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学习时报》刊发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署名文章:发挥比较优势 用好后发优势 打好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

科技   2025-01-16 11:02   云南  

1月15日,《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刊发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署名文章《发挥比较优势 用好后发优势 打好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全文如下




发挥比较优势 用好后发优势

打好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


云南省委书记 王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云南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云南现代化建设“3815”战略发展目标(即3年上台阶、8年大发展、15年大跨越),发挥比较优势、用好后发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我们必须学深悟透力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用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牢牢把握“五个必须统筹”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炼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指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总供给和总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这五对重要关系。既是对已有实践的总结概括,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引领。我们必须学好用好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以之贯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以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做好经济工作。

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研判。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阐明了应对困难挑战的有利条件,强调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非凡的判断力、决策力和战略定力。我们必须把握大势、积极作为,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云南贡献。

牢牢把握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我们必须吃透党中央精神,用好统筹兼顾这个科学方法,抓好政策实施,增强政策合力,提高政策整体效能,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果。

牢牢把握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扩大内需、产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风险、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区域发展、绿色转型、民生保障等9个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指明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体现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党中央决策意图,紧抓关键环节,结合云南实际细化实化具体化,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决心,确保顺利实现“三年上台阶”目标

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云南围绕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全力抓项目、帮企业、育产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转型已成“形”起“势”,高原特色农业优势更加明显,旅游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绿色动能更加充沛更具优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民生建设成果更加可感可及,为“十四五”胜利收官打下了基础。一年来的实践再次证明,我们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紧扣“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制定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一体推进“三大经济”,抓实就业、增收、关爱留守儿童、命案防控等系列三年行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等部署措施是完全正确的、是扎实有效的,必须一以贯之地抓下去。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实现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云南有能源、农业、旅游、生态、区位等优势,有一定的经济总量和良好的经济基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红利正在释放、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孕育,有许多潜力可挖,有许多经验可借鉴。我们将坚持全面长远地看待经济发展态势,把握好经济发展的短周期和长趋势,找准比较优势、用好自己所长,以“长杠杆”有效撬动经济增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坚持不懈壮大“三大经济”,加快构建符合云南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云南部署并大力推进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共为,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大抓项目、大抓工业、大抓招商引资,持之以恒把“三大经济”抓下去。资源经济在“换”字上下功夫,聚焦绿色铝、硅光伏、有色金属新材料、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着眼于延链补链强链,着眼于高端高附加值,用资源来换价值链中高端的产业,换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换促农增收能力强的产业,在资源换产业的“撑竿跳”中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园区经济在“聚”字上下功夫,突出主导产业,调整优化布局,集约节约用地,提升亩均效益,推行“管委会+公司”等模式,深化与央企和东部地区等开展园区共建,与有实力有能力的专业企业和机构合作,大力承接产业转移,让园区产生“聚变效应”,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口岸经济在“促”字上下功夫,以河口、磨憨、瑞丽等口岸为重点,以中越、中老、中缅方向大通道为依托,以沿线园区和城镇为载体,集中资源力量,促物流畅通、促外贸发展、促产业落地,构建“口岸+通道+市场”点、线、面协调发展的开放组合,打造以点连线带面的综合优势。

以旅游升级为牵引,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旅游是云南促消费扩内需最大的比较优势。我们将进一步丰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体验场景,吸引更多省外境外游客来云南。从消费端推动云南旅游从观光游向深度游升级,聚焦食住行、康体居、医养学等,持续做好“旅游+”“+旅游”文章,深化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建设更多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全力推进“旅居云南”三年行动,盘活农村闲置资产,盘活城市存量房,用3年时间建成3000个以上乡村旅居重点村,以“好地方+好房子”为主题做优城镇旅居,以旅居丰富旅游业态。从供给端培育壮大旅游业经营主体,整合优质资源,建设专业化大平台大主体,培育各类文旅企业,打造全省旅游发展的“火车头”,形成龙头企业领跑、各类企业跟上的局面;规范企业经营,抓好升规纳统,真正把客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加值和税收。

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标,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农业是云南最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之一。我们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把农业当作“芯片产业”来打造,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一、二、三产业都强起来。以提升品质和规模做大一产,在守住粮食安全和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坚持存量上调结构、增量上拓空间,紧盯受市场欢迎、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主动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开发利用干热河谷资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拓展精深加工做强二产,培育更多特色农业企业,推动农业延链增值,积极撮合企业和农户共建产业链、利益链,结成紧密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让更多农户从高附加值农产品中分享收益。以强服务、打品牌做优三产,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支持企业打造品牌,在绿色有机认证、冷链物流和农业产业园建设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围绕育种、农机装备以及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等,加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继续选派农业科技服务团,引导激励懂农业的人才下基层,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促进科技与农业、农民深度融合。

以绿色低碳为主题,培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绿色是云南的天然优势,绿电是云南的招商名片。我们将放大这一优势,全力塑造绿色低碳的云南区域品牌,抢占绿色发展制高点。做大绿电规模,坚持“源网荷储”一起抓,加快重点水电项目建设,发展新型储能,推动老旧风电、光伏改造,加强国际清洁能源合作,打造区域性绿色能源枢纽。推动绿电价值转化,抓好绿电认证,建好用好省级平台,畅通存量水电绿证划转渠道,让企业便捷获得绿电认证;抓绿电招商,扩大品牌效应,有针对性地招引先进制造、智能算力等好项目落地;抓绿电场景应用,加强绿电降碳减排作用研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提供样本,有效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建设,招引专业企业和人才,把云南丰富的碳汇资源做成碳汇产品,通过市场手段促进碳汇价值转化。坚持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带污染的钱再多也不赚,带污染的项目再大也不要,污染环境的问题再小也坚决整改,守护好绿水青山,实现好金山银山。

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潜能。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我们将因地制宜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让更多的人进得了城、在城里住得下、能安居乐业。在规划上,优化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做强昆明都市圈,培育曲靖省域副中心城市,壮大滇西、滇东南、滇东北等城镇群,用好国家城镇化水平提升试点政策。在建设上,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完善基础设施,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当前重点要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做好存量商品房收储,加快城中村改造。在产业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打造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文旅名县、口岸强县。在管理上,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落实好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等政策,让更多的人融入城市、共建共享城市。

以做强企业为支点,增强市场经济活力。企业稳经济才能稳。我们将持续深化服务企业“厅局长坐诊接诉”,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从“坐诊”到“巡诊”“上门问诊”,深入企业倾心听、主动问,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聚焦要素保障,每年集中办好10件以上惠企实事,政府和企业一起想办法抓订单、拓市场、降成本、增效益,让更多企业成为经济赛场上的优秀“运动员”。谋划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族群众有更加充实的获得感。保障和改善民生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民生大事办好办实办长远,持续擦亮“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幸福底色。千方百计稳就业,实施大学生兴滇创业就业三年行动,拿出更多支持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盘活闲置资产招小商,建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多渠道促农增收,制定实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回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把一切为了农民增收的鲜明导向树得更牢、落得更实。持续抓好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健全完善“编外校长”“编外院长”工作机制,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扩大健康、养老、托幼等服务,更好惠民生促消费。

统筹发展和安全,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将树牢底线思维,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从严从实抓好基层社会治理,继续把基层治理作为五级书记必须抓好的10件具体事之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源头治理,加强网格化管理,常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严防极端事件发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深入排查整治交通、消防、工程、校园食品等领域安全隐患,完善防汛“1262”预警叫应、灾害“123”快速响应等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维护边疆安全稳定,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升级版,提高边民收入,把人留住、把边守好,优化边境管控和口岸通道管理,打造睦邻安邻富邻的样板。

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以奋进之姿、实干之举打开工作新局面

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深化运用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实绩。强化目标引领,对标先进、鼓足干劲、奋勇争先,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同发力、齐奋进,经济体量大的州(市)勇挑大梁、多作贡献,全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研究用好政策,强化政策意识、机遇意识,用好用足党中央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增量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抓好落实,把政策变成一个个具体项目,形成乘数效应。坚持干字当头,树牢正确用人导向,大力选拔重用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担当作为,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凝聚起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强大力量,谱写更新更美的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



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来源:学习时报

排版:沈嘉宝

校对:黄晴

审核:李可

科技彩云南
宣传云南科技创新,展示云南科技进步。解读科技政策,关注科技前沿,服务科技创新,传播科学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