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身边人的真实感受。
部分图片仅供配图使用,请知悉!
回望20世纪70年代的上山下乡,无数热血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繁华喧嚣的城市,踏上了前往广阔农村的征途。他们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开始了自己人生中一段独特而深刻的经历。
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那时的我,作为上山下乡中的一员,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下乡的征途。与许多同龄人不同,我自幼缺少父母的陪伴,因此对家的概念相对淡薄。当得知要下乡的消息时,我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泪流满面,反而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期待。或许,对我来说,下乡意味着逃离熟悉的环境,去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可以自由挥洒汗水、追逐梦想的地方。
下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顿下来。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被分配到了同一间土坯房,虽然条件简陋,但我们却满怀热情地开始布置我们的小天地。我用蜡制作了各种玉兰花,装饰在房间的各个角落,还用化肥袋裁剪成“椰子树”,营造出一片热带风情。每当季节更迭,我们还会漫山遍野地采摘野花,插在小瓶子里,让简陋的房间充满了生机与色彩。
养蚕是我下乡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每年春天,我都会精心准备蚕卵,看着它们从一粒粒小黑点逐渐孵化成幼虫,再慢慢长大,直至吐出洁白如玉的蚕丝。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蚕宝宝健康成长,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蚕室的空气中弥漫着桑叶的清新与蚕沙的特殊气味,那是一种只属于乡村生活的独特气息,让人沉醉。
在农村,放牛是一项重要的农活。起初,我对放牛并不感兴趣,觉得那是枯燥无味的重复劳动。但很快,我发现放牛其实是一门艺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放牛的日子里,我学会了观察自然,聆听鸟鸣虫唱,感受四季的更迭。有时候,我会坐在牛背上,大声地唱歌,歌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能洗净一切烦恼。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那是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当然,下乡生活并非只有快乐与自由。繁重的农活、简陋的生活条件、偶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记得有一次,因为连续几天的暴雨,山路变得泥泞不堪,我骑着牛不慎滑倒,膝盖受了伤,疼得我眼泪直打转。但即便如此,我也没有放弃,而是咬着牙,继续完成当天的放牛任务。因为我知道,这就是生活,是成长的一部分,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70年代的上山下乡,对我来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我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间放牛、养蚕,虽然生活艰苦,但我在苦中作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如今,当我再次回望那段上山下乡的经历,心中更多的是感激与怀念。感激那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与挑战,怀念那段纯真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虽然岁月如梭,许多细节已渐渐模糊,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梦想的追求,却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上山下乡,不仅是我青春的一部分,更是那个时代无数青年共同的精神财富,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如何在平凡中寻找不平凡的意义。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用汗水浇灌希望,用青春书写辉煌。虽然苦并快乐着,但正是这份独特的经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