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解禁“中华田园犬”,关于城市养犬管理的挑战与思考。

文摘   2025-01-25 18:04   北京  


近年来,随着城市养犬管理规定的不断更新,中华田园犬(俗称“土狗”)是否应该被禁养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2025年1月2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广州市一般管理区实行圈养和严格管理区禁止饲养、销售、繁殖的危险犬标准及品种的通告》中,中华田园犬被移出了禁养名录。



这一调整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各方的广泛讨论,支持者认为这是对本土犬种的认可,反对者则担心其潜在的安全隐患。


而这种争议不仅反映了公众对养犬管理的关注,也揭示了城市管理中如何平衡人与动物关系的复杂性。


禁养与解禁

各地政策难统一

各地禁养犬只名录的差异,是引发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导致很多人对中华田园犬的态度都各不相同。


2019年12月,深圳将中华田园犬从禁养烈性犬名单中移除;2020 年 4 月,合肥在征求意见稿中把中华田园犬列入禁养名录,引发网友热议,一个多月后正式发布的名录中又将其剔除;2022 年 8 月,长沙回应网民建议时表示,中华田园犬因品种特性,在严格管理区和禁止养犬区禁止饲养,一般管理区可以饲养。然而,郑州、昆明、海口等城市仍禁养中华田园犬,成都规定肩高超过 50cm 的中华田园犬禁养。


每当有城市调整养犬政策,中华田园犬的命运都会引发广泛讨论。


而其中争议的核心主要聚焦在,中华田园犬是否属于烈性犬?


“中华田园犬”

一个被误解的统称

“中华田园犬”这一名称,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然而,“中华田园犬”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犬种,而是对中国各地未经人工培育和基因筛选的本土家犬的统称。


这一名称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归根结底,它是一个被人为编造出来的“新词”,在演变过程中逐渐被大众理解为是中国“土狗”。


这些犬只分布广泛,形态各异,性格多样。


其中有一部分是经过上千年积累沉淀,具备独特优势和稳定性,但因为缺乏系统的品种认定和基因研究,并未被国际或国内的犬业协会认定为独立的犬种的“中国原生犬”。



包括许多正在努力保护与发展,争取早日获得国际承认的陕西细犬、川东猎犬、重庆犬、莱州红犬、唐狗、中国皇家猎犬、下司犬。以及很多藏在民间,暂时没能得到很好宣传与保护的广西土猎、太仓犬、江浙土狗、湖北箭毛犬、潮汕大头犬等等等等。


但更多的“中华田园犬”实际上是自由繁殖,以及很多为了外观与流行犬种配出来的混血犬。这些犬只由于缺乏稳定的基因特征和明确的血统记录,不仅体型差异较大,部分犬只更可能存在更大的行为不确定性。



然而,正是由于这一名称的广泛使用,让许多人误以为“中华田园犬”是一个单一的犬种,其中更有人认为中国有且只有一个犬种,就叫“中华田园犬”。


将“中国原生犬”与混血犬统称为“中华田园犬”,不仅模糊了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影响了公众对本土犬种的认知。更给城市养犬管理政策的制定带来了困难,导致在犬只管理和保护工作中常常使用“中华田园犬”这一统称,采取“一刀切”的政策。


 

中华田园犬 ≠ 中国原生犬

其实无论是纯种犬还是混血犬,都同样可爱。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本身,它们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都值得被人所爱,“中华田园犬”这一统称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公众对本土犬种的关注。



但从长远来看,使用这一笼统的称呼,不仅不利于对中国原生犬种的保护,也不利于养犬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从保护种质资源的角度的考虑,它明显让大众忽视了中国本土犬种的多样性,阻碍了很多品种的普及、认定,以及科学管理。


要真正保护中国本土特有的犬种,必须摒弃这一统称,转而采取更加科学、系统的保护措施,才能确保这些独特的犬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延续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而从管理的角度考虑,想要科学制定禁养犬政策,也必须区分中国原生犬与混血犬的不同特性。


对于具备稳定基因和良好行为特征的原生犬,应通过品种认定和保护机制,推动其合法化饲养。


而对于血统不明、行为不稳定的混血犬,则应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公共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本土犬种的同时,实现城市养犬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城市养犬管理的挑战

中华田园犬的禁养争议,折射出城市养犬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


标准的不统一,使得养犬管理难以形成全国性的共识。


许多城市在养犬管理上的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也导致很多不文明养犬行为的屡禁不止,进一步加剧了生活中的人犬矛盾。


如近年来频发的“恶犬伤人”事件,几乎每一次都引发了公众对养犬管理的关注和质疑。从河南南阳的男童被狗咬伤致死,到江西赣州的母女被大型犬撕咬,这些悲剧不仅引发了公众对禁养犬种的讨论,也暴露出养犬管理中的诸多漏洞。



如何找到养犬管理的“最大公约数”?


烈性犬的判断可能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


在每条狗进行注册登记时,除了大小和品种,能够根据其性情和反应进行评估,分级管理?


对于高风险的犬只,除了一禁了之,是否可以强制主人进行训练,在狗能达到标准,人能达成共识的条件下继续饲养,起到良好的社会示范作用?



几乎所有的行业内专家都认为,管理好城市中的狗,最重要的不是管好狗,而是管好人。


城市养犬管理不应仅仅依赖于禁养名录,而应加强对“文明养犬”的宣传教育,完善举报监督机制,严格落实惩罚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执法,才能真正减少犬只伤人的事件,保障公众的安全。


国际经验与借鉴

在养犬管理方面,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


例如,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养犬行为,确保犬只和公众的安全。


英国不仅对养犬人的年龄、生活环境、持有证件等有明确要求,还对犬只的行为进行了详细规定。


德国则要求养犬人和犬只一起参加培训,通过考试后才能获得养犬资格。


相比之下,中国的养犬管理门槛较低,监管力度不足,导致许多不文明养犬行为屡禁不止。


未来,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完善宠物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养犬管理制度,推动养犬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中华田园犬的禁养争议,不仅仅是关于一种犬种的命运,更是关于城市养犬管理的深层次思考。如何在保障公众安全的同时,尊重动物生命,是每个城市管理者需要面对的课题。


通过科学的管理、严格的执法和广泛的公众参与,我们相信,未来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资料来源:

@央视网

@大河报

@三联生活周刊

www.rspca.org.uk

www.aspca.org

www.chinanews.com.cn

《城市养犬治理:我们缺的不只是狗链,而是一整套科学系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知道多少中国原生犬种呢?




对于文章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
欢迎随时联系小编

·
·


金质繁育
「金质繁育」小程序是专业的选宠交流平台,我们只想让你邂逅最棒的那个T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