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说说开心事:你收了多少压岁钱? | 津报早评

时事   2025-01-29 07:01   天津  

文 | 木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随着辞旧迎新的钟声敲响,我们迎来了乙巳蛇年!我们向广大读者朋友致以最真挚的新春问候!
每逢过年,压岁钱的话题都会被提起,今年也不例外。我们不妨“八卦”一下,作为家中长辈的您,发出去多少压岁钱?作为家里的“小字辈”的你,又收了多少压岁钱?

压岁习俗古往有之,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最早的压岁钱并非用于日常交易,而是铸造成钱币形状,专供人们佩戴玩赏,作为镇恶驱邪的吉祥物。正面通常会雕刻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背面则刻有各种图案,如龙凤呈祥、龟蛇长寿等。

发压岁钱,大家图的,无非就是那股喜庆的年味儿。清人吴曼云在《压岁钱》一诗中就说:“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小儿得到压岁钱后的喜悦与奔忙,长辈发压岁钱享受天伦之乐的心情,跃然纸上。压岁钱的本意就在于“压岁”,而不是钱。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也从最初5元、10元,到现在动辄上千元。虽然压岁钱越来越厚,但镇邪压祟、保佑平安的美好寓意,却越来越淡了。

当家长之间因为面子、虚荣、攀比等因素而导致压岁钱在数额上水涨船高的时候;当因为给各种亲戚的“熊孩子”们压岁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让一些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怕”过年回家的时候;当一些孩子拿到大笔压岁钱肆意挥霍浪费的时候;当我们愈发重视接续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如何让压岁钱回归它的“初心”和本意呢?

就在春节前夕,广西百色发出的一则针对压岁钱的倡议,戳中了不少人的心窝:在春节期间,倡议少发压岁钱、提倡发不超过20元的小额压岁钱,提倡晚辈向长辈送上有意义的“祝福礼”,让压岁钱回归年俗祝福本真。实际上,这样的倡议并非意在完全取消压岁钱或强制规定金额,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倡导更加理性、健康地保护和传承压岁钱的文化内涵,唤起社会对压岁钱祝福本意的重新认识。

春节假期,联络感情的方式不止一种,不能让攀比、计较给家长和老人平添负担,也不该让孩子卷入大人的“人情债”,甚至学会盲目攀比和“炫富”。年味儿浓不浓、关系亲不亲,不在于有没有红包往来,更不在于压岁钱的“厚度”。

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我们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守住压岁钱传承文化、传递祝福的本义,不让年味变“钱味”,不要攀比添负担,让我们的新春佳节更加温馨、和谐和美好!

天津日报
媒体新闻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