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自贸办围绕贸易转型升级、金融服务创新、产业集聚发展等领域评选出16个2024年度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将于近期在全省复制推广。
有鉴于此,对“最佳实践案例”进行展播,供参考借鉴。本期案例为“探索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融资新模式”。
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困难,推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功能区在全国首创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融资新模式,首次将企业持有的核心技术专利及技术交易合同作为底层资产,通过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让科技型企业技术产权、技术合同等无形资产成功“变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改革背景
科创企业多数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长期性资金投入,且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再加上科创型企业一般重技术、轻资产,缺少用作抵押品的固定资产,因此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支持,而资本市场作为连接实体经济、金融、科技的重要枢纽,对于促进科创要素与金融要素有效对接,激活企业无形资产价值,驱动创新资源高效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做法
由西安高新功能区牵头,西安高新金服企业管理集团、华鑫证券分别作为原始权益人、计划管理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起设立了全国首单技术产权(技术交易)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项目采取储架申报、分期发行,总储架规模5.27亿元,期限3年。
(一)创新底层资产结构,促进应收账款“资产化”。西安高新区发行的ABS项目创新性地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持有的“技术交易合同应收账款”装入底层资产,通过国有融资平台强信用支持,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二级市场融资。具体做法是,科技型企业先将其技术产权及技术合同项下应收账款质押给基础性资产保证人,原始权益人将其做成资产包,按照评估公司给出的价格向企业发放委托贷款,原始权益人再将持有的债权打包,通过AAA级专业机构增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
目前,项目已成功发行两期,底层资产为24家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19笔技术交易合同和63项核心技术专利。
(二)市区联动政策引导,推动项目发行“便利化”。为支持项目开展,西安市出台《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票据化)试点工作指引(暂行)》,西安高新区功能区出台《〈西安高新区关于支持硬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西安高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债务融资风险补偿暂行管理办法》等专项支持政策,通过风险分担、融资贴息等方式降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成本及运营风险,引导国有平台及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
(三)搭建专项服务通道,实现底层资产“清单化”。聚焦区域产业体系,依托区域国有融资平台服务的企业资源,挖掘、筛选出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名单,建立技术交易资产信息库,打造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专项通道,促进项目批量、持续、精准、高效开展。
实践效果
(一)加速技术资产流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该项目突破传统融资形式,引入“技术合同应收账款”作为委托贷款的反担保质押物,将长期、非固定、流动性差的资产,运用证券化融资途径转化为流动性很强的货币资金,有效盘活企业技术资源,为初创、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运用技术交易合同融资的新渠道,使企业获得长达3年期的资金支持。
(二)实现企业批量融资,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项目由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国有融资服务平台牵头推动,证券公司、担保公司、信用增进机构、商业银行等机构参与,通过该项目实现了对科技型的集中发债,融资规模较大,获益企业较多,批量解决了24家科技型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助推企业公开亮相,促进企业梯度培育
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尽调和审查,促使企业法务、财务等方面的问题更早发现且更易整改,帮助企业各方面管理更为正规,也让券商等金融机构更早了解发现一批创新能力强、研发能力突出的“硬科技”企业,为后续与企业上市合作打下基础。
下一步工作思路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功能区将持续创新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融资新模式,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进一步健全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供给体系,促使更多优质中小型科创企业凭借金融之手将技术产权转变为资金资本。同时,进一步健全担保增信机制,有效降低融资和产品风险,推进更多原创成果落地生“金”。
供稿:自贸指导联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