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年,陈振龙因商贸需要来到了吕宋岛(今菲律宾),在这里,他发现了一种极为特别的农作物。这是一种藤蔓,挂满了如同红灯笼一般的果实,见之让人惊叹。当地的居民称这种作物为“朱薯”,它不仅长势旺盛,产量惊人,还具有强大的抗旱能力。与当时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相比,红薯的亩产量可以高达4000斤,而小麦则最多只能产三五百斤。福建等地常年遭受旱灾,粮食歉收的情况屡见不鲜,百姓往往因此陷入饥荒困境。看到这种“神奇”的作物,陈振龙心中立刻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能将朱薯带回中国,在干旱的年份,百姓或许能得救。然而,问题随之而来。西班牙殖民政府已经意识到朱薯的巨大价值,严令禁止其出口。陈振龙并没有放弃,他巧妙地将一根朱薯藤蔓和麻绳搓在一起,外面涂上一层泥土,藏在船的角落里。
后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大家阅读后能点左下方“分享”出去,可以帮到更多人!或点击“在看”,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