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苗·绿书签 | 莫让网络“烂梗”侵蚀青少年语言世界
文摘
2024-12-19 16:55
宁夏
互联网已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的生活。2023年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攀升至1.96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7.3%。然而,互联网就像“双刃剑”,在助力孩子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副作用,其中网络“烂梗”泛滥所带来的影响尤为突出,亟待引起我们高度关注。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显示,69.0%的受访者担心“烂梗”会阻碍青少年“好好说话”,导致他们养成乱用词汇和不文明的语言习惯。诸如“栓Q”“你个老六”“双肩包”等“烂梗”在校园中频繁出现,长此以往,其危害程度不言而喻。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暴力极端词汇不仅可能扭曲他们的价值观,混淆是非界限,还会给他们的成长造成诸多不利影响。网络“烂梗”之所以能在青少年中风靡一时,主要是因为它们新奇、搞笑,满足了青少年猎奇的心理。然而,这些“烂梗”往往充斥着负能量,传播着错误的价值观,如同隐匿的毒瘤,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毒害。长此以往,青少年可能会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严重者甚至走向极端,后果不堪设想。近期,中央网信办和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这一举措无疑为净化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烂梗”侵害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形成合力。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加强语言教育工作。一方面通过语文课堂、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提升语言鉴赏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使用规范、生动、富有创意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同样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语言修养,做到文明用语、规范表达,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进行高质量的交流互动,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积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语言,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语言氛围。此外,网络平台和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更应该强化内容审核机制,严把内容关,坚决抵制“烂梗”的传播,减少其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同时,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广正能量、富有文化底蕴的语言文化,如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影视作品、正能量网络作品等,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样、积极健康的语言文化资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唯有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纯净的语言成长空间,才能让青少年学会“好好说话”,重拾对语言之美的感知和追求,进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语言文化基础。编辑:刘泽敏
责任编辑:王刚
新闻热线:0952-6016570
电子邮箱:Xwzx601657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