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短视频平台上兴起一股
有博主称
当两个互相喜爱的人接触时
产生的静电呈现出粉色就是“真爱”
因此,不少情侣纷纷挑战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挑战一般分成三个步骤:一人穿羽绒服,一人穿毛衣;相互背对背摩擦几分钟;在暗光环境下,两个人手指尖相互接近,会看到有颜色的静电。
对此,有关专家解释称,静电的形成主要因为摩擦、接触或感应等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击穿空气,形成电火花(类似于闪电的产生)。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静电颜色不同,往往和静电电压高低和不同放电接触物、空气湿度、温度有关。一般来说,静电发出的光大多为蓝色,主要是因为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激发光谱导致。
专家也提醒,静电对人体有一定影响,这种挑战不适合所有人。比如,对于心脏功能比较弱的人,静电产生的磁场作用,轻者可导致胸闷、头晕、气促、焦躁不安,重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和早搏,加重病情。
对于“静电颜色挑战”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示难以理解
你怎么看?
福州冬天为何多静电?
市民如何防范静电?
睡前脱衣服,耳边传来“噼里啪啦”声响,指尖感到刺痛。最近,福州不少市民也遭遇了“静电刺客”。
“最近每天都要被电好多次,忧愁啊。”陈女士备受静电烦恼。早上起来梳头时她发现,头发会经常“飘”起来,即使梳了,也显得很乱。不仅如此,有时候碰到房间门把手、车门等也会猝不及防被“电”到。
福州冬天为何多静电?
市民如何防范静电?
为此,记者采访了气象、应急等部门
“福州冬天多静电主要是因为天气干燥、空气湿度低。冬季空气湿度低,皮肤和衣物表面的水分减少,导致电荷不易散发,从而容易积累形成静电。” 福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连东英介绍说,一般来说,空气相对湿度越低,产生静电可能性越大:当一天中最小相对湿度≤30%时,极易产生静电;当最小相对湿度30%~50%时,容易产生静电;当最小相对湿度50%~65%时,可能产生静电;当最小相对湿度>65%时,产生静电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图源:央视新闻
记者也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获悉,当前正值冬季,企业和家庭用火用电用气增多,诱发火灾的因素增多。值得注意的是,静电可能会造成火灾等安全生产事故。比如2020年12月,在加油站,一女子整理衣服后把手伸向油枪,因为带有静电,油箱口突然燃起大火。
那么,市民如何防范被“电”呢?
对此,气象等部门建议
市民可采用“三字诀”
快快转发,提醒身边人!
记者 郑瑞洋 林舒颖 通讯员 黄蓉 王宇飞
新媒体编辑 郑锦銮
监制 管慧 王臻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和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