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老故事]回忆旧社会康平儿童生活的苦和乐

文摘   历史   2024-07-20 08:31   辽宁  

图片来源:网络


我生于1922年,童年正处于旧中国的军阀混战与日本帝国主义者入侵东北的战乱时期。整个童年是在兵患匪祸的恐怖生活、灾疫流行的病痛生活、封建迷信的愚昧生活与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中度过的。较之生活在新社会的儿童生活真是天壤之别。但也有一些苦中求乐,乐以忘忧,值得回味的童趣。主要是陶治性情的接触大自然活动、乐以忘忧的户外集体游戏、健身励志的简单家务劳动、欣赏参与自发性的文娛活动。现就回忆所及记述如下。

一、兵患匪祸的恐怖生活

1、兵患:当时“兵”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吹胡子、瞪眼睛;顺嘴骂人,随手打人;翻箱倒柜,要吃要喝。他们到乡下来名义上是“抓赌”、“打胡子”,实际是“敲诈勒索”,“要吃要喝”。老百姓叫他们”“西营兵”"(因驻营在县衙西侧)。他们下乡时一般是出县城东门,顺通向刀兰套海的大道乘马跑来。人们看到时就惊呼转告“来兵了!”接着就看到尘土飞扬,听到马蹄声得得,人喊马嘶冲进村来,争先恐后地抢大门,号房子。进院就喊着令人溜马;进屋就翻箱倒柜,要吃要喝。闹得鸡飞狗跳墙。把我吓得跑到厕所里去假装大便。有一次正值我父亲在家(是小学校长),也只得在他们的吆喝下在院子里给他们溜马。屋内我祖母、母亲就得应付他们吃喝。满足不了,就非打即骂。当时流行着“打梗米、骂白面,不打不骂秫米饭”的童谣。至于“抓赌”,抓着了就“吊打飞刑”勒索钱财。“打胡子”也只是向天空放几声“空枪”,把胡子吓跑而已。

2、匪祸:当时土匪猖獗,什么“大青字”、“英字”、“长枪好”、“老疙磨”等,一帮连一帮。当时刀兰套海北边大苇塘里就是零星土匪藏身之处;也是大帮土匪从县西过来渡过辽河到昌图县去行抢的通道。零星土匪夜里出来到一般人家“砸孤丁”;大帮土匪有时要到富户行抢“打窑”。当时富户一般都四周修起高墙,四角修起炮台,雇有“炮手”守护。(如刀兰套海就有三户有炮台)。一般屯子都挖有土围子,设“卡子门”,修起“炮台”,炮眼中架起“老母猪炮”或“台旱”。一般人家都把窗户下扇部分用坯砌死,以防枪弹射进。连我家谁也没放过枪,也买了一枝“洋炮”仗胆。有的人家在园子里挖“地窨子”,上边边堆着柴草掩蔽。有个风吹草动就到里边躲藏。大帮土匪来时就跑到刀兰套海的“窑”里去“跑胡子”。当时儿童都怕“胡子”,平常哭时,大人们喊一声“红胡子来了!"就吓得不敢再出声了。

二、灾疫流行的病痛生活

1、出生关:当时初生儿童的第一关就是产妇的难产关与儿童的“七天风,八天扔”关。当时为产妇接生的都是本屯有些育婴经验的“老娘婆”。既不讲究科学卫生,更无消毒措施。主妇临分娩时,要裸体(上身披着衣裳)坐在撤去炕席的土炕上,由丈夫抱着腰,在“老娘婆”的摆布下接产。孩子生下来后用未经消毒的剪子剪脐带………所以育婴妇都面临着“产后风”的厄运;新生儿就要过“七天风、八天拐”这一关。我们屯只有一位“老娘婆”。老人家身体硬朗,八十多岁还在“接生”。我“乳名”叫“八十”就是因为她八十岁时给我接生而命名的。

2、天花关:“出天花”是当时儿童的第二个关口。我就出过“天花”,已到把我用谷草捆上放在屋地上的程度。等到天亮往外扔时,我又喘气了,都说我“命大”。可是留下了终身遗憾的“浅白麻子”。当时妇女生的孩子没有全长大的。因有儿童病死不许埋的风俗,一般都扔在村外的田边地头上。有时狗就把尸骨叼到院子或园子里来。春天时候更多。

3、虐疾与癌疫:当时“发虐子”是儿童的常发病。到夏天流行时,每个儿童都曾受过这个痛苦。发作时一会儿高烧得浑身涨痛;一会儿冷得“打牙巴骨”。土法是躺在麻地里躲,也躲不过。要持续到十天、半月才“过劲”。我就曾发过多次,现在回忆,还心有余悸。至于瘟疫流行时,更是大难临头。

三、封建迷信的愚昧生活

信神信鬼的迷信思想与迷信行为不只摧残着儿童的天真心灵,也在危害着儿童弱小生命。一般人家屋内除供奉祖先灵位外,还供有财神爷、南海大士、眼光娘娘、张仙等神象。锅台上边供灶王爷、灶王奶奶,屋门贴门神爷。屋外一般都修有胡仙堂”供胡、黄二仙。春节时男孩子就担任起烧香的角色。除夕夜要烧长香。满屋香烟缭绕,呛得睁不开眼睛。还要到街内碾道、井沿、小庙去送香。弄得信神怕鬼,夜里不敢到院子里去大、小便。睡觉时常做恶梦,喊着往外跑。我就患了这种“夜游症”。上学后在教室睡午觉时,还常发作。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我叔父20多岁得“伤寒病”逝世时,没有儿女,就让我在他咽气时给他“指名路";入殓时给他“开光"。当时我才五、六岁,由我父亲抱着我,他说一句,我复述一句来进行。特别是“开光”时,面对棺材内抽搐无血色的面孔,吓得喘不出气来,还得面对双目、鼻、口、耳、心、手、脚各部位,手执缠着棉花球的秫稭棍一一指点各部位,一句一句复述我父亲教给我的话“开”下去。

由于迷信思想深,儿童得病就请巫婆画符念咒来治病。或自家大人给“拨火罐”用酒搓、用“大铜钱”刮等土法治疗,以致病情发作而夺去弱小生命的不计其数。

四、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

1、衣:由于当时人民生活普遍贫困,一般家庭儿童只有到过年时,才有穿新衣服的可能。新年过去,就要放在箱子里留着下一个新年穿。老大穿不够大,就传给弟弟、妹妹穿。最穷人家的孩子,到冬天有做棉袄的钱,没有做棉裤的钱,天气冷了,常是几个孩子只穿着棉袄,光着屁股,围坐在火盆边烤火,冻得像“红虫”似的(当时的话)。我童年时,我父亲教书,挣点活钱”,过年时能穿件大布衫,但裤子只能在旧棉裤上套条只有半截裤腿的“套裤”,算是“全见了新”。从来没有穿过衬衣衬裤,都是“光腚”棉袄、棉裤。

2、食:一般人家都是“糠菜半年粮”。最穷的常年以吃野菜为主。到秋季要晒出能够冬天吃的干菜来。我家的“住房户"(姓高)当时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小男孩因常年吃野菜,得了涨肚病,七、八岁就夭折了。他姐姐十五岁时就嫁出去。由于体弱多病,不到一年也死去了。我童年时我祖母就常给我们兄妹讲她年轻时,领着我大姑、伯父讨饭的往事,每到大年夜就讲:那时候讨饭,每天把要来的米留下一点,放在瓦罐里攒着。到大年夜才能吃一顿秫米干饭。孩子过生日时,给烧一个鸡蛋吃,就不简单了。

3、住:当时我们敖海窝堡只有一家(姓冯)有“一面青”的砖房(即只有前面是砖的)。一般人家家的住房都没有大梁,以土墙代梁(称土梁)。没有前后檐檩,更谈不到“挂满椽子”我家的房子就是这样。由于缺少家具,室内南北炕的炕头、炕梢以至脚底下都在土墙里留有“腰窝”来代替箱柜装东西。一个屯子三十多家,有10多家是找房住的。我二姑家连二屋子三铺炕就住三家。北街头张家,连二屋子四铺炕就住过四家。里屋也要搭两个锅台。有的人家没有正房,就住在没有里外屋的“小下屋”里。一般人家常是祖孙三代挤在一铺炕上。

4学:整个民国时期,我们屯子只有少数几个男孩能到邻村刀兰套海去上学。女孩子一个也没有上学的。我父亲是教师,也只能让我和弟弟两个男孩上小学,三个妹妹都是文盲。

5、超体力的家务劳动:当时不管家庭怎么贫困,男女婚后,都要顺其自然生儿育女。大人们忙于生产劳动,儿童能独自行动时,就自然地承担起哄带弟弟、妹妹的任务。女孩子任务更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承担起挖野菜、拾柴、推碾子、抬水,直到跟随大人一同参加一系列的田间劳动,如同戏剧唱词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描述的那样,与大人们共同承担起维持一家人生活的任务。如我的三舅十二、三岁时,就能独自赶“老牛车”了。有的由于从事“超体力”劳动,得了“伤力”病而未老先衰,以至死亡。

一、陶冶性情的接触大自然活动。

1、打雀、抓鱼、扦青蛙:

一年春季到来男孩子最感兴趣的就是“打雀”。当时村南、北、西三面都有草甸子。与农田的交界处又都挖有防水的壕沟与栽着防风的树趟子。清明过后野雀日渐增多就以“打雀”"为主。一般是由邻近的大孩子领头,后边跟着几个小的到树沟去,按“下夹子”、“溜雀”、“起夹子”的顺序,在大孩子的指挥下,周而复始地进行。到“入伏”时“水雀”多了,就到村北的大草甸子的水泡子边去“打水雀”。草甸子北边是“蒲草塘”连着“大苇塘”。交界处的大柳树趟子钻进去都看不见“天日”。这里是各种野鸟的乐园,有的就在这里抱窝生雏。水泡子上飞落着各种水雀,真是碧波蓝天,鸟语花香,不只是野雀的乐园,也是乐以忘忧的苦孩子们的乐园。特别到正午时光,小鸟都聚到泡子边去喝水,见到“夹子”上的小虫,就争着吃,有的盘夹子要一次打住两三只……回家时更高兴,把死雀都夹在“夹子”上;活雀放在“扣网”里,如同凯旋的将军一样来展示自己的战利品。这种乐以忘忧的生活,甚至在日寇进攻县城时也没有中断。

到冬天下大雪后,捕“冬鸟"更有无穷乐趣。冬季来临时,就在大人们的帮助下做了一些用“马尾子”做的套子。雪停了,就在“场院”里或在村周围的农田里扫出“空地”,下满“夹”、“套子”。成群“雪雀”在天空飞过,见到“黑地面”就要落下来觅食。一场大雪过后,每个孩子都要有几十只的收获。死雀就埋在“火盆”里烧着吃,会“啸”的活雀就放在用秫秆扎的笼子里养起来。既饱“口福”又饱“耳福”。

“扦青蛙”:盛夏到来水满壕沟时,就要用扞子(用磨尖的铁条插在柳条棍的一端)去“扦青蛙”。扦住一些后,就用棍子压住青蛙屁股,扯下两只后腿,剥去皮,露出嫩白的肉来,穿成串,架在用铁条做的架子上用火烤,到变色冒油时就拿下来,连着细骨头嚼着吃,真香!

抓鱼:一般是农闲时与冬天随着大人们去抓。夏秋到水泡子或水沟子里,帮着大人把水搅混,用“抢网子”推,或用手在水边、沟沿摸。冬天常是拿着“绞络网子”到大人们打完头遍鱼的“冰眼”去“刷冰眼”。每次也能抓到三斤五斤的,持回家去改善生活。

采野果子:当时我屯的“西山头”与“东大沟”都生长着“欧粒”、“菇娘(第三声)”等野果子秧。到成熟时,孩子们就都“搭伴”去采摘。还可以到高梁地里去“打乌米”、采“天天”吃。路上还可以捕蝴蝶、抓蚂蚱扁担钩、网蜻蜓……一路上一边吃、一边玩,谈谈笑笑,蹦蹦跳跳各持“胜利品”“凯旋”,什么愁事都暂时忘得干干净净。

野浴与滑冰:当时孩子们对水都很有兴。一般是雨后就跑出来到流水沟中去“趟水”、叠坝、和泥玩。或把泥团抠出空心,投向地面比谁投的响声大;或把泥球插进柳条上端后向前甩,看谁甩得远。夏天入伏后,每天中午都要到南甸子的水泡子去野浴。用麻叶塞上耳朵跳进水去“扎猛子”、“打狗刨”"。看谁扎在水里的时间长;比谁浮的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玩够了就站在岸边双手拍着胯股喊“拍拍打打,不长刺挠疙瘩”……。冬天结冰后孩子们对滑冰也很有兴趣。晚上在井沿边浇水冻成冰道,一个一个依次追逐着滑,或到村边的大片冰上去滑“冰车”。

二、健身励志的简单家务劳动:

前边在“苦”的题目中曾记述一些超体力的劳动情况。但是一些适应儿童年龄、体力的家务劳动不只帮助大人维持生活,也起着健身励志的作用。如帮助妈妈哄弟弟、妹妺;做饭时帮助妈妈抱柴、烧火,放桌子,捡碗筷;推米压面时,跟在大人后边帮着推碾子。以及挖野菜、看牲口,播种时踩格子等辅助大人们的简单家务与生产劳动,不但起着帮助大人维持生活的作用,也有利于健身励志。

三、乐以忘忧的户外集体游戏

到冬天,农活少了,天短夜长时儿童们的户外集体游戏主要集中在晚上。一般是晚饭后大人们与孩子们(大部分是男性)大部分都集中在街中心的“碾道”与“井沿”周围的空场上。老年人一般是蹲在“碾道”的墙根底下唠嗑;孩子们就一伙伙的在周围做各种游戏,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1、动脑筋思考性的“下棋”游戏:主要有“老牛赶山”、“三斜”、“五道棋”等。一般是两个人对坐在画在地面上的横图两侧。按规定来依次“布子”、“走子”来决定胜负。围着一些“卖果的”(观众)给出主意(叫做“把着”)。

2、练习投掷、瞄准性的游戏

(1)打瓦:主要是投掷者手执石片(叫“瓦"),站在固定地点投向埋有一定距离的固定地点的石块。投掷方法,有一打、二片、三跳后用手投掷。还有跳到目标附近,把“瓦”放在头上后,背向目标向下落瓦击中目标。第一项击中,方可进行下一项,比谁击中的项目多。

(2)打“箭杆”(即秫秸杆):在圈定的地点埋上一束秫秸杆(一节长)投掷者站在一定距离手执短棍,向目标抛去,打中者就赢得所埋的秫秸杆。

(3)扔坑:在固定地点,挖个小坑,坑中心固定一颗小石头做坑中心标志。参加者(人数不拘),站在固定地点手执投掷器(一般用日俄战争时所遗留下来的圆形铁炮盖或自己用锡水灌在铁圈内凝固后的砣子)依次向目标投去,比谁的“落点”离坑中心近。最近者要赢所有的投掷者

(4)打尜:用比较坚硬的木块,做成中间粗两头尖的形状(叫尜),放在板凳的一端,参与者手执木板以窄面向尖端打下,看谁把尜打得远。

3、练习踢跳技术与锻炼耐力的:

(1)踢毽子:当时主要是自己用铜钱和鸡毛、麻、马鬃等做的,踢法与现在相同。

(2)跳绳:主要有个人持绳单跳与两人持绳多人依次跳等,跳法变化与现在大致相同。

4、锻炼奔跑速度的:主要有“滚铁环”与“放西瓜”等。“滚铁环”与现在相同。“放西瓜”主要是用秫秸縻子扎成西瓜状圆体,在刮风天,顺风往前,放后边跟着跑,比谁的快、远。

5、双方集体列阵争胜负的:

(1)老鹰捉小鸡:与现在的游戏方法相同。女孩子常做这种游戏。一般是大一点的女孩子带着弟弟妹妹们做这种游戏。

(2)发兵发马:一般是双方列阵,各方由大孩子做指挥,互相交换向对方进攻,守方用推抱等方法阻挡。以进攻者突破界线多者为胜。

(3)打“马架”:双方各由三个人组成一个“马架子”(即双方各由两个人架起来一个人,互相由所架起的人交手相攻,以把对方拉下“马架子”为胜)。由于受战乱影响,小孩们都爱用秫秸做成的小枪、大枪模型做射击、打仗游戏。大一点的男孩,在大人帮助下,用子弹壳做“小枪”射击玩。

四、欣赏与参与群众自发性的文娱活动。

1、看秧歌看撤路灯:冬天农闲时一些青少年农民会在起学唱秧歌,并与邻村刀兰套海、小傅家窝堡的青、少年爱好者组成秧歌班子。我叔父身体苗条(绰号“杨二麻秆”)就当女主角,我屯扮男主角(如“傻柱子”)老太太(如“三弦”中的老太太)与小姑娘(如“三弦”中的小姑子)的都有。我祖父会拉“四弦胡”,毕万银会拉二胡,常在村内有“连二屋子”的人家演唱。到正月还由士绅牵头与刀兰套海、小傅家窝堡好乐的人组成“秧歌队”到外屯去出演。也接受外地组成的“秧歌队”进屯演出。此外到正月十五他们就装扮成“灯官”、“官娘子”等,敲锣打鼓吹喇叭,拾着大锅内用棉籽拌油燃起的火,撤向大道两侧,各家门ロ与井沿、碾台、小庙各处。所以“看秧歌”、“看撤路灯”就成为儿童们的最大乐事。

2、听鼓乐、听说书的与听念经的:当时办喜事、丧事一般都要请鼓乐,富裕人家死老人还要请僧、道念经,请说书人说大鼓书。这都是当时儿童的乐事。

3、听故事、说“唱本”:冬天天气太冷或下雪时,就在屋内听故事。一般老年人都会讲故事。我奶奶和对面屋的老高头就都能讲。我上学到二、三年级时,就能看着“唱本”,学着“说书人”的腔调,说唱“全德报”、“朱买臣休妻”等“子弟段”了。

4、欣赏年画:一般人家不管怎么穷,过年时都要贴几张年画,图年吉利。我二姑家连二屋子,每逢过年都挂上绘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中人物故事的“八扇挑”连环画。更吸引了很多孩子们来看。5、自制、自奏简单的音响:

(1)“打口哨”:一般孩子都能“打口哨”。有的还能模仿秧歌调与大鼓书调来自娛。

(2)有的用秫棒,芦苇裤或柳条皮做成的土乐器来吹出声与调来。并进行比赛,看谁吹得好听。


你若喜欢,请点下面专辑阅读



辽河记忆
讲述辽河岸边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转发积极有质量的生活网文,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