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宣传】莫让微信办公变“危险”办公

文摘   2024-11-03 21:29   新疆  

近年来,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违规使用微信、QQ、钉钉等移动应用发布、传输、处理涉密文件材料的行为多发易发、禁而不绝,给保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使用微信办公存在以下泄密风险,千万要谨记,轻则受处分,重则要坐牢。





典型案例


传达事项“微信群”传密

 2021年4月,省属某高校从OA办公系统接收了1份上级下发的文件,文件标注属于工作秘密。此后,该校高某某、陶某先后通过学校OA办公系统转发文件,杨某某收文后,未注意到文件附件中有关保密要求,擅自将文件发至微信工作群进行传达部署。事后,杨某某、陶某、高某某等分别受到诫勉、责令检查和谈话提醒等处理。



 请示汇报“点对点”传密

2017年10月,某单位办公室副主任肖某为向在外检查工作的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找到保密员赵某查阅文件,擅自用手机对1份机密级文件部分内容拍照,并用微信“点对点”方式发送给领导。案发后,肖某受到撤销职务处分,调离办公室岗位;赵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负有领导责任或监管责任的李某、秦某和邵某被诫勉谈话,并作出书面检查。


导入文档“小助手”传密

2018年10月,某部属单位干部马某为方便起草材料,擅自将3份机密级文件拍照并制成PDF文档后,通过微信“文件传输助手”导入互联网计算机。完成材料起草后,其立即删除了手机和计算机桌面上的文档。马某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该文档已被微信电脑客户端自动备份到文件夹中。案发后,马某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原因剖析

01


危险认识不足

误认为“私聊”内容只有双方知道,群成员都是自己人,把私密性当作安全性。事实上,“点对点发送”不安全,“撤回消息”可还原,“图片”一样可溯源,“替代式发文”并不保险,所谓以汉语拼音、缩写简写、代号等方式隐含“脱密”,也是掩耳盗铃的无效之举。

02


保密管理松懈

机关单位对干部职工保密教育培训和行为监督不够,导致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淡漠。一些工作人员对涉密信息的敏感性认识不够,对“聊天群”违规传密、“朋友圈”炫耀失密、“公众号”推送泄密、“小程序”钓鱼窃密等问题警惕性不足,导致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


03


技防措施缺位

一些机关单位在技术防范方面存在不足,没有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来防止涉密信息通过微信等移动应用泄露。例如,没有部署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来实时监控和检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


对策措施



党政机关使用微信十项禁止行为

1.不得将国家秘密文件、资料以拍照、输入、复制以及其他任何形式,部分或者全部使用微信传播;

2.不得将属于国家秘密的录音、录像、照片等音频、视频资料部分或者全部使用微信传播;

3.不得在微信通信中引用国家秘密文件的内容,包括文件名称和文号;

4.不得在微信通信中谈论国家秘密事项,包括正在传达贯彻和执行的涉密事项名称和内容;

5.不得将正在酝酿、起草、讨论还未形成正式文件、未进入定密程序以及信息公开程序的事项内容、名称,部分或者全部使用微信谈论、传播;

6.不得将未公开的内部文件、资料以及其他音频、视频文件以拍照、输入、复制以及其他任何形式,部分或者全部使用微信传播;

7.不得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环境、涉密信息设备的录像、照片等资料使用微信传播;

8.不得将未经有权发布机关公开的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处置对策、措施内容,包括文本、视频、音频、图像等,部分或者全部使用微信传播;

9.不得将未经领导或者有权发布机关同意发布的领导工作行程、安排、随行工作视频、图像等使用微信传播;

10.不得在与党政机关以外的微信群、朋友圈微信通信中发布未经保密审查的党政机关内部事项及工作相关信息。


来      源:武汉保密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砥砺奋进一年间·新和篇】文化浸润 产城融合
腾飞的新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新和县零距离
倾听百姓声音,讲述新和故事,“龟兹故地、白马古河、东汉都护、安西首镇、千年新和”,欢迎关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5120200016 新疆网络举报电话:0991-2384777 http://www.xjwljb.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