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
《河北省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1月14日
河北省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以大模型在制造业领域规模化应用为牵引,点、线、面一体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到2027年,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8%,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到60%,全省两化融合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工业设备上云率持续保持全国领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500亿元。
(一)龙头企业“数字领航”带动工程。
1.加快龙头企业数字化集成创新。推动龙头企业加快全流程、全场景、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打造100个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培育30个具有较强引领带动作用的“数字领航”企业,争创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引导国有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委,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构建智能制造梯度培育体系,建设300个先进级智能工厂,形成一批具有区域、行业特色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发展路径;择优打造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和标准,推动能力共享和协同升级;争创领航级智能工厂,探索培育未来工厂,积极打造“灯塔工厂”。(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省科技厅)
(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工程。
3.实施中小企业“梯次”数字化转型。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高价值集成应用创新,围绕产品数字孪生、设计制造一体化、个性化定制等复杂场景开展系统化集成改造;推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软硬件一体化改造,打造产品工艺仿真、设备预测运维、产线智能控制等场景样本,培育300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通信管理局)
4.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加快石家庄、唐山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搭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推广一批“小快轻准”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实施一批“微改造”项目。(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
(三)园区数字化赋能升级工程。
5.打造“共享智造”智慧集群。发展“平台+集群”融合创新模式,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一群一平台”,推动研发、制造和服务资源柔性匹配、动态共享。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领跑者企业,打造30个共享工厂(车间),形成一批智慧集群。(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6.实施数字园区创建行动。加快园区5G演进、边缘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园区内部署和应用,实现“一园一平台”,畅通园区内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打造30个省级先进数字园区,争创国家高标准数字园区。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推广安全生产、能源管控、减污降碳等监管系统。(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管理厅)
(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提档升级工程。
7.实施“链网协同”数字化转型行动。“一链一策”推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升级,支持链主企业开放数字系统接口,引导供应链企业接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改造,积极开展国家数字化供应链贯标试点。发展“平台+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创新模式,打造10个以上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链式数字化转型。(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
8.推动“一链多场景”融合创新。在钢铁、石化、装备等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提档升级行动,制定链式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建立“一图四清单”,打造300个可复制可推广典型应用场景,推动研发设计云端化协同、生产过程智能转型、运维服务模式创新和经营管理流程优化,探索跨场景集成创新。(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
(五)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攻关工程。
9.加快智能装备创新赋能。积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高分辨率视觉传感器、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减速器等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建设京津冀集成电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基于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北斗等新技术的新型智能装备,推动智能装备在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安全生产等领域赋能应用。(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10.强化高端工业软件供给。大力发展工业软件、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定期发布推荐目录。培育重点工业软件开源项目,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开放应用开发平台。发展工业软件“云化”新业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云原生产品。推动工业软件和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认定30项首版次软件产品,培育3-5个省级软件园区,争创国家软件名城和软件名园。(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
(六)人工智能赋能工程。
11.推动工业大模型培育孵化。面向钢铁、石化、医药等行业,加快垂直大模型开发;面向工艺仿真、产品检测、经济运行等具体应用场景,开发智能体、应用程序、模型即服务等场景级大模型产品。开展大模型赋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推动大模型在钢铁行业的普遍应用。(责任单位: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
12.推进“人工智能+制造业”。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推动机器视觉、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创新应用,打造10个“人工智能+”工业优秀应用场景。(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
13.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制造业企业建立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清单,加快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贯标工作。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数据湖”及高质量工业数据语料库,支撑工业大模型训练和应用。推进工业数据、知识图谱与智能算法的创新应用,挖掘一批工业数据场景。(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
(七)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工程。
14.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深化特色型平台在钢铁、装备、绿色制造、安全生产等行业和领域应用,培育发展“平台+人工智能”“平台+数字孪生”等专业型平台。鼓励平台打造“云平台+低代码+大模型+云应用”一体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培育50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50个省级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双跨”平台。(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15.开展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扩大企业上云供给资源池规模,制定企业“上云上平台”产品目录。鼓励大中型企业基于云平台开展共享订单、集中采购、共享制造等新模式应用;推动中小微企业利用云化订阅式产品服务,提升企业经营水平。上云企业突破15万家,工业设备上云率达到50%以上。(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
(八)数字基础设施能力优化工程。
16.实施“5G+工业互联网”升级行动。鼓励企业建设工业5G独立专网。加快推进工业光网、工业以太网等各类新型工业网络建设,全面推进6G、卫星互联网研发与产业化,建设500家5G工厂。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推广,培育一批融合应用先导区,争创国家级先导区。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立冀贯通”行动,建设全球数字标识根节点,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10个,推进标识解析在钢铁、石化、装备、电子信息等行业规模化应用。(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17.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建设,搭建全省算力调度平台,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力、边缘算力互为补充的一体化算力网络,推进算力资源跨地区、跨行业高效调度,算力总规模达到50EFLOPS。实施“算力+制造业”行动,推动算力赋能智能检测、人机协作等技术迭代。(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九)“产业大脑”培育工程。
18.构建“产业大脑”。聚焦重点产业链和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建设30个产业规模效益突出,数据资源体系完善,数据价值释放程度高的“产业大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实现各类数据互通共享、综合集成和创新应用,提高政府治理数字化水平和产业资源协同配置效果。(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19.健全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京津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培育10个区域型、行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供评估咨询、方案开发、生态营造等专业化服务。培育300家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建立服务商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贯标达标行动。建立“建档立卡—诊断评估—定制方案—辅导实施—金融配套—优化评价”和“行业协(学)会+服务机构+专家学者”的闭环服务评价机制,“一企一档”建立企业数字化转型档案,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全覆盖。持续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宣贯,做好企业数字化转型贯标国家试点。(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
(十)工业信息安全“铸基”工程。
21.完善安全制度机制。实施工业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健全等级防护、评估评测、监测预警、信息通报等工作机制。开展“数安护航”专项行动,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22.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工业领域网络和数据安全服务机构。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安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省、市两级的工业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定期开展“铸网”应急演练。大力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加快建设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加强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的统筹。建立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提供智库支撑服务。建立市、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发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纳入数字经济运行监测体系。支持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行业协(学)会等主持或参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制定全省中小企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指引,编制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南。用好国家产业基础再造、重大科技专项等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落实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用好省级支持产业发展相关补助政策,探索首批次、首版次保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金融产品,引导产业基金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上市和并购重组。鼓励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训基地,积极推广数字化转型典型模式、创新产品,营造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