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名为“挖呀挖”的儿歌风暴,一夜之间,两位女幼师的名字被无数网友铭记。
这首旋律简单、歌词朗朗上口的儿歌,迅速成为一首洗脑神曲,也意外地让两位幼师走红。
她们分别是原创者桃子老师(网名:毛葱小姐)和翻唱者黄老师(网名:音乐老师花开富贵),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走向了公众视野。
命运的走向往往令人捉摸不透。按常理,作为原创者的桃子老师,理应在这场网络狂欢中占据C位,毕竟是她赋予了这首歌生命,并首次将其带到了网络上。
然而,桃子老师并未如预期般在网络上火爆起来,反而是翻唱者黄老师,凭借着独特的嗓音和亲和力,将这首歌演绎得淋漓尽致,成功吸引了大量粉丝。
随着歌曲的爆火,桃子老师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辞职,投身直播带货的浪潮。这一转变不仅让粉丝感到惊讶,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有网友戏称:宇宙的尽头是带货。
然而,桃子老师的直播间并未如她所愿那般热闹,观众数量寥寥无几。
面对网友质疑其一场直播能赚几十万的言论,桃子老师无奈澄清,自走红以来每月仅播四场,每场二三十分钟,仅千元左右收入。
相比之下,黄老师的运气显然要好得多。虽然她不是原创者,但凭借着这首歌的流量红利,她收获了无数粉丝和财富。
她的直播间,嘉年华、豪车、游艇等礼物刷个不停,场均直播观看人次高达582万,最高观看人次突破了814万,直播销售额也达到了惊人的100万-250万。
正如那句话所说:“命运的馈赠,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黄老师在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争议。
有网友质疑她不是歌曲原唱,是网红公司“包装”出来的产物,甚至有人对她的外貌进行攻击。
这些负面言论,让黄老师的粉丝数量不断下降,每个月几乎都会减少近5万。
在这个互联网缔造网红的时代,网红的更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黄老师也不例外,她似乎逐渐成为了网红圈的“边缘人物”。
据网传消息,黄老师热度和直播带货的成果大不如前,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甚至出现了自残倾向,怀疑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但随后,黄老师在评论区中辟谣了自己的抑郁传闻:“他写他的,我过我的,深渊可以凝视,但不要驻足。做一个快乐的妈妈,才能教出幸福的孩子。”
翻看她的个人社交账号,虽然仍在更新,但她已经离开了幼儿园,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如今的她,似乎对流量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追求一时的名利,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和家庭的幸福。
她不仅减少了直播带货的次数,相关视频中也很少出现广告。或许,她真的已经放下了那份对流量的执着。
流量,这把双刃剑,既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在网红这条道路上,如果没有持续的内容创新和自我提升,仅依靠挖掘眼前的利益,终究是无法走远。
正如另一段“普通人当网红”的经历所揭示的那样——“反诈老陈”,原名陈某平,曾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警察。
他因在短视频平台上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宣传反诈知识而一夜成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网红警察。
然而,在名利的诱惑下,他选择了辞职,以普通人的身份继续直播。
起初,他的直播间观众络绎不绝,然而随着时间流转,他的热度日渐消退。他选择辞去公职,投身网红事业,却未曾料到踏入了竞争残酷的网红圈。
这个行业,内容为王更迭迅速。缺乏创新和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的能力,几乎无法在网红界立足。
11月15日,在一档访谈中,反诈老陈含泪吐露悔意,坦言对自己现状的失望:我最看不起的是,我现在的自己。
然而,对于这些曾意外走红的普通人,我们不必过于苛责。从警察到网红的转变,其中的身份转换和心理压力是巨大的。
再看“挖呀挖”儿歌的两位主人公,桃子老师和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里,在名利的诱惑下,我们应坚守初心,不忘原则。
同时,学会释怀和放下也至关重要。在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内心的宁静和幸福感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人生百态,每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和追求都各不相同。有些人钟爱规律有序、稳定安逸的生活方式,而有些人则渴望在网络世界的自由多元中探寻自我。
在做出人生选择之前,必须深刻认识并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的汹涌波涛中稳住航向,实现个人的独特价值。
世事变幻无常,如同棋局般局局翻新,唯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