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圈事儿
【以上广告位 需要广告投放可以联系微信:L2025fc888 单次多次都可 价位优惠】
编者按
回顾2024,全球成品油需求增长降速,国内成品油需求转入下行,炼油与成品油全产业链逐步迎来“后增长”时代。展望2025年,全球炼油产能将小幅增加,炼油产品结构加快调整,航煤和石脑油需求保持较好增长,炼化行业从“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转变。“双碳”目标下,全球炼油产业将加速向原料多元化、能源绿色化、工艺高效化、产品精细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由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杨 晨 张 硕 张 晨 许以欣 王天翮 丁红丹 提供
2024年:炼油与成品油进入“后增长”时代
随着2024年全球成品油需求增长降速,国内成品油需求转入下行,炼油与成品油全产业链逐步进入“后增长”时代,主要表现为规模性增长结束和结构化调整压力上升。
2024年成品油消费低速增长
2024年全球成品油需求估算为29.5亿吨,同比增长2.0%。剔除疫情影响年份,2019~2024年五年年均增长0.2%,较2014~2019年年均增长率下降1.5个百分点。全球成品油需求转入低速增长,其中汽油五年年均增速由2.0%下降至0.1%,柴油五年年均增速由0.9%下降至0.4%,煤油在疫情期间受冲击最大,疫情后虽然保持了较快恢复性增速,但仍未回归到2019年水平,五年年均增速由3.6%降至-0.9%。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油品需求的变化呈分化趋势。其中北美和欧洲地区由增长转向下降,非洲和亚太地区由高增速转向低增速,中东、拉美等地区成品油需求增速有所加快。
影响全球成品油需求的因素
全球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甚至出现区域性下降,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推动世界各国政策性推进能源转型,减少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二是技术和能源效率提升抵消部分需求增量。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全球2023年在能源效率方面的投资为3900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900亿美元,在燃油效率提高以及可再生能源、电力和其他高效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作用下,2023年全球能源消费强度下降1%。三是全球人口增速逐渐放缓,对能源消耗影响逐渐显现。根据联合国统计,自1963年全球人口增长高峰以来,人口自然增长速率持续下降,2021年全球跌破1%。
产能投放持续冲击炼油毛利
2024年,以尼日利亚丹格特炼厂、墨西哥奥尔梅卡炼厂和中国裕龙石化为主的石化企业宣布完成建设并投产,贡献的新增炼油能力扣减淘汰产能后,全年合计约增长5200万吨,截至年底炼油产能达到50.1亿吨/年。
2022年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欧洲能源供应趋紧,炼油毛利水涨船高。随着之后石油贸易流向重组,供应链重新完善,炼油毛利冲高回落。2024年产能投放冲击持续,炼油毛利持续下降。
地缘冲突改变成品油贸易流向
自欧盟对单一国家实施石油出口禁令以来,全球成品油贸易流向发生改变。欧洲柴油进口开始调整为美国、中东、印度多样化来源的方式,石脑油和重油从中东和非洲增加进口,同时加强国内供应。俄罗斯也积极开拓非洲及南美等新的出口方向,同时继续向亚洲、中东和未实施制裁的非欧盟成员国(尤其是土耳其)出口。
2025年:在转型升级中迎来发展机遇
2025~2030年全球成品油消费进入增长尾声
在政策、技术进步与其他能源替代和人口趋势因素共同影响下,全球成品油需求达峰在即。其中汽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受燃油经济性和电动车发展冲击最为明显,预计2025年消费增速下降至0.4%,2026~2028年间达峰;柴油除交通运输用油外,在工业、农业和建筑业等领域有所应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仍有一定增量,预计2025年将增长0.8%,达峰时间晚于汽油,于2029年前达峰;煤油由于自身独有特性被用于航空燃料,现有技术条件下比汽柴油更难以被替代,截至2024年仍处于疫后恢复期,预计2025年增速回落至5.4%,达峰时间最晚,或在2050年前后。
炼油产业或将面临最后一轮扩能周期
在油品需求增速放缓和气候环境的双重压力下,高耗能、高排放的炼油行业将进入扩能尾声。2025年有数个产能超过500万吨/年的项目可能投产,包括印度拉贾斯坦邦炼厂(900万吨/年),中国海油大榭石化(600万吨/年),泰国斯里拉查炼厂(600万吨/年)以及伊朗波斯湾明星炼厂(2000万吨/年)等,增量全部来自亚太和中东地区。2025年也是炼油厂关闭的高峰期,将有总计3240万吨/年的产能关停,其中,欧洲关停4个炼油项目的产能合计为1900万吨/年,美国宣布关停的两个炼油项目总产能为1340万吨/年。
根据当前在建和有计划的项目数据,预计到2030年仍有约1.7亿吨/年产能将要投放。在本轮产能投放浪潮中,78%的产能增量来自亚太地区,剩余来自非洲、拉美、中东等地区,产能增量分别占17.6%、9.9%、3.4%。其中亚太地区新增产能以炼化一体化为主,在需求即将达峰背景下力求减少对成品油市场的冲击;非洲和拉美地区则大量提高成品油供应以抵消区内缺口;中东等地区以出口为主。欧洲和北美地区在区内成品油需求下降和减碳政策双重推动下原油加工量出现下降,其中欧洲在转型政策上最为激进,削减加工能力最多。在各国制定的碳中和政策框架下,2030年前的产能扩张极有可能成为最后一轮增长高峰。
叠加新一轮的产能投放以及全球成品油需求预期的低迷,炼油毛利持续下探,预计将维持到2025年产能投放结束后。分地区看,美国墨西哥湾得益于低廉原油成本,2025年后将保持较高毛利水平,预计10~15美元/桶,而西北欧和亚太地区毛利水平保持3~8美元/桶水平。
石油消费从燃料用途转向原料用途
随着能源转型在世界范围内加速发展,石油产品作为燃料的需求持续走弱,作为化工原料用途的重要性逐渐增强,炼厂将主动调整生产工艺,提高化工轻油收率,减少重质产品收率。一方面,部分纯燃料型炼厂推进适度发展下游化工业务,减少低附加值产品外售;拥有润滑油业务的炼厂,布局基础油、特种油基地,大力推进“油转特”;炼化一体化企业则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及市场需求,积极推进“油转化”;化工规模较小的炼化一体化企业,进行乙烯扩能改造,提高能效水平;不具备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小规模企业,将加速产能退出。另一方面,先进技术的应用和落地极大提升了“油转化”效率,如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单程化学品收率达48%、原油催化裂解技术化学品收率可达50%~70%;同时,新能源与传统炼油化工的耦合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加速推进,为进一步深化“双碳”转型做好技术储备。
2025年全球经济基本保持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GDP增速为3.2%,与2024年持平。宏观面的相对稳定叠加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以及美国对能源政策的偏向,2025年全球石化行业景气周期有望回暖。
随着“油转化”推进,石脑油作为炼油板块与化工板块的重要桥梁之一,其产业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5年全球石脑油供应与需求增速将分别同比增长1.7%和2.1%。预计86%的石脑油需求增长将来自亚太地区,中国和印度均有以石脑油为原料制备下游产品的产能投产。中国作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主要石脑油消费国,预计2025年供应与需求分别同比增长2.4%和4.4%,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化工原料轻质化的占比提高,全球LPG(液化石油气)需求也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LPG需求量3.6亿吨,同比增长2.7%,与过去五年年均增速基本持平。全球LPG作为化工原料的重要性正在增加,炼油和化工用LPG占消费总量的比重将从2019年的33%提高到2025年的36%左右。
成品油贸易格局正在重塑
全球各地区成品油供需不平衡和结构差异是贸易流向的基础。伴随近年来全球炼油业格局和成品油贸易流向的调整,全球成品油贸易逐渐由区内贸易更多地转向跨区贸易。随着成品油需求的减少,欧洲炼厂加工量逐年下降,预计2025年开工率从2019年的85.4%下降至84%,但是欧洲炼厂的产量结构与需求严重脱节,导致煤油和柴油进口量增加,而汽油出口增加;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将提高炼油能力和加工量,保持稳定的油品出口;非洲仍然严重依赖石油产品进口,新投产的尼日利亚丹格特炼厂将于2025年全面投入运营,可弥补部分国内需求;中东和北美仍然是过剩量最大且竞争力最强的地区,预计2025年这两个地区的跨区贸易量都将超过9000万吨;亚太区域内不平衡非常突出,2025年区域内贸易将达到1.6亿吨,而印度炼油能力的增长,将与中东出口炼厂形成竞争,争夺非洲、拉美和欧洲市场份额。
炼油产业转型发展持续推进
日益严苛的全球碳排放政策法规对炼油产业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印度、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驱动对油品的需求持续增加,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油品质量升级仍有较大空间,从而带动炼厂的技术升级改造。另一方面,航空领域、航运领域2025年都有降碳新规落地实施。2025年1月1日起执行的《欧盟海运燃料条例》直接限制航运公司的碳排放强度,激励船东使用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船用燃料。2025年1月1日起,所有从欧盟和英国机场出发的航班所使用的航空燃料要求至少掺混2%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物航煤),以减少航空业碳排放。“双碳”目标对炼化企业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仍面临减排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油转化”后能耗强度增加、生物燃料生产成本和原料存在瓶颈、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等挑战。
炼化企业将在转型升级中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一是推动现有炼厂向组分炼油、分子炼油转变,提高清洁油品、特色油品、化工原料及产品的生产灵活性。二是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大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的回收。三是加快生产过程绿色化和产品绿色化,一大批具有降碳潜力的产品和技术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以生物质、餐饮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技术、废旧塑料化学循环技术、电解水制氢技术、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乙烯焦油生产针状焦和电极材料技术等将逐渐在炼油行业运用,为未来炼厂向原料多元化、能源绿色化、工艺高效化、产品精细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际能源化工公司炼油业务转型实践
在“碳中和”下的能源产业革命浪潮中,一些国际能源化工公司积极主动推进炼油业务转型发展,对我国炼油产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埃克森美孚:推进上下游一体化发展
埃克森美孚近年来以整合性战略为引领,通过资产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将炼厂数量从43座减至21座,规模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在北美、欧洲、中东和亚太地区建立了16个上下游一体化基地,在提高研发能力的同时,节约了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采取提升分支工厂管理效率、改善物流运作等措施,不仅盈利能力和能源效率得到提升,还减少碳排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作出积极贡献,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 道达尔能源:大力发展生物燃料
道达尔能源大力发展生物燃料,旨在成为可持续航空燃料(生物航煤)的领跑者,预计2030年其生物航煤产能将达150万吨,相当于全球总产量的7%,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中东和亚洲,通过改造现有炼油资产或采取协同加工方式进行生产。2022至2024年,道达尔能源陆续与法国航空公司、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等分别签署生物航煤长期供应协议。2024年,道达尔能源与空客公司在生物航煤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其合作研发100%可持续燃料。同年,道达尔能源与中国石化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利用废弃油脂共同生产生物航煤。
● 壳牌:优化资产布局谋求低碳发展
壳牌计划2030年前将旗下的14个存量炼厂整合为6个炼化一体化园区,剥离低效和非核心炼油产能。通过该方案,壳牌将压减体系内55%的油品产能,并显著增加低碳燃料及高端化工品的占比。在逐步减少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等石油产品销售的同时,增加低碳能源解决方案方面的销售。壳牌计划在2023至2025年间投资100~150亿美元用于低碳能源解决方案。2023年,壳牌在低碳解决方案上投资56亿美元,占总资本支出的23%以上,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生物燃料、可再生能源、氢能、碳捕集和储存等领域。
持续推动炼油业务转型升级
随着能源转型加速推进,传统炼油产品需求达峰,炼油行业竞争渐趋白热化,定位由“更大规模”向“更高质量”转变。“双碳”目标下,炼油行业在降本增效、绿色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能源转型中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一是在降本增效中实现破局突围。要在炼油行业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一方面把好“降本关”。坚持基地化规模化发展,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加快产能整合。原油降本方面,强化市场研判,优化采购结构和物流统筹;运行降本方面,提高加工集约度,协同优化区域资源;管理降本方面,严控投资支出和折旧成本。另一方面打好“增效拳”。推进低成本“油转化”,实现炼化一体协同创效;坚持差异化“油转特”,聚焦“高价值、卡脖子、可量产”产品类目,产销研设协同发力,推进特种油品、高端炭材料等特色产品进口替代,逐步推进炼油产品结构向材料型转型,实现炼油产品差异化、高端化发展。
二是锚定“双碳”目标推进绿色发展。将节能作为“第五能源”,积极应用先进节能技术,淘汰更新低效设备,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比例,推动炼油生产体系以更高的能效水平迈入“碳达峰”。面向“碳中和”,探索核能、液化天然气(LNG)、冷能等低碳能源耦合,通过动力系统再电气化、绿电、绿氢、生物质等低碳能源、原料替代以及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应用,实现炼油生产绿色化、低碳化。构建生物质、废塑料等可持续燃料产业体系,探索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建立炼油产品碳足迹数据库,促进低碳燃料市场消费。
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应对市场变化。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进炼油转型升级,重点推进以重油催化裂解、低成本加氢裂化等技术优化提升,在能耗、成本、产品收率与效益之间找到最优平衡点。聚焦负极焦、碳素沥青衍生品以及“卡脖子”高端润滑油脂、特种油等产品,加快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升级。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安排炼油化工负荷,灵活调整成品油与化工原料收率,加强下游产业链延伸,带动炼化有效益地转型发展;最大限度发挥特种原油资源在高端炭材料、润滑油等油品上的价值,做强特色产品产业链。科研体制机制逐步向“效益分成”方式转变,促使科研人员安心扑在一线。
四是在能源转型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新能源车替代、工业发展放缓的背景下,传统炼油产品需求达峰,但随着经济增长和生活品质提升,化工原料及特色产品需求旺盛。预计2030年我国乙烯预期开工率可恢复到90%左右,从而拉动化工原料需求。润滑油脂等特种油品全国总消费量在1500万吨/年左右。作为石油焦高端化发展方向,负极材料的需求将随新型储能的发展保持增长,液化气、硫黄等炼油特色产品也将随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可作为炼油高端化转型方向。此外,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炼油技术、工艺、产品、质量等将全方位提升,以可持续燃料、循环经济为代表的新产品、新业态也将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责任编辑:王莹 )
来源:中国石化报
2025年“油圈事儿”深度合作项目
1、寻油品行业业务经理合作,共同经营信息平台板块
(寻合作不是招聘,东营本地人为佳 有时间办公室详谈)
2、东营以及外地油库合作项目
油库出租转让或者油库产品销售等相关合作。
3、2025年之前所有问题,请不要联系我们,感谢理解。
长按二维码 获取更多地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