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裂缝像口棺材” 5300米雪山躺一夜后,登山者讲述绝境生还经历

时事   2025-02-11 20:24   四川  


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回想那一夜,确实太可怕了。”2月11日,志鹏(化名)说起自己几天的遇险,还后怕不已。
今年2月1号,志鹏独自一人向雅姆雪山山顶发起冲击,但因各种失误,他没能在太阳落山前下山。“救援队就在远方,但我没有灯也喊不答应,很绝望。”在雪地一处裂缝躺了一夜,志鹏总算在天明,等来了上山的向导。“你是在雅姆雪山失联后,第一个被救出来的人。”这名向导告诉志鹏。

图为志鹏(右一)获救
2024年12月21日,一位来自重庆的体育老师,在登顶雅姆雪山后下撤时摔倒滑坠,不幸遇难。今年1月31号,又有一名登山爱好者,在雅姆雪山两次滑坠,不幸遇难。
雅姆雪山海拔5374米,属于贡嘎山支系海子山脉,是海子山脉除主峰雅拉雪山外唯一有终年冰川的雪山。雅姆雪山所在地塔公镇的工作人员告诉封面新闻记者,雅姆雪山处于封闭状态,但仍有人偷偷进山。“从去年到现在,雅姆雪山已发生3起山难。”
“我想通过自己的生死经历告诉大家,每一座雪山都有着很大的危险系数,一定要谨慎对待。哪怕你经验丰富,但只要犯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丧命!”志鹏说。
夜晚登山未看见封山标语
“遇到了遇难被抬下来的人”


图为志鹏获救后在休息
封面新闻:你是什么时候准备去爬雅姆雪山的?
志鹏:大概是今年1月中旬。
封面新闻:你做了什么准备?之前有户外探险的经历吗?
志鹏:首先肯定是看天气,天气是最重要的。包括风速、风向、温度、技术装备、路线、攀登记录等。我已经有四五年的登山经历了,之前也登过一些山。
封面新闻:什么时候到雪山脚下的?
志鹏:我在网上约了三个伙伴,1月31号晚上大概6点到了山下的多拉村。他们三个在多拉村住,我步行了4个小时,到雪山下小海子营地露营。第二天凌晨大概三点过,他们3个过来和我汇合了,然后我们准备一起冲顶。
封面新闻:去的过程中,看到封山的标语了吗?
志鹏:因为登山都是在夜晚,所以没看到。不过我往小海子去的路上,大概是晚上10点,遇到了当天遇难被抬下来的那个人。
封面新闻:看到这个场景,有没有让你打退堂鼓?
志鹏:没有,因为以前登山也见过一些,所以也没有放在心上。
封面新闻:你们4人一起上山,为何你会失联呢?
志鹏:我们4人是在网上邀约认识的,互相的登山水平也不同。出发后不久,有一个体力好的先走了。我带着另外两个体力相对一般的走得慢,其中一个大概走了3小时就下撤了。另一个跟着我又走了大概3个小时也下撤了,这时候距雅姆雪山真正的山脚,其实还有一段距离。
其间我犯了3个错误,一是因为前期走得慢,我预估上山时间可能不够了,但还是抱了侥幸心理,选择了中线偏右的位置冲顶。二是为了减轻重量,我把一些装备扔了,其中最大的错误,是误判自己可以在日落前下山,所以把头灯扔了。三是之前没有做好准备,导致手机没有电了,充电宝也没有电了,无奈把它们都交给了最后离开我的那位队友。
独自冲顶途中滑坠10米
“感觉自己可能要遇难了”

封面新闻:也就是说从2月1号上午10点开始,整个雅姆雪山顶部就你一个人了?
志鹏:是的。根据太阳的位置,1号中午12点,我来到了山脚下,开始往顶冲。由于担心时间不够,我放弃了左线,选择了中靠右的线路。距离虽然更近,但坡度更大,也更危险。
封面新闻:你遇到了什么危险?
志鹏:封闭的雪山,尤其是没有人走过的线路,有极大的隐患。因为雪看上去都是差不多的,但没人走的雪,有的很硬很滑,有的很软踩不实,一脚下去就可能踏空。我在距离山顶大概20多米的时候,就发生了滑坠,往另一侧滑坠了大概10米。
封面新闻:当时什么心情?
志鹏:发生滑坠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自己可能要遇难了。但是很幸运的是刹住了。但是这也大大耽误了时间和体力,我大概又花了1个多小时,才登顶。但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而且我仅有的两瓶水也喝完了,我也没有头灯。我感觉自己可能会交代在上面了。
封面新闻:你做了哪些努力?
志鹏:冲顶前我就计划从左线下撤,我在山顶位置找到一根50米长的绳子,用它下到一个小平台处。但很遗憾的是,因为天黑,加上对左线不熟悉,我在这个平台分岔处走错了路。
在一个山脊线分支处,我选了其中一条路,但走了一会儿发现下面是悬崖,没有找到绳子。没办法又往回走,这时候能见度大概只有半米了,只能分清雪和石头。我又摸索着回到了原来分路那个位置,从另一条山脊去找绳子,但没找到,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我又回到之前的位置,割了末端大概8米的绳子,给自己做了一个保护,慢慢地往我走错的山脊线那边走。因为在我走错的时候,发现这条线的前端是有三条裂缝的,其中两条比较窄,另一条刚好能容下一个人的宽度,深度也还可以。
雪中一夜躺的裂缝像个棺材
“强迫自己运动保持体温”


封面新闻:你摸到那条裂缝了吗?
志鹏:很幸运摸到了,我躺了进去。
封面新闻:有多深多大的一条裂缝?
志鹏:大概60公分深。就是一口棺材大小。
封面新闻:除了躺着还能做什么?
志鹏:什么也做不了,天色一片漆黑,头一伸出去感觉都要被吹歪了,当时的风力大概有10级,裂缝里大概也有8级。我后来知道,大概是当晚8点,看我还没回来,他们就和救援人员一起来找我了,我也远远看见他们了,但我用了各种方法,他们也没发现我。
封面新闻:你用了什么办法?
志鹏:首先是喊,但是风噪太大了,不要说上百米的距离,可能相隔几米都听不到。然后我把冰镐拿出来,因为是碳钢的,不停击打石面有火花,但是也没人能看见。后来我实在太累了敲不动了,又拿出急救毯,它双面是铝箔的,可以反射光。举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最后并没有什么效果。
当时有一个人,正好走到我悬崖下方的位置,我以为是他发现我了。我看他灯往这边照了照,然后他往回走了,我当时以为他是去拿绳子和工具。但是实际上没有,大家都没有发现我。
封面新闻:你是怎么度过那一夜的?
志鹏:很冷,很吵,很渴。我吃了一些冰,但是吃多了体温会加速下降,所以也没敢吃了。就这么一动不动,根本睡不着。大概到了凌晨三四点,我感觉下半身特别冷,脚已经僵了,我当时有截肢风险。后来我感觉到胸口也有点冷了,我意识到可能会失温,我开始强迫自己做一点运动,保持体温。
封面新闻:当时会不会觉得自己要遇难了?
志鹏:我在裂缝里的时候,其实还坚信自己可以活下去了。因为之前国外有个案例,有个登山爱好者掉进裂缝两天两夜,他的同伴都以为他死了,但最后活下来了。我也是靠这个故事一直支撑自己,我相信可以等到天明。
封面新闻:等到天亮了再下山吗?
志鹏:大概六七点天有些亮了,当时我太口渴了,而且太困了。不过这时因为天亮了,所以心态好了很多,迷迷糊糊的,我就睡着了,大概睡着了一两个小时。
获救后喝了整整两壶水
深感愧疚“救援也伴随着很多危险”

封面新闻:你是怎么获救的?
志鹏:我醒了之后探出头,看到有向导在带着其他登山者在向上爬,但是喊了几声没有反应。我只能又躺回去,又休息了不知道多久。大概是到了中午,他离我的位置更近了,终于发现了我。当时我走出裂缝,和他相会了。我才知道他是当地的向导。

图为志鹏(中)获救
封面新闻:他跟你说了什么?
志鹏:他问我身体情况,我说太渴了问他有水吗。他给了我水喝,我喝了整整两壶。他说在这个雪山上失联这么久的人里面,我是第一个活着出来的。
后来救援的人越来越多,在大家的帮助下,下午3点,回到了多拉村。村支书和民警先关心了我的身体状态,后来也是批评了我。然后当天我就回到了四川德阳的家。
封面新闻:家人朋友知道你的经历吗?他们说了什么?
志鹏:我未婚妻过年的时候在湖南,知道我的消息很紧张,第一时间就联系各方力量求助。我的父母家人当晚8点就从德阳往多拉村赶。有的身体不好的就在多拉村等我,有的到了小海子营地见到了我。
经历了这个事,大家也劝我不要做这么危险的事情了,尤其是父母,不希望我再去户外探险了。
封面新闻:这种救援需要付费吗?除了感激,你对这些救援人员会不会有愧疚?
志鹏:因为救援也伴随着很多危险,就算对方不收费,我们都愿意去付费。我自己也觉得很愧疚,肯定是要付费的。

图为志鹏获救后绘制的遇险图
雪山看上去很美
实际上都有很大危险系数

封面新闻:我看网上不少描述雅姆雪山是入门级雪山,对此你怎么看?
志鹏:这个是很多人的误解,其实应该叫入门技术型雪山。它是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的,包括你的绳索、冰爪、绳结、锁具的使用,一些基础的技术攀登知识肯定是要会的。最好还要有向导或专业人士的陪同。而且冬季,雪山的攀登难度肯定更大。不可能作为小白轻轻松松就走上去了。
封面新闻:你之前有过这种经历吗?经历过这次生死遇险后有什么想说的?
志鹏:之前也遇到过不少危险,但都没有这次这么危险。我这次犯的错误其实蛮低级的,但就是这么不经意的一些细节,就很有可能导致丧命。
作为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我还是推荐大家多往户外走一走,但一定是在足够安全做好充足功课的准备下,去进行户外的一些活动。像雅姆雪山这种未开发的这种区域,不建议尝试。因为你没有经验的话,很有可能就是去送命。网络上对雪山的描述很美,感觉攀登很简单一样。实际上任何一座雪山,都有很大的危险系数。

往期推荐



女子酒店泡澡遭无人机偷拍?三亚警方通报

因同站进出上厕所被收2元钱,法学生状告重庆轨道集团,法院判了!

女子被车撞倒,鲨鱼夹扎进头皮!医生紧急提醒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封面新闻视频号

编辑 陈   雨
责编 王   萌
审核 杨明荣


点亮♡,持续关注!

封面新闻
第一眼 看封面|《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