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小儿拦孔子车,孔子问他天上共有多少颗星,听完答案拜其为师

时事   2024-11-01 07:03   广东  
——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世人都知项橐是神童,却并不知他的“神童”名号的由来,实是拜孔子所赐,他是孔子的“七岁师”。然而,这位神童最终也在12岁那年惨遭横祸,而他的死,亦和孔子有着莫大的关联。
关于项橐,《战国策·秦册》曾这样做过介绍:
“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
这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项橐7岁的时候,孔子就拜他为师了。
这话字少,但其爆炸效果惊人。放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这十个字,就是一条妥妥的热搜。实际上,孔子拜七岁项橐为师,在当时就曾引发过轰动。
孔子遇见七岁项橐的具体年月,已无可考证。只知当时孔子正在鲁国设坛讲学,同时周游列国宣讲儒家思想。
当日,孔子听说莒国(今山东日照)的东南海边有一个叫纪障城的地方。他听说,此地的百姓淳厚且博学。孔子于是和弟子们商议着,到此地考察一下,并悟下他们的智慧。正是这一趟出行途中,孔子遇见了项橐,并拜他为师。

影视剧中的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
所以,到此,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孔子遇见项橐前,已经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要去考察的地方是非常神奇之地,且那里的人都非常有智慧。
“先入为主”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首因效应”,‌ 它是指人们在初次接触信息时形成的印象,会在后续认知中占据主导地位,影响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和判断‌。
也是因为“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此番前行能遇见智者,孔子才会在马车行在路上,遇见小孩挡道并狡辩时,饶有兴致地和这个孩子“理论”了起来。
当日,这个挡住孔子道的小孩,正是项橐。孔子见他执意不肯让道,便要他给出一个不让道的理由,项橐很认真地说:
“自古以来,车子遇到城池都要绕开走,哪有撞上去的道理?城池在这里,你们的车马怎么能从这里过去呢?”
孔子不解地看看四周,发现没有城池,便问:“哦?城池在哪呢?”项橐便指着孔子马车下面,那用石子、沙子堆成的假城池说:“城池就造在你们的脚下,用来抵御车马军兵的。”
项橐自幼聪慧,他是这群孩子的“王”,自小为王,练就了他遇事不慌,敢于据理力争的处事风格。孔子看这孩子丝毫没有要退让的意思,便来了兴致,他问:“要是车马从这里过了,又能怎么样?”

孔子与项橐
孔子给项橐出了难题,孔子当然不会真的从项橐的“城池”上碾过去,他只是想试探项橐的处置方式。通常,遇到蛮干的人,最好的方式是让对方知道“后果”。项橐恰好就选择了这个最好的方式,他说:
“如果城墙牢固,门一关,你们怎么能过?难不成城池还要躲避车马了?”
项橐给孔子展示的“后果”是:你们如果真的从我的城池上碾过去,那就证明你们是不守规则的,既不守规则,那可就不只是不守礼那么简单了,还会遭受意想不到的责罚。
孔子听了这话后无言以对,只得绕“城”而过。
到这里,项橐就已经给孔子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了。但此时的项橐也仅仅只是给孔子展示了他的应变能力,而没有展示其他才能,而接下来,孔子约项橐同行后两人的对话,才是重点。
孔子能邀项橐同行,足以说明他对这个聪慧的项橐有爱重之心。当时是冬天,路上的树木都光秃秃的,只有松树和柏树仍挂着绿。项橐见状,眼珠子一转便问孔子道:“老先生,你说松树为何冬天也不落叶,天再冷也能枝茂叶青?”
孔子脱口道:“松树心实不虚,所以才耐得严寒。”
孔子的回答实际避开了松柏本身,而回到了人性的层面。这种回答,非常富有哲理,大人听了多半会拍手称赞。可项橐是孩子,他的认知还停留在“看得见”的物质层面,所以,他对这个回答不仅不满意,还觉得孔子是答不上来想搪塞过去。
项橐直言道:“老先生说得不对,竹子倒是心虚不实,可他也跟松树一样耐得严寒。”
孔子当然没想到这孩子会如此善于诡辩,他迅速找到了一个“例外”,来反驳孔子的观点。这要放在平时,孔子教弟子时,他很可能会提醒弟子“不可钻牛角尖”,可项橐毕竟是个七岁的孩子。所以,孔子不仅没有“提醒”什么,反而很感叹地说:
“虚心之竹,四季常青,人应学松之品质,竹之虚心,吾常言‘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孩童可为吾师也。”
这里,孔子实际并没有认同项橐的反驳,他认为项橐例举的竹子心虚的案例,只是进一步佐证了自己的观点罢了:竹子、松柏能常青,都是因为他们有高贵的品质,松柏是诚实(心实不虚),而竹子是虚心(谦虚),如此,它们便都可常青。人若具有这两个优点,不也能“常青”吗?
孔子是感激项橐又举了一个例子佐证了自己的观点,而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哪怕是孩童,也可以做自己的老师。这也是孔子在进一步实践自己的言论: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

孔子与项橐
此时的孔子,已经有感于项橐的诡辩之才了,甚至有了“拜师”的想法。而接下来,当孔子进一步见识了项橐的诡辩之才后,他和项橐便有了“拜师”的赌约。
两人在护城河,看到一群鹅高叫着跳入水中,项橐就问孔子:“老先生你说说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响亮?”
孔子对项橐有了认识,他确定项橐问这个问题时,是有挑衅意味的,所以,他想了想才做了回答,他说:“鹅的脖颈长,故能引吭高歌。”
孔子的意思是,鹅的声音大,主要得益于它有个长脖子,可以拉长声音高叫。注意,在这里,孔子调整了自己的语言方式,前面回答松柏的问题时,他还是在大面上做回答,而现在,他回到了鹅本身,这是孔子在就项橐的孩童语言。孔子想的是:孩子既然更看重“物质”,那我就专注在物质上和他答辩。
孔子以为,自己这样回答,项橐应该就会满意了。不得不说,孔子是一个能根据事物变化,随时进行调整的善变之人,的确是智者。可智者最怕什么?智者最怕的善于诡辩的人。
没错,诡辩之才,总善于抓住一个例外,直接反驳掉答案,他们擅长如此“以偏概全”。项橐以极快的速度反驳孔子道:“老先生,那井里的蛤蟆、河里的蛙,脖子能算长吗?却是叫声震天不亚于鹅。”
孔子听了答案后,暗自佩服项橐的善于诡辩。他也更加确定:自己此番前来的地方,定然有太多智慧之人。是啊,连孩子都如此善辩,何况这里的大人呢!
两人继续前行,看到城门口正有人家在办丧事。吹吹打打热闹不已,孔子仔细一看,领头的那位披麻戴孝者竟一边挥舞着哭丧棍一边唱歌,而后面的“孝子贤孙”,也没一个哭的。
孔子诧异不已,他本能地觉得此地的人不重孝道。孔子一生讲礼,尤其重丧葬礼仪,他自己早年就是专门给他人主持葬礼的,他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模仿祭祀之礼。
如此不合礼数,这还了得。孔子见状心里非常不悦,他生出了要去“教导”他们一番的想法。刚准备往前走,项橐竟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
项橐为什么要阻止孔子去“教导”他们呢?待到送葬队伍走远后,孔子终于忍不住责问项橐了,他道:
“生之于父母,养之于父母,父母过世悲哭才是。他们(送葬的孝子贤孙)不光不流眼泪,而且还边走边唱,真是不成体统。我想去教训教训他们,你却把我拉住,这是什么道理?”
项橐不慌不忙地反问孔子道:“夫子可曾听清他唱些什么?”孔子愣了一下,道:“不曾听清。”
项橐长叹了一口气,用一种教育人的口吻道:“您连人家唱些什么都没有听清,却要去教训人家,不知老先生打算怎样‘对症下药’?”
被项橐这么一问,孔子才开始回想他们的唱词,他忙问:“他们唱的什么?”
项橐说:“唱的是‘肥猪出了圈,野马上了羁,金银入了柜’。”
这段唱词的白话文释义是:就是闺女找了婆家,儿子娶了媳妇,父母享尽天年有了归宿。言外之意是:该操心的事都操完了,一切都圆满了。
项橐想告诉孔子的是:对于孝子贤孙而言,父母离世,是以“死”为圆满的一生画了一个句点,如此,死不应该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吗?如此,葬礼当天唱歌又有何不对呢?
项橐进一步对孔子说:
“父母过世不一定悲苦就好,有的人,父母在世时百般虐待,是不肖子孙,而父母去世又装出一副够悲伤的样子,以欺世人。而有的人则相反,父母在世时非常孝顺,父母离世后,悲痛在心里,无需啼哭给人做样子。刚才那人一路走一路唱,我看他是个懂得孝道的人。唱,只是他在有意警醒世人,并不为过。”
孔子听了这话后立即对项橐刮目相看,他确信这个孩子绝不仅仅诡辩能力惊人,而且也是深知孝道之人。

影视剧中的项橐
再继续走了一会儿后,孔子突然想起了一道题,于是他便对项橐说:“你如此聪慧,我出个问题考考你,如果你答对了,我就拜你为师。”
项橐听到有这样好的赌约,当即欣然应允,在确定孔子不是在开玩笑后,他便得意地道:“你可不许反悔。”言外之意是:你的问题,我绝对答得上来。
孔子脱口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的五谷又有多少呢?”
项橐听了问题后,往前走了两步,很认真地答道:“天上一共有一天一夜的星辰,地上有一年一茬的五谷。”
项橐的回答等于是直接偷换了概念,而偷换概念,和前面提到的“以偏概全”法一样,是诡辩之技巧。孔子当然明白他是在偷换概念,可他仍旧很开心,毕竟,他早已在听了项橐关于孝道的论述后,便打定心思要拜他为师了。他现在出所谓难题,实际只是用孩子的方式去拜师罢了。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项橐自己“反悔”。
项橐答完后,也给孔子出了个题,题目是这样的:
“人的两条眉毛长在眼睛上面,天天可见,夫子可知道两条眉毛有多少根呢?”
孔子对这样刁钻的问题,当然是答不上来的。项橐非常高兴,他进一步确认自己今天是一定能收徒了,他当即“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他还让孔子也洗洗,以便拜师。
之后,孔子恭恭敬敬地设好了香案,遵守当地礼仪,正式拜了项橐为师。
孔子拜项橐为师的背后,更多的是提醒自己和弟子们:三人行,真的必有我师。为学一定要谦虚,唯有谦虚者,才是真正的善于学习者。
孔子的弟子们见孔子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居然能拜七岁童子为师,对他的敬意也更加深刻了。

孔子
与其说孔子是在拜师,不如说:他是通过拜师,在教育弟子,也警示世人。同时,他也在通过这次拜师,强调自己“言必行,行必果”。当然,它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提醒孔子需不断进步,毕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后生可畏。
某种程度上,拜师项橐,还是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一个缩影。
能让孔子拜为老师,项橐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的确非常早慧,加上从小喜欢观察事物,且不畏难爱发问,他较之同龄人,自然是更显聪慧了。
也因为够聪慧,在孔子拜项橐为师前,项橐其实就已经在当地有些名气了。孔子拜他为师后,他的名气越来越大,用现在的话说,他是被孔子这个大IP给带火了。当然,再火,他也只是一个小IP,但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IP了。
孔子离开后,项橐因名气过大,而引起了齐鲁大地一些名流的注意。与此同时,齐鲁两国的国君也留意到了这位孔子的“七岁师”。
为了得到这位“孔子之师”的辅佐,齐鲁两国多次派人前往项橐家中邀请。
项橐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自己是鲁国人,接受齐国的邀请等于是对鲁国的背叛。而若接受鲁国的邀请,他又怕屡次找自己的齐国人有想法。最为重要的是:聪慧如项橐,他非常清楚官场是何等黑暗,他年纪尚小,若过早进入官场,恐死无葬身之地。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被孔子拜为老师的那日起,他的处境就极其危险了。任何时候,名气都是双刃剑,可成就人,亦可毁灭人。
过早成为小IP的项橐,终究没有接住这“泼天富贵”,他因屡次拒绝齐国国君的邀请,而被齐国国君派人绑到了野外,并被大卸八块了。项橐遭遇不测这年,年仅13岁(实岁12岁)。
项橐之死,和孔子有着莫大的关联,当然,导致他悲剧的最大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他身边没有一个明智的长者,去教他如何收敛锋芒。
项橐的结局实在太过悲惨,于是民间为他续写了一个结局,这个传说的结局里:项橐父母为他收尸时,极其伤心地拼凑他的尸体,想给他一个全尸。这时,项橐突然显灵说:自己已经得道成仙,父母不必记挂。
而关于项橐之死的另一个版本里:项橐是被齐国国君放火烧死的。
无论项橐究竟是怎么死的,关于他的死,有两点可以明确,第一:他是被齐国国君害死的;第二,他死时年仅13岁,未及成年,未能留下子嗣。
项橐所留下的,只是一段与孔子相关的历史罢了。《三字经》里也留下了关于他的这段历史,具体记载如下: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从大面上看来,项橐来人间一趟,是为了成全孔子。他拦孔子车,被孔子拜为老师的种种,让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师”得到佐证,也让孔子“好学”的特性得到最大彰显,也让孔子的“圣人”之名更加名副其实了。
当然,项橐也因孔子而名垂青史,时至今日,他的名字依旧是“神童”的代名词。
项橐死后,世人为了纪念他,就在他住过的地方建了一座圣公庙。世人还在庙中供奉了一座小儿神像,每逢天灾年,人们还会去圣公像前上香祷告。相传,此庙香火旺,且有求必应。

圣公庙
如今,历经千年后,圣公庙依然屹立在山东日照市岚山区的圣公山南侧山脚下,它静静地向后人诉说着那个千年的故事,提醒后人:
“谦虚,才是圣人的本质。这个本质,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真正原因。”

(来源:李满)

——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水煮历史
水煮百年(www.shz100.com):打捞麻辣鲜活的历史细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