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年味
叫故乡的年味
这个春节
具有肥西特色的各种年味美食
争相映入大家的眼帘
传统的手做美食
不仅象征着新年的到来
更是幸福与喜悦的化身
街头巷尾弥漫的是香味
是乡愁
更是满满的仪式感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寓意“年年高升”的年糕。在肥西,年糕又被称为“年粑粑”,寒冬时节里,咬上一口软糥香甜的年粑粑,浓浓的年味顿时溢满心间。
春节前夕,在柿树岗乡新街社区,周本华经营的年粑粑作坊又到了每年最忙碌的时刻。做年粑粑的原材料主要是粳米和糥米,从早晨6点开始工人们就开始淘米、生火,做年粑粑。
混合后的米淘洗干净后,再上机器打成精细的米粉,随后入锅大火蒸熟,再趁热倒入机器,很快一个个长长的、又胖呼呼的年粑粑就成型了。趁着热气,这时候入口,不加任何调料,年粑粑吃起来就是它最地道、最软糥香甜的味道。
“做年粑粑的米要用最好的米,粳米和糯米按照比例混合,做出来的年粑粑才好吃。”周本华告诉记者,他们一直要忙到过年前一两天,每天要消耗五六千斤米。
“有小时候的味道,有那种年味。我们在外地很少回来,但是回来过节都到他家来买。”柿树岗乡返乡居民张红表示,年粑粑就是家乡对他的呼唤。
春节期间,三河古镇老街上刘伦西家的酒坊也忙碌了起来,酿米酒,迎新年,是老一辈手艺人对技艺的传承,更是老一辈三河人对“年味”的怀念。
制作米酒首先将选好的糯米放到桶里,加入清水反复冲洗;洗净后的糯米,放到蒸桶里,将准备好的酒曲加到糯米里,多少米、加多少酒曲,都有严格的标准。再用事先准备好的布,封住桶口。这时,就可以蒸米了,米蒸熟后需快速降温,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发酵,就可以把米放入酒槽,晶莹透亮的糯米,带着甜甜的酒香,米酒顺着酒槽口涓涓流出,十分诱人,紧接着开始米酒的压榨程序,压榨后的米酒,需再经过澄清、过滤、杀菌等工序,就可以进行装瓶了。
“我们这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你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后面酒的口感立马就变了。”三河第一酒坊非遗传承人刘伦西表示,其生产的米酒坚持纯手工酿制,深受游客欢迎。
“这酒挺好的,我们长期在这里买,是手工酿造的,现在过年了,大家可以带一点回家孝敬老人,既养生又能体现孝心。”市民丁常碧告诉记者。
小时候,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会喝米酒。作为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河米酒也逐渐成了一种过年的回忆。
你记忆中的年味还有哪些呢
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来源 | 杨桂 李娜 夏菲雨 高常青 康静
编发 | 袁琳琳
校对 | 张媛
主管单位:中共肥西县委宣传部
投稿邮箱:feixif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