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颗粒群 原料报价群
大家好,我是塑姐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了名为《光伏组件当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的文章指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相关规定,中标合同必须是高于成本,因此低于成本的投标单价涉嫌违法,而以行业优秀企业为例,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0.68元/W是光伏组件的最低成本。且若投标报价低于成本,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这意味着光伏行业限制了最低价,“自律公约”初步形成。
投标价创新低,限产与限价成为解决方案
而在此前几天,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核心议题便是限产与限价。尽管限产观点并未能达成统一意见,但限价方案大家都一致认可,经过深入探讨,会议确定了最低限价标准。随后传出消息,光伏行业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达成共识。也就是说,16家大企业相约共同“反内卷”、反恶性竞争。
实际上光伏行业的价格战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且颇为惨烈。今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料、硅片价格下跌幅度超过4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跌超15%,硅料更是跌破成本线。与此同时,光伏组件的中标价格极速下滑。7月,N型TOPCon组件的中标均价为0.788元/W。9月华能集团框架协议采购开标,N型双面组件的报价最低至0.655元/W,不到10天内报价竟降至0.622元/W,创下行业新低。
与此同时,降价狂潮同样席卷塑料行业,不少牌号在10月份持续下降,逼近成本线:
塑料10月行情持续下跌,月内大跌1400元
▶ABS:月内大跌超470元/吨 本月吉林石化、天津大沽、漳州奇美等装置开工负荷继续提升,市场整体供应量增加,浙江石化产量提升,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拖拽市场价格,以ABS/宁波台化/AG15A1为例,10月8日市场价为11200元/吨,截止至11月1日,价格跌至10730元/吨,下跌470元/吨。
▶PC:月内大跌超750元/吨 进入10月份,下游整体需求并无改观,工厂整体维持淡稳采购节奏,后市终端消费环境仍有待改善,下游工厂订单数量或依旧有限,对低价PC消耗滞缓,市场库存水平预期或继续上升,以PC/利华益维远/AG15A1为例,10月8日市场价为12900元/吨,截止至11月1日,价格跌至12150元/吨,下跌750元/吨。
▶PET:月内大跌超550元/吨 进入10月,PET瓶片成本端支撑不佳,叠加国内下游需求趋淡,市场交投氛围一般,周中上旬主流聚酯瓶片工厂成交重心连续下跌,以PET/厦门腾龙/水瓶级为例,10月8日市场价为6850元/吨,截止至11月1日,价格跌至6300元/吨,下跌550元/吨。
▶PA6:月内大跌超1400元/吨 本月PA6切片价格弱势下跌,受原料己内酰胺下跌宽幅下跌影响,切片价格跟随下跌,下游纺丝工厂订单一般按需补货为主,需求有限。以PA6/岳阳巴陵石化/YH800为例,10月8日市场价为13700元/吨,截止至11月4日,价格跌至12300元/吨,下跌1400元/吨。
塑料厂家可以扫码进群
(原料、再生料、设备、制品厂均有资源) 已有26576位行业先锋加入
订单量暴跌!塑化行业内卷加剧
除此之外,汽车、餐饮、电商等众多下游领域也出现了价格战和内卷的情况,多是由于终端消费降级所致。而这种趋势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逆势传导至产业链的中上游,作为传统行业的塑料化工行业也就被无情波及。上半年不少化工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销售量也急剧下降,无论是主动降价求销量,还是被周遭同行裹挟着不得不降,都让塑料化工行业在内卷中无力挣扎。
一些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无视成本线,大打价格战,以远低于合理价位的报价吸引客户。比如水漆行业低至1元的产品,8元就能包工包料的水漆,这种短视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增加销售额,却严重扰乱了市场定价机制,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大幅下滑,每家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
少数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顾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用劣质原料或简化生产流程,导致有害物质超标排放。比如粉末行业用回收粉来冒充新粉,成本降低的同时质量也大幅滑坡;水漆中掺杂醇醚类溶剂,不仅质量耐候性不过关,还造成VOC无序排放,严重影响了公共健康与自然生态。
还有部分厂商利用网络平台散布关于竞争对手的不实言论,恶意中伤对方品牌形象。或是滥用投诉举报机制,意图通过法律途径压制对手,甚至是在司法机关检查时恶意拍照录像,发到网上污蔑抹黑,打压对手。不仅恶化了产业链同行关系,还误导了消费者的判断,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就更不用提,塑料化工行业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竞争对手核心配方、生产工艺等商业秘密的情况。更有甚者,专门针对对手的关键技术人员实施挖角行动,企图快速复制成功模式,严重侵犯了企业的合法权益,破坏了行业的创新动力,也让整个行业变得乌烟瘴气。
……
那么后续的道路是什么?似乎已经可以预见,终端消费降级,下游采购压减,中游低价中标,生产商降价恶性竞争,业绩下滑挣钱难,为了保住成本就会裁员降薪,为了能够盈利甚至牺牲产品质量,最终要么是卖股权卖业务乃至卖工厂,要么是破产注销倒闭,甚至是背负着重债,黯然退市难以东山再起。
尽管国家高层发文要求,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但是反内卷的突破不能只依赖国家政府和行业协会,还是需要每家企业共同努力。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也是每家企业都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保持高度警惕,避免盲目跟风,从无休止的价格战脱身,匹配核心竞争力来寻找转型升级之道,才有望抵御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
除此之外,汽车、餐饮、电商等众多下游领域也出现了价格战和内卷的情况,多是由于终端消费降级所致。而这种趋势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逆势传导至产业链的中上游,作为传统行业的塑料化工行业也就被无情波及。上半年不少化工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销售量也急剧下降,无论是主动降价求销量,还是被周遭同行裹挟着不得不降,都让塑料化工行业在内卷中无力挣扎。
一些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无视成本线,大打价格战,以远低于合理价位的报价吸引客户。比如水漆行业低至1元的产品,8元就能包工包料的水漆,这种短视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增加销售额,却严重扰乱了市场定价机制,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大幅下滑,每家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
少数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顾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用劣质原料或简化生产流程,导致有害物质超标排放。比如粉末行业用回收粉来冒充新粉,成本降低的同时质量也大幅滑坡;水漆中掺杂醇醚类溶剂,不仅质量耐候性不过关,还造成VOC无序排放,严重影响了公共健康与自然生态。
还有部分厂商利用网络平台散布关于竞争对手的不实言论,恶意中伤对方品牌形象。或是滥用投诉举报机制,意图通过法律途径压制对手,甚至是在司法机关检查时恶意拍照录像,发到网上污蔑抹黑,打压对手。不仅恶化了产业链同行关系,还误导了消费者的判断,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就更不用提,塑料化工行业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竞争对手核心配方、生产工艺等商业秘密的情况。更有甚者,专门针对对手的关键技术人员实施挖角行动,企图快速复制成功模式,严重侵犯了企业的合法权益,破坏了行业的创新动力,也让整个行业变得乌烟瘴气。
……
那么后续的道路是什么?似乎已经可以预见,终端消费降级,下游采购压减,中游低价中标,生产商降价恶性竞争,业绩下滑挣钱难,为了保住成本就会裁员降薪,为了能够盈利甚至牺牲产品质量,最终要么是卖股权卖业务乃至卖工厂,要么是破产注销倒闭,甚至是背负着重债,黯然退市难以东山再起。
尽管国家高层发文要求,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但是反内卷的突破不能只依赖国家政府和行业协会,还是需要每家企业共同努力。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也是每家企业都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保持高度警惕,避免盲目跟风,从无休止的价格战脱身,匹配核心竞争力来寻找转型升级之道,才有望抵御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