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编辑:春雨 ■联系方式:18063299035
1月27日,全市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为确保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维护良好网络环境和治安秩序,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024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积极作为,持续组织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专项行动,坚持打防管控一体化推进,持续加大全链条、全平台、全领域打击,纵深开展普法教育和防范宣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依法严打造谣传谣违法犯罪活动。全市公安机关将网络谣言作为重点打击整治的“网络乱象”之一,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坚决整治自媒体运营人员炮制谣言进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重拳打击编造虚假警情、疫情、险情、灾情等违法犯罪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32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486名。
依法严打惩治造谣诽谤等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针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全市公安机关依托“净网2024”专项行动和“铁拳行动”,重拳打击整治造谣诽谤、谩骂侮辱、侵犯隐私等突出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暴力类案件523起,刑事打击121人,行政处罚712人,批评教育456人。我市办理的4起网络暴力案件被评为山东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暴力十起典型案例,被“公安部网安局”公开发布。
积极开展打击治理网络谣言普法宣传。综合运用警情通报、媒体采访报道、发布典型案例、线下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辟谣宣传和普法教育。
持续加强各类网站平台综合治理。立足公安机关职责定位,坚持以打促治、以打促管,以重大网络谣言案件为切入点,拉网式排查网站平台漏洞问题,通过警告、责令整改、罚款等措施查处了一批不履行主体责任和义务的网站平台;同时,不断加强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排查整治各类网站平台900余家次,清理网络谣言信息1万余条,清理删除网络暴力信息3000余条。
广大网民在面对网络谣言时,该如何进行甄别和防范、维护自身权益?公安机关提醒,对于公众来讲,面对网络谣言,要坚持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加强自我防范。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警惕“信息来源”。对网上新出现的或不熟悉的信息及表达方式,要保持清醒警惕,不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更不能人云亦云去转发。
二要注意“夸张标题”。对具有夸张标题的信息,要给自己几分钟时间思考,头脑保持清醒、理智,就能轻松识别出谣言。
三要关注辟谣信息。广大网民遇见疑似谣言信息,可以将消息中的关键字输入搜索软件,可能会出现相关的警情通报和辟谣信息,通过网上辟谣平台核实是否为虚假信息,谣言就会不攻自破。对于专业领域信息难以判断的,可以向有关专家咨询,利用好网上现有的各种知识查询渠道。
四要重视权威信息。对于突发热点敏感事件,应及时关注事件发生地或有关方面发布的官方信息,防止被人带偏节奏,受骗上当。对未经证实的信息要保持存疑的态度,多关注官方媒体账号或权威专家发声,避免以讹传讹,减少谣言带来的危害。
五要规范自身言行。广大网民要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转发任何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二传手”,消除“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对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如公民自身合法权益因网络谣言受到不法侵害时,要第一时间留存相关证据,同时,可以向平台投诉举报阻断谣言传播扩散,也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等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菏泽日报记者 张慧 编辑: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