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说夜郎丨安龙中山公园,贵州同类遗存凤毛麟角的存在

时事   2024-11-26 19:05   贵州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如果一个公园就在身边,但多数人还不知道,可能吗?答案是非常可能。“公园”一词,最早来源《三国志·魏书·任城王传》的“减公园之地,以给无业贫人”。文中的公园,指皇家贵族的园林,意思是国家要减少类似奢侈无谓的占地,节省土地分给无业穷人,以解决百姓生计。北宋文学家宋祁,写过一首五言律诗《公园》,云:“幽兴足端倪,危桥便见溪。浪轻鱼喜掷,山近鸟工啼。弱苇披风溆,凉蔬甲雨畦。使君来已屡,林下自成蹊。‌”通过描绘公园的幽寂,表达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宁静。诗中的公园,类似今天有山有水的自然森林公园。这样看来,“公园”并不是现代词或外来词,而是老祖宗就留下来的。

近现代以来,如果要说全国同名数量最多的公园,非“中山公园”莫属。据南京陈蕴茜老师《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以民国时期中山公园为中心的考察》一文初步统计,民国时期的贵州,作为城市建设的象征之一,就在“贵阳、清镇、沿河、安龙、独山、江口、思南、开阳、正安、修文、广顺(今长顺)、荔波、榕江”等县城,建有中山公园,至少13座。

贵阳中山公园修建于民国元年(1912),最初名为梦草公园,1929年改名中山公园,所以这一带也衍生出中山路、公园路等地名,这种由旧公园改造后改名的中山公园,一般出现在市政基础条件较好的大城市。清镇县中山公园由国民党驻军所建,与大多数位于城市中轴线的中山公园不同,时修建在南郊。沿河县中山公园建设在县城的乌江西岸,建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独山县中山公园衍生出后来的中山路。思南县中山公园最初也称城中公园,1940年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今天称中山路公园。开阳县中山公园是1940年在城北中山纪念林的基础上建设。修文县中山公园是1943年由抗日阵亡暨死难同胞陵园改名建成。荔波县中山公园修建于县城旧游击署,后又增建抗战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亭和中山纪念堂等建筑。榕江县中山公园抗战时期曾经作为国立贵州师范学校的学生宿舍。此外还有漏统的,如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桂系将领廖磊修建在都匀城内东山北麓的中山公园。

安龙中山公园牌坊现状


民国时期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中山公园呢,原因也简单,就是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公祭中有一副佚名挽联:“心系民国,言系民国,行系民国,民国常存;山名中山,城名中山,园名中山,中山不朽。”北洋骑兵指挥门炳岳,也敬献类似“钟山万年,中山万年”的挽联,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中山公园都是孙中山逝世后才出现的。而纵观贵州的中山公园,多数还与抗战有关。尽管贵州的中山公园数量不算少,但今天留下来的遗迹遗存包括历史信息,却是凤毛麟角,这也是多数人不知道身边还曾经有这样一个公园的原因。

安龙中山公园牌坊现状

安龙中山公园牌坊额题拓片 黔西南州博物馆藏


安龙县中山公园位于兴义府试院一侧的原文昌宫旧址,属于县城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公园大门石牌坊一座,三间四柱冲天式,柱头饰石寿桃。因下部被土掩埋,通高估计约5米,通宽3.5米,额题“中山公园”四字。额板长111厘米,高49厘米,四字楷体阴刻,上黄彩,寓涂金。这是民国时期中山公园最经典的正门牌坊形式。据陈蕴茜老师研究,作为当时纪念孙中山与城市建设最醒目的标志象征,一般就是“中山公园”四字,通常“由通晓书法的地方长官或驻军将领题写,也有部分为书法家题写。”当然,安龙这座牌坊也极有可能是贵州目前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中山公园牌坊。牌坊额题款识为“民国念五年双十节;安龙县长李镇坤书”。“双十节”就是纪念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的10月10日,“念五”就是“二十五”,即安龙中山公园落成于1936年10月10日,四字由时任县长李镇坤书写。李镇坤史料难觅,只知是今凯里炉山镇人,1935年至1936年任安龙县长,此前曾任大定(大方)县长和遵义县长。





来源:动静新闻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安龙新闻

投稿邮箱

altvyx@163.com


安龙新闻
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