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被誉为盲人的“第二双眼睛”。
经过漫长、严格的训练后,作为视力障碍人士的“超能助手”,它们可以协助主人躲避障碍、找到目的地、过马路、找座位、安全上下楼梯等等。
一只合格的导盲犬不仅在工作上表现出色,还能在心理上给予主人支持和陪伴,减轻主人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导盲犬都被广泛认可和尊重,视力障碍人士携带导盲犬出行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包括我国,也有专门的导盲犬培训基地,以及各地的残联和相关的福利基金会的正规申请渠道。
不过近期,家住上海的视力障碍人士张先生,在申请导盲犬的过程中,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障碍”。
张先生告诉记者,通过咨询12345,他得知今年10月有一批导盲犬已经评估好了,可以接受申请。于是直接联系了镇残联,残联把申请诉求提交到了居委会。
但令张先生意外的是,小区居委会告知,根据规定必须获得楼栋居民100%同意才能申请。
这让他感到很疑惑。
“居委会说我的征询并未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导盲犬申请无法获得批准。”
“政策是根据哪一个标准来制定的?如果没有办法得到100%征询通过以后,我应该有什么折中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居民养宠物犬不需要征得邻居同意,作为工作犬的导盲犬,却要求邻里100%同意?
记者进一步调查采访,居委会表示依据的文件是《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导盲犬申请换证和退役事项管理办法》。此文件提到,申请人的周边环境也是考虑因素之一,需要邻里对申请导盲犬没有异议。
然而,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柳瑾指出,这份文件尚未正式出台,现有的《导盲犬新训、复训和退役管理办法》只是提到要征询邻里意见,并没有要求必须 100%同意。
上海市残联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草案文件中也并没有100%同意的要求,只写了需要得到邻居的支持,还表示,导盲犬的申领,要看盲人的身体状态、居住环境、以及导盲犬是否适应等,需要多维度综合考量。
归根结底是希望这块工作能够管理起来,为盲人群体提供更好地帮助。
据了解,目前事件最新进展是,张先生了解到有住户不同意是因为怕狗,浦东新区残联、镇残联和居委会已经开始做协调工作。
浦东新区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主任张越民说,邻里间如果有反对的声音,也不应该是申请工作的终点。
“残联的工作主要是要帮助视障人士,另一方面也不要去引起邻里纠纷,过程当中,包括基层的工作还是要多做好解释,这个非常重要。”
导盲犬的存在,真的为他们在黑暗的世界带来了一道温暖的光。
它们几乎比现在的任何电子导盲设备都更“人性化”。
同时也比很多的人更耐心、更温柔,并且关爱的更加热烈,毫无虚假与怜悯。
就像某位网友评论那样:
“导盲犬24小时候命,听话,服从性好,以盲人意志为主,不偷窥不评判不怜悯不指责不传播,一盲人一犬相互熟悉相互温暖始终如一。”
正因为有了它们的帮助,很多盲人才重新找回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尊严与生活。
并且有勇气成为更好的自己。
比方说在上次的北京冬残奥会上,获得优异成绩的视障越野滑雪运动员卡丽娜·埃德林格。
她是非常有天分的运动员,从10岁起开始练习滑雪,曾经是奥地利青少年滑雪赛事的冠军。
可在2010年,却因为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遗传疾病,导致双眼视力开始恶化。
她一度以为自己和体育无缘了,但后来在导盲犬莱利以及家人的帮助下,才慢慢找回信心,开始接触残奥滑雪项目,并获得了一枚又一枚奖牌。
当她获得了越野滑雪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的金牌后,也不忘带着莱利一起登上了最高荣誉的领奖台。
在采访时,她曾表示:
“如果没有莱利,我或许不会取得成功。”
她认为正是莱利的陪伴和帮助,才让自己有了今天的成就。
它不仅在生活中帮助了卡丽娜,成为她的眼睛,更是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
是家人,是朋友,是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这些狗狗不仅对盲人和视障人士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弱势群体。
明天是世界宽容日。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包容彼此,为现在这个繁忙而焦躁的社会,添加更多的温柔与人情味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央广网
导盲犬动动
Danielle Sykora
北京2022冬残奥会
爱心导盲犬
在日常生活中,你曾经见到过导盲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