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 砥砺奋进
党管武装
政治引领铸军魂
街道党工委始终将党管武装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将其纳入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范畴,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深刻领悟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党对武装工作的绝对领导观念。同时,主动做到“五个纳入”,即:武装工作纳入党工委、街道议事日程,专武干部纳入党政干部管理范畴,武装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基础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武装工作考核纳入年终综合考评。
组织建设
夯实根基谋发展
在组织建设方面,扎实推进民兵组织整顿工作。依据上级要求,结合街道实际,精准优化民兵组织结构,基干民兵队伍退役军人占比65%,涵盖应急、专业、特殊等多类力量,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同时,选优配强民兵干部,从退役军人、基层党员中选拔出 10 名政治素质硬、军事技能强的骨干担任民兵排长、班长,为队伍注入强大领导力。此外,投入资金 1万元,完善武装部 “三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活动室、战备物资库)建设,配齐办公、训练、应急等装备器材 20 余件,民兵连部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100%,构建起坚实的基层武装堡垒。
征兵工作
精挑细选铸长城
征兵工作承载着为部队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面对 “一年两征” 新任务,街道武装部提前谋划、广泛动员。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社区网格群推送征兵信息 300 余条,线下张贴海报 60 张、发放宣传册 5000 份,举办征兵宣讲会4 场,营造浓厚参军氛围,激发适龄青年报国热情。全年累计完成兵役登记 180 人,登记率 100%;上站体检 40 人,体检合格率 40%;最终征集新兵 16 人,其中大学生占比 90%,大学毕业生占比 82%,兵员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建立健全入伍新兵跟踪教育机制,定期与新兵及其家庭沟通,了解服役情况,解决后顾之忧,助力新兵安心服役、成长成才。
国防教育
深入人心促担当
街道创新国防教育形式,多维度开展教育活动。各社区利用假期实践活动为 学生传授军事技能、国防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拥军情怀;利用街道宣传橱窗、社区电子屏,定期更新国防教育内容,展示我国国防建设成就、英雄事迹等;结合 “全民国防教育日” 等节点,举办国防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活动 7 场,吸引居民群众踊跃参与,在辖区掀起国防教育热潮,切实增强了全民国防观念与忧患意识。
退役军人工作
用心用情 尊崇关怀
服务体系
搭建桥梁暖军心
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是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基石。街道严格按照 “五有”(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标准,倾力打造退役军人服务站。在硬件设施上,街道服务站对退役军人服务窗口进行多次布局优化,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为退役军人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环境。人员配备方面,选拔政治觉悟高、服务意识强、熟悉政策法规的工作人员充实队伍,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全年累计培训12 课时,提升服务能力。制度建设同步跟进,完善了信息登记、走访慰问、帮扶援助等 6 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通过建立退役军人信息数据库,精准掌握辖区退役军人基本情况,为个性化服务奠定坚实基础,切实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就业创业
扶持助力启新程
就业创业是退役军人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关键路径。街道积极作为,多措并举为退役军人铺设就业创业之路。一方面,广泛收集就业信息,与辖区 3 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推送安保、物流、技术维修等岗位信息 30 余条;另一方面,积极协调辖区退役军人参加无人机操作、新媒体运营、电商运营等技能培训 3 场次,培训退役军人 12 人,助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在创业扶持上,为有创业意向的退役军人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场地租赁等一站式服务。
优抚帮扶
排忧解难显真情
优抚帮扶工作承载着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的深情厚谊。在重要节日期间,街道组织大规模走访慰问活动,为退役军人送上慰问品、慰问金,累计走访 40 人次,发放物资价值 2 万元。针对生活困难退役军人,精准施策帮扶。如退役军人杨某因病致贫,家庭陷入困境,街道了解情况后,为其申请临时救助 8000 元,安排志愿者定期上门照料,助其渡过难关。全年累计帮扶困难退役军人 45 人,让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尊崇与关怀。
权益保障
维护正义护尊严
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是退役军人工作的底线要求。街道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设立专门信访接待室,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全年共接待退役军人信访诉求 3 件,办结率达 100%。同时,加强退役军人法律法规宣传,举办法律讲座 12 场,发放宣传资料 2000 份,增强退役军人依法维权意识,全力守护退役军人尊严与权益。
扫码关注
供稿:刘 坤
校稿:刘 婧
编辑:王雪娟
审核:肖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