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地方人才工作趋势追踪分析

教育   2024-11-16 22:39   河北  



人才是第一资源。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推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是当前我国人才工作的主旋律。在中央精神指引下,围绕国之所需,各地抓紧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战略谋划,加快建设地方人才高地创新中心,与国家战略布局紧密协同,走差异化发展策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本文对2023年我国地方人才工作实践进行了追踪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方人才工作趋势和特点。





1

推进人才高地创新中心布局


2023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海南等地区以实施人才高地新政法案、搭建创新高地科创载体、推动产才相互嵌套融合、推进区域产教融合发展等工作为抓手,出台系列政策文件(表1),进一步推进人才高地创新中心布局。



1.1

实施人才高地新政法案

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布了致力于“打造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的系列人才发展新政策,提出要统筹布局,突出系统性,针对不同政策支持对象分类施策,强化资源高效整合,形成“组合拳”效应。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陆续出台了一揽子人才政策。例如,主要针对战略科技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明珠计划”等政策,针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急需的国际化、专业型人才实施的金融、航运、法律服务人才等政策,针对重点应对社会事业人才紧缺问题实施的教育、卫生人才政策等。

2024年3月1日起,北京市正式实施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本法、框架法、促进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该条例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行了制度规范构建,提供了系统的、持续的法制保障。


1.2

搭建创新高地科创载体

2023年8月,科技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落成。近年来,北京市致力于构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大力建设国家实验室及新型科研机构、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盘活驻京高校院所科教资源,吸引优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2023年,深圳市光明科学城的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包括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所省重点实验室和2所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目前在建和运营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数量达到20个。合成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生物研究两个大科学装置已经建成并开始运营,分别是全球首个综合型脑科学研究平台,以及国内首个整合了软硬件控制、合成生物学应用的大型研发系统,均具备国际领先水平。

2024年,我国首个面向育种数据处理全流程的智慧育种平台在海南省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落地建成。该平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数据安全措施、运行速度及数据容量,开辟了智慧育种“新赛道”。截至2024年3月,该平台已成功吸引了全球范围内共计23家单位的育种人员使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分子生物》(Molecular Plant)上在线发布,充分展现了该平台在育种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影响力。


1.3

推动产才相互嵌套融合

深圳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以下简称“四链”)深度融合,促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医疗器械等已具备一定产业规模的领域,以“产业拉动”促进“四链”融合;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具有增长潜力的领域,以“创新推动”促进“四链”融合;在集成电路等领域,以“串珠成链”促进“四链”融合;而在医药、低空经济等战略人才引领的领域,则以“人才发动”促进“四链”融合。2024年,深圳滚动更新“20+8”产业集群,制定了《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新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光载信息等未来产业。强化有组织科研,建立企业需求和科研供给对接的高效收集机制,组织战略科学家找准真正技术难题,开展重大技术攻关。

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大力推行“揭榜挂帅”制度,重构科研组织模式,打破论资排辈限制,鼓励各类主体凭实力“揭榜”。围绕新型高效递送系统,新靶点、新机制核酸药物发现研究,以及核酸药物原液生产主要原材料、仪器设备开发等方向,发布三大项九子项攻关榜单,吸引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35所知名高校,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18家大院大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9家医院,以及107家公司,共计169个项目申报。园区聚力打通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让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的区域发展具备无限可能,基本实现“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业团队、培育一个新兴产业、打造一个创新集群”的链式效应。


1.4

推进区域产教融合发展

深圳市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深圳市作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探索,走出了一条深圳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形成了可供复制推广的“深圳模式”。积极推动高校对接“20+8”产业集群,与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45个特色产业学院、219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养认定79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同时,深圳注重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对接5G、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专业,持续加大相关职校学科专业建设。2024年,深圳市培育新一轮市域产教联合体和第三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持续推动深圳市职教城建设。

2024年,海南省以崖州湾科技城为核心,致力于构建崖州湾科教融汇示范区。依托入驻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崖州湾科技城全面推行海南专项研究生的“五共”培养模式。在海南专项研究生的“量”和“质”上实现全面提升,逐步提高“海南专项”博士研究生所占比重,争取在2024年实现崖州湾科技城入驻高校累计研究生招生6000人。此外,海南省整合资源,探索建立由入驻崖州湾科技城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要构成单位的海南高等研究院。此举旨在深化科教融合,推动海南省科教事业的持续发展。




2

注重战略人才队伍梯队建设


近期,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成都、山东、海南等地区注重战略人才队伍梯队建设,通过集聚国家战略科技人才、招募一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打造卓越工程师队伍,打出了政策“组合拳”,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以进一步提升区域人才力量。


2.1

集聚国际战略科技人才

2023年,深圳市发布政策提出,要定期遴选若干名具有成长为大师和战略科学家潜力的培养对象,大力实施并逐步优化杰出人才培养专项。科技领军人才依托重大项目进行“揭榜挂帅”培养,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推动北京率先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部联合其他11个部门共同发布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指出,需大力汇聚战略科技人才,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首都发展关键需求。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全面展开工作,致力于吸引和汇聚更多优秀科技人才,以推动科技创新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上海市浦东新区针对解决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难题,提出要建立顶尖科学家“传帮带”机制,通过“一流人才”培养引领“一流人才”。


2.2

招募一流青年科技人才

2023年,山东省发布政策提出,要着眼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加强新兴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脑科学、生物技术等产业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布局,到2025年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专业比例达到80%以上。在省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中设立“技术副总师”,重点培养45岁以下青年领军人才。深圳市提出要培养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实施优秀科技人才培养项目,并按不同项目类别分别给予项目资助;此外,动态调整博士后在站生活补贴、出站留深补助。


2.3

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

2023年,成都市发布《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该目录首次明确提出纳入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成都工匠,成都大运会、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体育赛事奖牌获得者及其教练员等人才。深圳市为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育与激励,特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育激励专项,每年定期评选出“技能菁英”“鹏城工匠”“鹏城卓越工程师”等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并依据评选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资助。同时,这些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将被纳入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以进一步促进技能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推动深圳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深圳市支持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载体,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开展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给予相应资助或补贴。


2.4

打造卓越工程师队伍

2023年,重庆市出台卓越工程师赋能专项实施方案,不断壮大重庆市高水平工程师人才队伍。围绕“2+6+X”先进制造业战略方向,首批启动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该项目聚焦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虚拟现实、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数字技术关键领域,持续推进数字技术类产业工程师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实施职称评审机制、引入社会评价体系及开展规范化培训活动,计划每年精心培养并培训至少6000名具备专业技能的数字技术工程师。深圳市实施卓越工程师“协同培育”,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在工程类院校实行校企“双导师制”,鼓励社会全面参与,构建具有深圳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3

深化人才职称制度改革


职称制度改革是近期的重点人才工作之一,各地通过拓展职称制度覆盖面、优化人才职称评价标准、创新人才职称评价机制、推动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引入社会评价和市场评价,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人才职称制度改革走深走实。


3.1

拓展职称制度覆盖范围

2017年以来,新一轮职称制度改革新增了一些新职业、新专业、新学科,允许新职业群体参评职称,给予各地自主改革探索空间。例如,北京市出台了工程技术、高等学校教师、新闻、经济等25个职称系列改革实施办法,下一步将根据产业发展,把生物技术、量子信息等新专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很多地区出台了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办法,打破了各类专业化人才成长发展的“天花板”。


3.2

优化人才职称评价标准

2023年6月,北京市针对中小学教师、卫生、工程、艺术等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规定在评价标准中不得简单设立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硬性要求,不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北京市进一步完善各职称系列中可量化的“菜单式”评价指标体系,从论文“必选”转向代表作成果“多选”。


3.3

创新人才职称评价机制

2022年,山东省围绕突破“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人才申报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的壁垒,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专精特新”企业“董事长举荐制”。2023年8月,湖南省出台政策,率先探索实行“专精特新”企业职称申报举荐制,申报过程实行举荐责任制。


3.4

推动职称评审权限下放

2023年6月,北京市围绕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加大力度向各区、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用人主体下放职称评审权限。重庆市率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当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已全部下放至各类高校,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权已下放到符合条件的三甲医院。


3.5

引入社会评价和市场评价

很多地方在市场化、社会化评价中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行业企业作用等。例如,湖北省授予5个专业学会(协会)高级职称评审权,深圳市率先探索将电子技术、建筑设计等300多个职称专业评审工作转移至行业协会组织。




4

推动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能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研管理体系是近期各地的工作重点之一。很多地方通过推动科研管理创新、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强化区域创新协同等措施,推动地方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落实。


4.1

推动科研管理创新

近期,很多地方陆续开展高校、科研院所去行政化专项改革,取消高校、科研院所的行政级别,加快构建与现代科研院所、现代大学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人事人才管理制度,推动高校科研和医疗教学事业单位从“行政本位”向“科学家本位”“专家本位”“人才本位”转变。近年,新型研发机构已吸引一大批高水平海外人才回归。北京市支持新型研发机构打破传统事业单位编制、行政级别、用人制度等限制,探索多样化、特色化管理模式,以科学家为中心,打造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新平台。


4.2

完善成果转化机制

近期,长沙市出台多项政策,实施成果转化增效工程。长沙市建立高水平创新平台数据库,定期发布成果清单;设立“科技热线”,建立成果转化“绿色通道”,壮大国际化、专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探索科技成果许可“先用后付”、成果转化“先投后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专班制度等改革举措,深化科技成果评价、激励、权益改革;鼓励创新平台将研发产品和技术在长沙首次发布,推动将长沙打造成为研发创新成果首发地、体验地和引领地。加快首创产品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优先使用,引导首创产品市场化推广。四川省组建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探索“先中试、后孵化”,赋予其项目立项、技术路线制定、任务分解、资金分配等权限,破解科研成果从中试研发到推广应用“不好转”的问题。


4.3

强化区域创新协同

近期,长沙市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国内创新资源密集区域建设异地创新孵化平台,推动建立离岸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长沙筛选和匹配科创项目资源。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创新联动,探索协同创新发展新机制,推动科创资源、人才、成果和信息等互融互通、共用共享。




5

近期地方人才工作趋势和特点


在追踪梳理近期我国地方人才工作进展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地方人才工作的趋势和特点进行了研究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5.1

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鉴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需要构建一个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契合的人才创新体系。这一举措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培育一大批大家、大师和国际一流人才,产生一批改变人类工作生活的颠覆性科学技术,涌现一批具有全球引领性、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进一步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围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重庆、武汉、长沙、济南等地区坚决贯彻人才引领与人才驱动战略,充分利用各自特色优势进行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从人才优势到科技实力,再到产业壮大和经济繁荣的发展新路径。这些地区通过不断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5.2

持续积蓄高水平创新型战略人才力量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生产力的核心是人,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升的基础支撑。当前,山东、浙江、湖南、湖北等地区针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等出台“一事一议”的全方位人才政策。山西、四川、天津、厦门等地方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梯队,重视对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后人才、创新人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广东、江苏等地区持续加大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地针对工程师人才队伍正在分领域、分赛道建立细化评价标准,着力建设支撑现代化发展的工程师人才队伍,进一步推动地区产才结合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围绕自身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实际,加强对支撑我国形成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人才力量的培训和锻造。


5.3

不断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形成人才制度优势的必由之路。以激发人才活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核心,推动重点体制机制改革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议题。当前,为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部分中心城市及人才示范区正积极开拓创新和深化改革,逐步打破“官本位”的束缚,进一步放权给用人单位,着力构建以“科学家本位”为核心的组织体系,赋予科学家更多自主权,并建立基于信任的人才使用机制等。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改革聚焦创新活动全过程、人才成长全周期、产业发展全链条,点面结合、上下结合、放管服结合,推动新时代人才制度创新再上新台阶。


5.4

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

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是相互依托、相互嵌入、相互促进的。对人才工作而言,教育是其前端,可以造就“潜人才”,形成人才蓄水池;而创新是其后端,是人才工作的关键效能之一。当前,一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牵引,纷纷出台系列政策,重新梳理界定和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在共同任务中的工作定位、职责职能,聚焦战略目标,通过打通相关部门职能壁垒,优化制度设计、工作路径、政策供给和动力机制等,着力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运行体系和协调机制。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推动实现“三位一体”跨域统筹和全局配置,努力形成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6

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看,当前是新时代强国战略的布局期和启动期。近年来,我国人才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一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在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汇聚国际优秀人才和创新资源,打造人才干事创业新型平台,深化重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入融合,孕育基础性、颠覆性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很多地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占得先机,正在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格局。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的地方人才工作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比仍有不足:区域性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精尖创新人才、战略科学家比较匮乏,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脱节,适应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的大国工匠较为短缺;在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等方面,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资历轻能力、重引进轻培育”等现象,人才创新活力尚未得到充分激发。

未来一段时间,地方人才工作要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一系列重要领域进行系统人才布局、流程再造、制度重构、资源重组和阵地攻克。各地区要进一步结合自身区位优势、自然禀赋、资源积累和独特环境,实现差异化、错位化、特色化发展,以点上突破带动产生人才聚变、裂变和全局反应,进一步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



本文原载于《中国科技人才》2024年第3期

引用格式:范青青,孙锐.近期我国地方人才工作趋势追踪分析[J].中国科技人才,2024(3):20-30.





作者介绍


范青青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才战略与人才政策。

E-mail: 1076919707@qq.com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或回到文章顶部点击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中国科技人才》(双月刊)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zgkjrc@sttc.net.cn

咨询电话:010-68598047/8126


河北抱朴守拙学业职业规划
图书报刊公益阅览 报告讲座研讨论坛 校地合作产教融合 学业职业规划指导 研学择校考察参观 图书报刊编辑出版 国际留学海外游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