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城”“城治”领跑未来“马拉松”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解读(下)
风,从南方来。
30年前,中新两国携手,在苏州城东种下一颗创新的种子。
开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合作篇章,这颗种子撑开时代变革的巨幕。
浸润改革开放活力因子迅速成长,这颗种子寄托着世人无限期望。
风,朝八面去。
30年后,产、城、人在这里共情共进、共生共荣,共同演绎经济高速发展与现代社会治理相融共振的协奏乐章。
经济发展“亲商为商”,这里已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八连冠。
社会治理“亲民为民”,按照“产城人融合、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苏州工业园区社会治理步调由“园”向“城”迈进,走出了一条新型城市治理之路。
👉6年起步开发,突出“稳”,围绕规划、招商、开发等中心任务,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1年规划建设,着眼“进”,为企业、居民创建宜业宜居的工作生活环境;
👉13年成熟转型,注重“精”,重组社会治理要素,重塑社会治理架构,突出精明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
三十年,三个时期,三枚履印。
这正与新中国社会治理所经历的“把发展作为解决社会治理问题的关键”、“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现代化迈进”这三次理论与实践的跃迁相契合。
今年1月26日。
围绕3大主题,调研9个场所,得出113份报告,制定3套成熟可行的行动方案。
来自不同国家、平均年龄仅10岁的金鸡湖街道国际儿童观察员面对社会各界代表,为儿童友好建设献策。这些方案最终将汇总至政府部门,择优落地。
“一米高度”看园区,是产业新城孕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思路。
多方参与、开放互动,一种治理共同体新模式,在新城茁壮成长。
视角切换至园区21座邻里中心。
这里除了满足民众“开门七件事”和提供12项基本功能之外,民众俱乐部、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等更多新业态正叠加绽放。
功能迭出,不变的是民众联络所的嵌入运行。
每月第三周的周六,是园区社情民意联系日。这天,园区党工委、人大工委领导、园区各局办副处级以上干部、各派驻机构班子成员、有关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各街道班子成员等在这里倾听居民意见建议,并严格落实信息流转、限期答复、跟踪评价。13年风雨无阻,活动已累计开展7362场次,接待居民和企业代表32466人,征集意见建议33653项,全部给予回复或予以落实。
这既是对新加坡“议员接待日”优秀经验的借鉴与创新,更是实现“共同治理”走向“治理共同体”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实践逻辑的生动转换。其折射出的,是党的领导、政府能力建设、社会力量参与和民众自治管理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更是园区社会治理从“以人为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跃升。
理念更迭,发展使然。
历经30年开发开放,面对产、城、人系统的深度耦合,以及多元化人口构成所呈现的多元化社会价值理念,如何建设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治理新体系,无疑成为园区人必答的时代之问。
社会治理千头万绪
党建引领穿针引线
以“园区党工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楼宇党小组”为主体骨架,辐射带动各类新经济组织、新就业群体、产业链、商圈等党的组织建设。这张“全覆盖”的党建网络,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组织保障。
社会利益格局调整
依法治理势在必行
首创县域基层治理司法指数,建设“基层治理司法指数协同”平台。借鉴新加坡国际调解协会调解员资格认证经验,探索具有园区特色的法治社工分阶培养及评定制度,今后,园区每年将培育出一批具备调解基础民事纠纷能力和法治素养的法治社工。
社区管理面广量大
多方共治澎湃动力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园区模式”之下,547家登记注册社会组织,3677名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活跃在园区的基层一线。同时,针对精细化的治理要求,园区去年10月启动实施首批179个社区攻坚项目,现已完成174个攻坚项目,纾解居民群众“急难愁盼”,走出了一条具有园区特色的基层治理路径。
过去30年,园区从“园”向“城”迈进,“规划先行,亲民为民,借鉴创新,合作共赢”的社会治理理念一脉相承,出新出彩。
未来30年,苏州城东,这座多元互动、包容互鉴的产业新城,高效能的治理共同体新模式必将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和发展新优势,让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相得益彰、互促共荣。
高楼大厦比“亩产”,数字奔流出效益。
走进园区“智慧大脑”——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大屏上每一套动态模型正实时更新着数据信息。将这些浅显明了的数据集成,一座数字孪生城市跃然屏上——它的现实本体,就是人们脚下的278平方公里园区土地。
屏上览园区,“云”端瞰新城。
13年前,转型升级、谋新求变的园区,成为全国首个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区,入选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它通过前瞻性的顶层规划、精致的建设实践和精细的长效运营,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成熟样本。
13年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因子已深刻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成为不断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准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步调相协调、相适应的重要依托。
云端一座城,源于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的信息高效贯通。
数字底座,托举、联通一片园区“三座城市”,赋能园区城市服务由信息化向云端攀升——
它打通了园区31个单位100多个业务系统,接入了2.8万余路视频资源、汇聚超3亿条政务数据,支撑起免证园区、企业风险计算器、智慧教育和数字金鸡湖等100余个智慧应用场景。
金鸡湖,园区开放式5A级景区,常态化开放音乐喷泉表演,日人流最高峰达6万人。像这样的高密度人群集聚地,如何保障活动安全平稳有序进行?园区的答案是,通过AI算法赋能智慧视觉终端实时统计人数,结合高空鹰眼技术进行高位态势感知,全方位掌握人群聚集情况,及时跟进周边交通管控,目前已保障600余场活动顺利开展。
“知社区”平台,园区基层“铁脚板”的减负法宝,也是数字赋能服务感知“一端智联”的又一鲜活案例。今年7月,团结社区网格员通过这一平台核实了一位迷路老人的具体身份,帮其重返家人身边。
数字世界,同样“适”老、“适”弱。
园区独有的乐龄智慧助餐系统,“中央厨房、社区食堂、老年餐桌”三大模块涵盖其中,提供在线点单、营养分析、慢病调理餐、可视化全链条监管等精细化服务。
园区社会事业局全国首创的“救这么办”智慧民政服务平台,包含社会救助资源数据库、社会救助一张图、精准救助管理系统等功能。通过数据管理、匹配算法模型、用户画像等手段,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已累计为超2万人次提供服务,精准匹配出5789人次潜在帮扶对象。
“我们用3年时间,建设了一套园区特色的智能中枢,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汇聚共享和公共能力的统建共用,为每一位园区人、每一处社会场景构建精细的数字画像,精准识别需求,提供更为精细化的服务。”园区政法委副书记、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主任赵海晨说。
展望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赋予园区社会治理更多新的可能,这些未知数正在等待园区人去创造和发掘。
“苏州工业园区的未来,是一个由ESG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我们将以ESG为导向,推动园区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位一体发展,我们将以创新为驱动,深化ESG体系化建设,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
6月29日,全国首部区域ESG白皮书——《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发布,关于未来蓝图的描绘,即是上面这段话。
31页白皮书,关于城市未来的文字描写,只有半页。另外半页是一幅2023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赛事的图片。
从一张白纸到满眼新城,30年履印深践,行稳致远。
从满眼新城到未来城市,未来30年,高位起步的园区路在何方?
这是一场关于城市发展与社会治理谐韵共奏的“马拉松”。
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1920年将未来城市蓝图定义为高密度。这也是过去、当下、未来城市的生长模式。如何在高密度综合体中提升城市空间体验的舒缓感?
再看园区邻里中心。
一座邻里中心,画出15分钟便民生活圈,辐射周边1.5公里范围内的居住群。30年里,这个“圈”从邻里生鲜、便民商业、社区公共服务“三大件”拓展延伸,邻里早餐、邻里管家、wewalk街区、邻里数字生活等模块逐步填入,日益满足周边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工作需求。
一座邻里中心,就是一座“微缩城市”。它的规划设计与全园区的“先核心后外围”的宏观思路契合。
一座工业园区,就是苏州的“邻里中心”。它的未来30年发展路径,高度概括为“邻里中心”向“苏州新主城”的跃迁。“三次创业”征程,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实且科学的基座,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借法苏州园林造景,园区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留白”。
“园区的未来发展,不能也不可能实现100%开发。当任何一家企业的生命周期结束,园区政府都将积极参与土地资产的回购或更新工作,尽可能为未来规划提供空间。”园区总规划师吴昊说。
荷兰鹿特丹,汽车导向的布局正转变为步行友好的城市系统。苏州东站上盖TOD项目,规划理念与之不谋而合。
生态绿廊串联起吴淞江和园区南部绿色生态体系,空中慢行系统链接高铁站、城际站以及地铁出入口和公交枢纽,形成一个立体复合的城市。未来,这里不仅有车站、商业、公共设施,还有居住功能,一个产城人协调发展的开放型社区近在眼前。
可持续发展、高效率运行的城市系统,要求更加科学的社会关系治理。
👉一套园区社会治理圆融指数体系,涵盖党建工作、政府负责、协商参与、城市运行、公共服务、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社会治安等维度,实现园区社会治理和发展水平的动态监测和系统评估。
👉一种以法治社工学员为纽带的“诉讼源头治理+纠纷前端化解+终端裁决保障”多维社区治理模式,建立起高效矛盾纠纷联调联处机制。
👉一个社会治安人像动态比对系统,持续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城市建设与管理无缝同步。
担起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位一体发展的使命,苏州工业园区这一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排头兵,正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生动描绘出新时代“强富美高”的繁华图景。
今年9月,园区开发建设三十周年纪念雕塑“飞翔”揭幕。
也许,这座雕塑诠释了一切——而立新城,羽丰翅展,飞向未来。
审核:朱霜
审签:黄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