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春天都始于信心
——一论满怀信心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春风送暖,草木萌动;大江南北,生机勃勃。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广东新春第一会如约而至,连续第三年通过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擂响奋进催征的金鼓;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热火朝天,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信心在春天里美好生长,伴我们开启新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激荡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春潮,书写新的中国奇迹,更加坚定了中国信心。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同比增长5%,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5%的增速,是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取得的,来之不易,振奋人心!
世界看好中国发展。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与会嘉宾纷纷为中国经济发展点赞,正如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所说:“我看好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首次发布的中国国际形象全球调查报告,面向46个国家、5.1万名民众,显示近八成国外受访民众对中国发展前景怀抱充足的信心。
中国信心,源于发展质量、雄厚基础。
在经济稳健前行的同时,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绿色产业动力澎湃,创新驱动成果显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节节攀升,外贸新产品、新业态加速壮大,内需主动力作用持续发挥,高质量发展基础愈发雄厚、态势愈发明显、动能愈发充沛。
我国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劳动力、资金、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都具有充裕的储备和较高的质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能有效地把这些要素调动和组织起来,大踏步前进的科技水平推动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从而为经济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信心,源于制度优势、文化优势。
无数的事实已经充分昭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承载着人民至上的价值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全国一盘棋的组织优势、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开创光明未来的制胜法宝。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具有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勤劳勇敢的鲜明品格,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信心,源于正视困难、攻坚克难。
毋庸讳言,当前改革发展也面临不少新问题、新挑战。向外看,一些国家搞保护主义、建“小院高墙”,严重扰乱全球产供链,损害各国共同和长远利益;向内看,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一揽子增量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一系列标志性改革举措正在落地见效,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观大势才能成大事,观全局才能定大局。中国经济正在爬坡过坎,眼前暂时的、局部的困难,阻挡不了我们夺取经济发展的更大胜利;全球化进程中一时的回头浪,撼动不了中国经济的大船;个别国家对中国的打压和限制,逆转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看华夏大地,热气腾腾,活力无限,明媚的春天盎然勃发。满怀信心,阔步前行,加油干,中国经济更加光明的未来就在前方,中国式现代化壮美新篇正在铺展!
作者|深圳特区报编辑部
编辑|冯思颖
审读|吴剑林 桂桐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