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会宁,红色沃土绽芳华

旅行   2025-02-02 12:39   甘肃  




红色沃土绽芳华

——会宁县传承红色基因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侧记

这里是丝路名城、教育名县、会师圣地——甘肃会宁。

这是一颗沉淀着古道名城历史底蕴、驻留着三军会师红色印迹、延绵着状元故里深厚文脉、孕育着杂粮之乡绿色生机、沐浴着乡村振兴阳光雨露的“陇原明珠”。

红色底蕴,光荣的革命传统,聚于会宁。让我们一起踏访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聆听三军会师的伟大壮举,在氤氲红色的基因中感悟情怀、积蓄力量……

翻开会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画卷,起笔不凡,落笔精彩。项目建设提速显效、产业发展遍地开花、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交出了一份“承压克难、干中求进、稳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01

红色为媒,会宁经济“之帆”御风行



在新中国的历史坐标上,三军大会师奠定了新中国的未来,在那个风云激荡、热血奏歌的年代,会宁因其红色的足迹和质朴的信仰,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筑起了长征史上的巍巍丰碑。

国家4A级景区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大墩梁革命烈士纪念碑、慢牛坡是牢记历史,缅怀英烈的精神家园。“红色会宁·会师之城”成为展示红色遗迹的生动诠释。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两次来会宁慰问演出,一度让会宁大放异彩,蜚声中外。

进入新时代,会宁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扭住“强县域”重点,聚力抓项目、促招商、兴产业、夯基础、惠民生、防风险,昂扬拼搏之姿、奋进之势,掀开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2024年预计粮食产量达到 49.2 万吨,累计接待游客数量突破700万人次,红色会宁的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提升。









02

齐心携手,乡村振兴“宏图”开卷来



和美乡村建设的火热大潮下,一座座清新别致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群山之间,静谧盎然。牛羊肥壮、果蔬飘香、杂粮甘醇,特色产业浇灌出幸福的花朵、人民群众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颜,映红了初冬的晚霞……

近年来,会宁县始终把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切入点,以农村畅通、环境净化、乡村绿化、村庄亮化、农村文化为重点,逐步建成集“形美”“神韵”“气足”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和美乡村。先后打造和美乡村示范乡镇5 个、示范村35个,郭城红堡子村、河畔李家塬村成功申报省级和美乡村。

同时,深入实施农村“八改工程”,完成1550 座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全县肉牛、肉羊、生猪、家禽存栏量分别达12.6万头、142.1万只、38.6万头、155.5万只,种植瓜菜18.3万亩,“三农”压舱石不断夯实。

美丽田园,唤醒回归梦想;乡村振兴,正是风劲帆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这片红色的热土正在发生完美蜕变。











03

赓续信仰,长征精神“激荡”会师城



在新中国的历史坐标上,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军大会师奠定了新中国的未来,在那个风云激荡、热血奏歌的年代,会宁因其红色的足迹和质朴的信仰,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筑起了长征史上的巍巍丰碑。

现在,人们走进会宁,还能在无言的沟壑梁峁,找到红军在这里奔袭与激战的足迹,感悟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无惧生死的坚强意志。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回忆长征,就是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从红色驿站出发,在会师旧址参观,在大墩梁、慢牛坡瞻仰,在胜利景园、红军村、红军路、红色街区体验,在干部学院、红军小学受教育……如今的会宁,积极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加快全国红色旅游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先后被列为全国20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成为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国优秀红色文化旅游名县和中国优秀红色旅游目的地。

从春天出发,向胜利迈进。如今的会宁:山有故事,城有传奇。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会师儿女奋进步伐更加坚定,为加快推进会宁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









(文:魏永刚  图:王进禄)

-END-


来源:会宁电视台


白银文旅
主要用于宣传白银旅游形象、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特色商品,宣传有关方针政策和最新旅游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