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杂志刊载丨金湖:求质攀高向“新”行

政务   2024-11-15 09:30   江苏  



  三湖环抱,荷韵水城展壮阔画卷;一河穿城,淮上明珠绽新质光彩。五年内四次获评江苏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五年在淮安市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中位列第一等次,蝉联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投资潜力三个“全国百强县”……金湖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要求,坚持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积极探索苏北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向高向智,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金湖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战略,从自身的产业基础、科研条件、资源禀赋出发,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历经多年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大健康三大产业已在金湖集聚成势,长三角智造金谷加速形成。

以高端化为升级导向,提升含新量。仪器仪表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金湖的仪器仪表产业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1980年金湖仪表因用于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联合贺电嘉奖。金湖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强链扩群,坚决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目前,金湖已有各类仪器仪表经营主体2000家,其中制造类企业804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4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家,拥有江苏省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创新能力最强、产业链最完善的研发生产基地。2023年,江苏省仪器仪表产业园、江苏省工业物联网装备(热工仪表)计量中心相继在金湖揭牌成立。此外,金湖还牵头组建淮安市仪器仪表产业融合创新联合体、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知识产权产业联盟,上升为仪器仪表产业省级“链主城市”。

以智能化为发展路径,提升含智量。在中储智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屏上,实时显示公司在途车辆、船舶的运营情况。作为提供智慧物流服务、数字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以“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模式搭建智慧物流平台,通过规模化、组织化、数字化手段科学配置物流资源,整合直客制造、商贸企业3.8万家,货车302万辆,船舶2.3万艘,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在途可视化监控等技术和服务实现“五流合一”,平均为货主企业降低成本10%,为司机减少找货时间69%。

近年来,金湖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大行动”,更加注重以“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打造数实融合强县。全县共有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5家,数量位居淮安市前列。面向未来,金湖县将推动存量企业、新上项目“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融合发展,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大更广阔的空间。

以绿色化为价值指引,提升含绿量。绿色生态是金湖最为亮丽的底色,紧扣“工业产值超千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金湖着力从满城湖光“杉”色间挖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潜力。

在西派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内,亚太地区最长的自动化柔性生产线贯穿其间。这条生产线依靠数字化管理,融合多种生产模式,实现订单和生产要素的自动分配及动态调整。投用以来,生产人员减少20%,生产效率提升15%,能源利用率提高10%,综合运营成本降低12%,大大减少生产成本,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金湖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企业转型,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成功获批省先进节能环保能源装备产业集群。率先在全省开展“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充分利用洁净水体、清洁空气、适宜气候等优质的生态调节服务,实施最严格的生态工业准入制度,构建“2+1+X”现代绿色低碳的环境敏感型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4.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制造业69.6%,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占制造业56.5%。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11家、市级绿色标杆企业9家。2023年,全县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高达97.4%。









求新求变,洗削更革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金湖持续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加快推动创新能级跃升。

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围绕三大主导产业,金湖遵循“重点突出、培新培优、扩量提质”原则,深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模式,加速推动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逐步扩大国家高企“金湖矩阵”。同时,金湖分类分级建立企业培育库,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规模进亿元”“亿元上台阶”行动,大力推进储备一批、升级一批、做大一批。目前,全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占淮安全市总数的五分之一,累计培育市创新型领军企业25家。共有10家企业12次获省科学技术奖,位居淮安市第一。

加速高层次人才集聚,促进产创深度融合。众擎易举,一木难支。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金湖确立的“双招双引、融入融合、美丽生金、共富共享”四大发展战略中,第一项就是强调将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同步推进。坚持“科产城人”融合发展,深化青年、人才等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快锻造适应发展需求的高层次、高技能、高素养人才队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持续迭代升级“荷都俊才”等政策,加快构建人才、资本、科技、产业全要素融合发展的“双创”生态系统。持续办好“万名学子游金湖”等活动,大力推进“学子归巢”,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金返金就业创业,打响“人到金湖必有为,才来金湖更‘金’彩”品牌。聚焦人才关注的就业创业、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顺应人口跨地域大流动趋势,积极推进医疗医保、教育体育、公共交通等领域公共服务“异地同城”。

营造高能级创新生态,厚植营商发展沃土。金湖将“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理念落到实处,101%金质营商服务品牌深入人心。围绕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建设,精准落实好各项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推动各项利企政策精准匹配、“免申即享”;常态化开展“一业一访、一企一策”调研问需等活动,多措并举帮助经营主体解难题、增活力,“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产”“竣工即交付”在金湖已成为常态。出台《金湖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行动计划(2024—2025年)》《金湖县科技人才项目招引奖励办法(试行)》等系列配套政策,全方位保障科创企业发展需求。









稳扎稳打,行而思远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不仅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开展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金湖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稳中求进,以闻令而动、系统谋划的敏捷和智慧,久久为功、不期速成的韧性和定力,培育行稳致远的基本功。

统筹慢和快,强化项目引领。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拼项目就是拼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然而面对项目,金湖并非来者不拒,为了严格执行金湖县环境准入红绿灯制度,曾先后拒绝重污染的亿元以上项目20多个。近年来,金湖统筹考虑各类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紧紧围绕国家“两重”战略支持的重点领域,全面对照省重大项目申报条件和遴选标准,深度挖掘梳理在建、签约、在谈的成熟度较高的产业和部分强链补链项目,反复研判、层层筛选把关,努力形成体系化谋项目、争资金、推建设、促投资的工作闭环。

审慎考量的另一面是抓准时机,快速推进。2021年,金湖招引落地计划总投资103亿元的重特大项目——南高齿(淮安)高速齿轮制造项目。项目一期总投资53亿元,占地778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从签约到开工历时51天,从开工到竣工投产仅用了9个月,创下了金湖发展史上招引龙头项目单个体量最大、洽谈时间最短、推进速度最快的“三个历史之最”,打造了项目招引、推进、帮办的典范样板。2023年南高齿(淮安)公司实现开票销售50.07亿元。目前,计划总投资50亿元,占地495.7亩的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开票销售将突破150亿元、利税2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2000人。此外,通过以商引商,南高齿还带动了中重科技等上下游企业来金湖投资,推动新贝斯特机床等一批本土企业扩建扩能,大力推进金湖县乃至淮安市装备制造业升级。

兼顾小和大,推动要素集聚。2023年北京冬奥会上,氢燃料电池车表现十分抢眼,其中离不开江苏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的关键产品“全氟质子交换膜”的支持。公司潜心专注投入,解决了国家在氢能和液流电池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了离子膜电解槽核心材料的产业化生产,2020年以来国内所有MW级以上液流电池项目均采用科润质子膜。

小县城大工业,小个头大能量。以科润膜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金湖产业发展中亮眼的一环。近年来,金湖先后出台《金湖县工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金湖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四化协同”,推动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集聚,力求“换道超车”。目前金湖全县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占淮安全市的35%;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50家,居淮安市第一。

打通内和外,加速区域融合。金湖坚持本土端和离岸端同时发力,建设高能级平台载体。抢抓南京都市圈发展机遇,深入实施“融入融合”战略,加快在产业协作、创新协同等重点领域互融互通、精准对接。一方面对接机制“同轨”。成立接轨南京都市圈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接轨南京融入南京都市圈实施方案,策划实施创新协同、产业协作、招才引智、荷美田园、区域融合5个篇章活动,推动金湖(南京)科技人才离岸孵化器建设,与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7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产业创新“同圈”。积极承接重点板块产业项目、创新资源溢出,建立“研发在南京、产业化在金湖”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金湖(南京)协同创新中心创成省科创飞地,引进、培育科技项目20个,已孵化15个科技项目落户金湖。











- END -

来源丨《群众》(思想理论版)

编排 | 张卜文 编辑 | 彭绍群

审核 | 黄   静   审定 | 王劲枫


投稿邮箱: jhrmtzx@163.com


温馨提示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金湖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在看”“赞”

金湖发布
讲述金湖最美故事,传播金湖最美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