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时候,西溪东部以及沿海一带,还是个熟不长粮、荒不长草的海滩子,老百姓主要靠产盐捕鱼过日子,每逢海潮泛滥,眼睁睁看着亭灶被毁,住在海边的人家苦不堪言,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留下的人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当时,西溪来了个范仲淹,他为官清正,一心为民,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抱负。经常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当他发现群众的疾苦,心里就象那奔腾的海水一样,忽上忽下,澎湃激荡。
他站在西溪的东首,眼看着东方的大海,一个强烈的愿望像火一样,燃烧着他的胸膛。他想,如今潮水为害,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庄稼不能生长,这是多大的苦难呀!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筑起一条捍海堤。
最初几个月来,民工的积极性比较高,工程进展比较快。但是由于海岸线几经变迁,要在沿海普遍勘测实是不易。有些堤段虽然用了大量的柳篓、蒲包、草包填上实土奠基,但仍吃不消海水的冲刷。不少的堤段溃决,工程进度受到巨大影响,固堤问题成了整个工程的拦路虎。正如民谣所说:“海潮狂、海潮狂,潮涨潮落不寻常,无风也有三尺浪,今天筑好明天光。”
座谈时,有人提到唐代李承筑建捍海堰时,曾经使用过“曲线缓冲法”。范仲淹听了以后,眼前一亮,恰巧又遇见有人在池边淘米。他心有所思,停步不前,盯着淘米箩发呆,只见稻壳浮在水面随水波向池边漾去,池边留下一道黄色的稻谷线。
当夜,终于想出了一条“稻壳计”。天亮后,范仲淹随即吩咐部下奔赴各地,张贴布告,大量搜集稻壳。
在涨潮前夕,范仲淹一声号令,民众纷纷动手,将搜集来的稻壳用海船装上,在沿海一线布撒下来。潮水长一寸,稻壳进十分。
范仲淹沿着这条线路,指挥民工挖土方筑堤身,用窑砖砌堤底。因为摸索到海潮的规律,花了几年功夫,一条“泽被后世”的锁海长堤终于筑起来了。
发 布:苏曦
终 审: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