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张玫 陈锋 北京报道
Wind数据显示,A股年内52家上市公司退市。拉长时间看,2020年退市改革以来,共有156家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强制退市数量为改革以前十年总和(38家)的4倍以上。
在《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吕随启指出,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正在不断完善,退市标准更加明确量化,流程更加规范透明,处理机制也更加完善。这一系列的改进带来了诸多好处,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保护投资者权益、完善市场逻辑以及提升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这些措施对于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表示,严格退市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严格退市,可以淘汰经营不善的公司,为优质企业腾出空间,促进市场的优胜劣汰。同时,严格退市还能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引导资源流向优质企业,并倒逼上市公司提升自身经营能力和治理水平。此外,加大退市执行力度,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现象进行打压,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降低投资者损失,保障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有进有退”意义重大
12月25日晚间,*ST卓朗(600225.SH)发布收到《关于对天津卓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公告,其2019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合计均超过5亿元,因此触及多项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根据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公司披露的2019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A股年内共计52家上市公司退市,相较于2023年全年的44家,退市数量有所增加。
其中,2024年,鹏都农牧、广汇汽车等38家退市原因系股价低于面值;新海退1家退市原因系连续四年亏损;越博退、三盛退等2家退市原因系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ST亚星、*ST深天等11家退市原因系其它不符合挂牌的情形。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A股市场实现“有进有退”的机制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有进有退”才能加速优胜劣汰,净化市场环境;才能优化投资者结构,引导理性投资;提升市场效率,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才能增强市场活力,提高市场整体质量;才能维护投资者利益,增强市场信心。
田利辉表示,退市强监管有助于清除不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有效防止“僵尸企业”占用市场资源,保持市场的健康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退市制度改革深化,让市场对低质量资产的认知逐渐清晰,市场对“炒小、炒差、炒壳”的态度显著转变,绩优股逐渐获得资金的更多青睐,股民会更加谨慎地对待那些基本面薄弱、缺乏成长性的标的。
“‘有进有退’方能促进投资和融资功能相协调,可以吸引社会资金入市,促进居民储蓄转换为股权投资,为资本市场提供源头活水。有进有退的市场能够确保市场中的公司整体质量,通过淘汰表现不佳的公司,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关注和资源,从而提高整个市场的竞争性和吸引力。通过退市机制的严格执行,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防止他们因为‘僵尸企业’的存在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增强了市场的信心和稳定性。”田利辉称。
2020年以来强退156家
2020年,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发布了新的退市规则,旨在优化退市标准、简化退市流程,提高退市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这一改革是在注册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旨在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Wind提供的最新数据,2020年退市改革以来,共有179家公司确定退市,其中强制退市156家。强制退市的数量是改革以前十年总和(38家)的4倍以上。
2024年9月、10月,就有包括*ST亚星、ST旭电、*ST威创、*ST美尚、海印股份、ST鼎龙、*ST深天等7家企业退市。除*ST亚星、*ST深天的退市理由是其它不符合挂牌的情形,其余5家均为股价低于面值退市。
有监管领域的权威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企业退市问题面临两难困境,若退市案例较多,会招致批评,认为这造成了股民的投资损失;而退市数量偏少,同样会引发不满,会被指责为让市场充斥着劣质股票。
2024年4月1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证监会制定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意见》显示,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坚持“应退尽退”,严格执行退市规则,大力削减“壳”资源价值,严厉打击恶意“保壳”行为,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支持通过吸收合并等方式有效整合资源,推动完善破产重组制度更大力度落实投资者赔偿救济。
IPO准入监管加强
12月26日,北交所新股——方正阀门上市开盘上涨近500%,截至收盘,方正阀门报21.70元,涨约518%。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仅12月份,就有包括N方正、C中力、C博科、C蓝宇、林泰新材、先锋精科、博苑股份、佳驰科技、科隆新材、英思特等10家上市公司正式上市。按上市日期计算,2024年1月1日以来,A股共计99家公司上市。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其中提到,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包括严禁为“圈钱”谋求上市,严审“伪科技”;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包括对中介机构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三年一周期;突出交易所审核主体责任,包括严密关注“清仓式”分红等情况,优化发行承销制度;强化派出机构在地监管责任,包括对现场检查中的撤回企业“一查到底”等;坚决履行证监会机关全链条统筹职责,包括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大幅提升现场检查比例等;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衔接,包括研究提高上市财务指标,从严审核未盈利企业等;规范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包括强化利益分配普惠性,加强拟上市股东穿透式监管等;健全全链条监督问责体系,包括全链条回溯履职情况,人员终身追责等。
东海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陶圣禹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4年监管在严把入口、狠抓日常、畅通出口等方面持续发力。严把入口方面,优化上市条件,提高随机抽查比例,压实各参与方责任,扼制发行人“带病闯关”的侥幸心理,进一步提升申报质量,增强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狠抓日常方面,全面规范减持规则体系,维护二级市场稳定,同时鼓励多次分红以夯实投资者参与市场的长久信心;畅通出口方面,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削减“壳”资源价值,促进企业更聚焦主营业务发展,有效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本期编辑:孙琪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华夏时报视频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