂图作战,坚持一个目标推进。按照“应建必建 提升覆盖”的工作目标,确定青年较为集中的文化旅游行业、邮政快递行业、律师行业、外卖行业、交通行业共五大类领域为团建重点领域,并从中选取条件较好的“两企三新”组织,按照独立建团、联合建团的方式提高覆盖,同时通过103名“两企三新”党建指导员同步指导,确保团建工作有广度、有进度、有力度。
二、“三大项目”凝聚团建工作“向心力”
一是思想引领项目提升凝聚力。把“青年之家”建在企业里,将“青年大学习”、“青年大讲堂”开在车间中,通过青年夜校、“创业英雄会”等青年喜欢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进青年心中。积极采取专题授课、实地参观交流、经验分享等方式为“两企三新”组织解决思路不清、方法不多等问题,不断提升“两企三新”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力。二是品牌引路项目打造示范点。全州按照“支部班子好、团员管理好、活动开展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的“五好”标准,在各级设有团组织的党建示范点同步打造团建示范点。通过加强龙头企业团建,并借助龙头企业团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在关联企业中开展团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共有“两企三新”团建示范点11个,通过示范点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团建工作的规范化。三是资源整合项目增强向心力。整合各行业相关资源,聚焦快递协会、律师协会、餐饮美食协会等凝聚大量职业青年的行业协会,推动行业内“两企三新”组织建立团组织。全州推动建立了律师行业团工委、邮政快递行业团工委,进一步发挥了团工委引领服务青年的作用。充分借助“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等品牌影响力,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更多“两企三新”领域,在增进彼此合作关系的同时,提升共青团对“两企三新”青年的吸引力。
三、“三个驱动”激活团建工作“服务力”
一是制度驱动,规范组织建设。积极指导“两企三新”团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使用智慧团建系统开展日常工作,完善档案资料建设和活动场所建设,强化团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两制一课”制度,紧贴青年感兴趣的范畴,围绕婚恋交友、素质提升、创新创业等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二是激励驱动,激发队伍活力。从“两企三新”中培养优秀团干部,推荐1名优秀企业负责人担任团楚雄州委兼职副书记,推荐4名优秀企业负责人担任楚雄州青联副主席,推荐2名优秀企业负责人被吸纳为云南省青联常委。积极推荐“两企三新”组织优秀青年成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开展楚雄青年创业奖评审表扬工作,共评审表扬“楚雄青年创业州长奖”30名、“青年创业县市长奖”74名。三是活动驱动,提升服务能力。广泛发动“两企三新”团组织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等党政中心工作,服务全州党政发展大局。探索开展“两企三新”组织“两推”工作,将企业优秀青年员工发展成团员,将优秀团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骨干力量,着力提升“两企三新”团组织和团员青年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能力,真正实现“团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精了就是品牌力”的目标。
【案例简评】
楚雄州共青团深入践行“两场革命”,探索推行“3+3+3”工作法,积极推动“两企三新”团建工作,有效提升对“两企三新”团员青年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实现了团的工作触角在“两企三新”领域的有效延伸,打通了联系服务“两企三新”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青春聚力,筑梦扬帆,为帮助困难青少年实现人生美好梦想,“云岭青春扬帆基金”公益活动本着自主自愿奉献爱心的原则,呼吁爱心人士积极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平稳有序、共同参与的公益氛围。扫描下方二维码,让我们一同助力云岭青少年启航美好人生!
云南青基会将对所筹善款专款专用,并对项目的实施过程、结果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编 辑丨韩启蓉
校 审丨王薇淇
编 委丨金 树
来 源丨团省委、团临沧市委、云南大学团委、团昭通市委、团保山市委、云南建投集团团委、团楚雄州委
投稿邮箱丨qccyn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