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T细胞免疫机制20年后,他给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患者带来希望

政务   2024-12-26 07:32   上海  

上周五,两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上海长征医院入组了E-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此前,已有一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一名硬皮病患者接受这种新疗法,取得了很好疗效。


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王晓冰介绍,这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难治性狼疮肾炎,伴顽固性全身多关节疼痛,饱受疾病折磨。回输自体E-CAR-T细胞后,尿蛋白等指标14天转阴。术后一个月随访时,她说关节不疼了。术后三个月,病情相关指标均已正常。


另一名硬皮病患者由儿子扶着来就诊时,走路气喘吁吁,皮肤像石蜡一样硬。接受细胞治疗两个月后,他就能独自来医院检查。如今,他不再服用激素等药物,日常生活完全自理。“检查发现,患者的皮肤软化了,手指甲周血管排列已重构,这是病情逆转的指征。”王晓冰说。


这种细胞疗法为何能给自身免疫病患者带来希望?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上海“尚思探索学者”许琛琦讲述了他的探索历程。


20年深耕一个研究领域


许琛琦小时候住在医院宿舍,父亲做过军医,母亲是药剂师。“我和医学有缘,研究T细胞免疫机制20年后,把自己的原创成果推向了临床试验,正在和多家医院合作。”这位从事免疫学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告诉记者。



20年前,许琛琦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时,开启了T淋巴细胞研究生涯。在人体免疫系统里,这种细胞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在血液里“巡逻”,寻找非自我的抗原物质,一旦发现肿瘤细胞、外来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就会用“触手”把它们抓住,再释放毒素,使其死亡。正因为T细胞免疫能抗肿瘤、抗感染,研究T细胞免疫机制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价值。


近年来兴起的CAR-T细胞疗法,就是科学家基于T细胞免疫机制开发的一种抗肿瘤疗法,目前已拓展至自身免疫病治疗。CAR(嵌合抗原受体)是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将它表达在T细胞上,可以让CAR-T细胞识别特定抗原,从而消灭靶细胞。


然而,人们发现CAR-T细胞疗法有不少缺陷:一是只对血液肿瘤有疗效,全球还没有针对实体肿瘤的CAR-T细胞疗法获批上市;二是很多血液肿瘤患者接受治疗后会复发,5年无事件生存率低于50%;三是这种疗法可能让患者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细胞因子风暴,危及生命。


如何消除这些缺陷,给癌症患者带来福音?基础研究可发挥重要作用。许琛琦认为,做基础研究要避免同质化,不能只追科学界热点,而是要长期坚持在一个领域深耕,这样才有望取得原创性发现。“回首过去的20年来,T细胞免疫有过‘由热变冷’的阶段,但我坚持了下来。”


把E元件装到CAR-T细胞上


一路走来,许琛琦的基础研究成果得到了业内高度认可:科研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入选2024年度上海首批“尚思探索学者”……他带领团队取得三大科学发现:提出“近膜静电调控”理论,被写入美国免疫学教科书;发现胆固醇调控机制,已转化为抗肿瘤、抗病毒新策略;将CAR-T细胞疗法升级为E-CAR-T细胞疗法,提高了抗原敏感性和细胞持续性。


今年5月,E-CAR-T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的临床试验由徐沪济教授牵头,在上海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启动。目前,红斑狼疮和硬皮病患者已达到“完全缓解”。


这种创新疗法的奥秘在哪里?许琛琦解释,作为人工合成的抗原受体,CAR模仿的是TCR(T细胞抗原受体),后者是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产物,其抗原敏感性比CAR高1000倍左右,结构也比CAR复杂,由8条链组成。凭借“近膜静电调控”理论,他发现TCR中的CD3ε是一条有重要功能的链,它既能放大信号,又能限制信号过度活化,相当于将“油门”和“刹车”功能融为一体。因此,他带领团队将CD3ε元件装到CAR-T细胞上,构建了E-CAR-T细胞。


这一改造工程可谓一举两得——大幅延长了CAR-T细胞在体内的持续时间,也提升了其抗原敏感性。临床试验已证明E-CAR-T细胞疗法的优势,比如硬皮病患者术后7个月,体内仍能检测出CAR-T细胞;这名虚弱的患者输注后除了发热两天,没有其他不良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输注后,则没有任何不适。


本月,《免疫》杂志刊登了许琛琦研究组与王皞鹏研究组的合作成果,他们优化了CD3ε序列,让E-CAR在细胞膜上更稳定。这是E-CAR-T细胞2.0版,有望在未来临床试验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计划推进三类疾病临床试验


上海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鲁白说:“科学是所有技术发展的源头,脱离科学谈技术是不现实的。”许琛琦取得的科学和临床突破,很好诠释了这句话。如果没有长期、深入研究T细胞免疫机制,他怎能突破CAR-T细胞疗法的瓶颈?


据介绍,尚思研究院的使命是推动上海“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通过遴选有原创能力的科学家,支持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今年,这家新型科研机构发起了“尚思探索学者”项目,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支持上海具有较强研究实力并展现出卓越创新潜力的年轻科学家,激励他们自由探索。


成为上海“尚思探索学者”后,许琛琦的探索方向是:免疫受体信号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未来两年,他将与医院合作推进E-CAR技术的临床应用,针对实体肿瘤、血液肿瘤、自身免疫病三类疾病开展临床试验;同时,他将利用蛋白质设计技术,进一步优化E-CAR的功能序列,打造E-CAR-T细胞3.0版。


许琛琦学生画的科普图:E-CAR胞内段相分离,仿佛睡莲的根茎交错缠绕。吸引来的小鱼代表免疫突触招募了各种下游信号分子,介导T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


“推动基础研究要鼓励原创,减少同质化研究,还要营造轻松交流的科研文化,激发科学家的灵感。”谈及科研心得,许琛琦深有感触地说。他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时,每天都有交流活动:组会、文献讨论会、楼层会、研究所午餐讲座、哈佛免疫学讲座……一开始,他不太理解为什么要举办这么多交流活动,觉得浪费时间,但参加了几次活动后,他发现倾听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分享研究进展、与他们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很有价值,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为日后的科研生涯打下了很好基础。


在他看来,科学是没有边界的,需要学科交叉碰撞、激发彼此灵感。“科研不只是闷头干活,我们要给科研人员多营造一些宽松的交流环境,培育更浓厚的科研文化,让科学家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经常参与同行讨论和跨界交流,这会拓宽他们的思路,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灵感。”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俞陶然

编辑:蓝悦


↓分享

↓点赞

↓在看

上海科技
一起来看“所有人关注的科技事”和“科技人关注的所有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