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好人”缘何频频“感动中国”

政务   2025-01-23 11:27   河北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沧州正是这样一座“好人之城”。

古沧州武风泱泱,百姓尚武任侠而为世人称道;而今的沧州,“侠义之风”更因200名“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而声名远播。

自2007年开始,我市连续17年开展“沧州好人”典型宣传选树活动,并把“好人”宣传选树延伸到社会的最基层,越来越多的草根英雄、百姓雷锋和身边好人被发现、被选树、被宣传。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00余人获评“沧州好人”,其中301人入选“河北好人”、20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在我市举办。


200名“沧州好人”先后登上“中国好人”领奖台,平凡人的不平凡举动“走”出狮城,感动中国

好消息!

近日,沧州在“中国好人榜”上又多了一位新成员:在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中,我市崔建松荣登“中国好人榜”,被评为“助人为乐好人”。至此,全市已有20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崔建松是沧州市义务工作者协会书记,8年多来,他带领义工协会的志愿者,先后走进市区16家老年公寓、50多个村庄和社区,为老年人包出45万余个爱心饺子,为近3万名老年人送去心灵慰藉。崔建松的善行义举不只局限于沧州地区。每年夏、冬两季,他都带着志愿者走进保定涞源山区,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送去衣物、粮油等生活用品,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中国好人”崔建松带领志愿者为老年人包饺子。

“孝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事情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是带了个头。”崔建松说,他将以“中国好人”这份荣誉为动力,继续以实际行动为需要帮助的老人送去关爱与温暖。

崔建松是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沧州好人”代表之一。翻开沧州的“中国好人榜”名单,我们发现:他们都很普通,大都来自基层;他们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的一言一行深深打动了许多人。

荣登全国第一批“中国好人榜”的“张华绿色家园”,是由已故的获得省“五四”青年奖章、首届“感动河北”人物的张华联合100余位身残志坚的人士组成的弱势人群互助团体。如今,在现任会长文革的带领下,“家园”成员们一直在努力地奉献社会:举办残疾人联谊会,开办残疾人图书室和爱心超市,组织残疾人柔力球队,开办残疾人墩布厂……

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炳启,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部副师级大校军官。退休后,他回到家乡,通过改善村容村貌、推行红白事简办等,让一个“两委”班子涣散、矛盾频发的后进村变为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的标杆村。2019年,石炳启荣获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中国好人”武春章在运河区丽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的“童谣老人”武春章,自退休后,一直奔走于公园、社区、企业、机关等地,以童谣、诗歌、快板、顺口溜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树枝搭鸟窝,鸟窝靠树托。没树哪有枝,没枝哪有窝。鸟儿爱大树,也爱它的窝”。武春章把道理揉进生活,让群众喜欢听、能听懂、记得住。他说:“只要我能动,我就要一直写下去、讲下去。”

因为一个人,而聚起一群人。因为一群人,而使一座城市有了不一样的温度。自2007年开始,我市连续17年开展“沧州好人”典型宣传选树活动,越来越多的草根英雄、百姓雷锋和身边好人被发现、被选树、被宣传。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00余人获评“沧州好人”,其中301人入选“河北好人”、20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每一名“沧州好人”都是那么的平凡,为什么能“感动中国”?“每一位‘沧州好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正能量的具象化表达。”市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张超说,这些“沧州好人”,或是孝老爱亲,或是诚实守信,或是爱岗敬业,他们用爱和坚持把身边事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地步,以善意善举传播了真善美,传递了正能量,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


把“好人”宣传选树延伸到基层,让“好人”事迹为人所知、为人所学,爱心接力棒不断传递

12月30日,泊头市融媒体中心大厅,2024年月评“沧州好人·文明市民”11月发布仪式暨泊头市“身边好人·文明市民”先进事迹交流活动正在进行。当10位“沧州好人”身披红绶带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走到台上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河间“冀派”内画代表人物韩春香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公益教学”活动,免费教授周边村民和残障儿童内画和手绘玻璃茶具工艺;河北金都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曹金维在创业有所成就后,积极参加关爱留守儿童、关心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家庭等志愿服务活动110余次,累计捐款10余万元;沧县刘家庙乡范家圈村村民张桂琴60多年来一直悉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现场,一幕幕触动人心的视频画面,一段段发自肺腑的深情讲述,几度让观众落泪。

为让更多的凡人善举获得尊重和支持,让更多的“好人”从幕后走到台前,我市始终坚持广泛宣传选树“身边好人”,并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拓展活动的内涵,常态化开展月评“沧州好人”活动,把“好人”宣传选树延伸到社会的最基层。

市民参观沧州道德馆。

月评“沧州好人”活动分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5个类型,涵盖了科技、教育、医疗、基层群众、普通劳动者等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通过开展“村队好人”“楼院好人”“社区好人”等评选,近年来,全市先后涌现出6.4万余名“草根模范”。

已故的谢清洁老人是“沧州好人”的典型代表。她数十年如一日,时刻以雷锋为榜样,默默无闻地做好事。在谢清洁的感召下,一大批爱心人士投身公益事业,“清洁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清洁爱心和谐组”……一个个以她名字命名的爱心组织相继出现。

志愿者瓮龙昌因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导致眼睛几近失明,却仍坚持每天清晨为环卫工人及困难残障人士提供免费早餐。

全国道德模范、沧州市公安局三级高级警长、沧州红心志愿服务协会发起人王红心,30多年来始终坚持“发一点光,照一段路”,她为流浪青年找工作,帮助孤寡老人办户口,给贫困家庭筹钱治病,帮教失足青少年……

一名“好人”,就是一个榜样;一个榜样,就是一股向善向上的正能量。在“沧州好人”的感染和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平凡人接过接力棒抱团儿做好事,美德的“种子”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抽穗、拔节。


“好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志愿红”成为“流行色”,一座好人城,满目幸福景

“开饭喽!”1月16日,在位于市区交通大街的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中心医院店)内,随着志愿者一声吆喝,环卫工人们开始在取餐口排队取餐。

环卫工人袁宝通取了一个馒头、一碗粥、一个鸡蛋,又夹了点儿咸菜。取餐的间隙,他跟记者聊了起来:“我回一趟家来回得半个多小时,过去为了节省时间,我早上就带点儿吃的凑合吃口。自从有了‘爱心粥屋’,我每天早上都能吃上热乎饭,还不用花钱。”说着,袁宝通放下碗,笑着向身旁的“红马甲”竖起大拇指。

志愿者在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为环卫工人和困难残障人士准备早餐。

袁宝通所说的“爱心粥屋”,是人们对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的亲切称呼。目前,我市市区共有两家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分别由两家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负责运行,免费为环卫工人和困难残障人士提供早餐。

服务站(中心医院店)负责人周淑云介绍,成立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的初衷,本是汇集多方爱心力量让环卫工人和困难残障人士吃上热乎的早餐。但渐渐地,这里变成了一个爱心磁场,自运行以来,先后有9000余人来这儿当志愿者。

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志愿者力量的不断壮大,是我市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模式、扩大“好人之城”影响力的一个生动缩影。

“中国好人”刘慧敏(左三)到贵州看望大山里的孩子们。

沧州这座“好人之城”并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一个人做好事带动更多的人在情感共鸣中汲取道德养分,从心底迸发对善的敬重、对美的向往。多年来,我市以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为思路,广泛开展交通劝导、扶危济困、心理咨询、清洁环境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建了各具特色、覆盖广泛、活动经常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了“微心愿征集认领”“和谐邻里”“‘五老’帮教团”“爱心门店”等一大批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志愿服务组织6900余个、志愿者195万余名,百万余名志愿者成为传播“好人精神”的活跃细胞。

2024年3月18日,我市举办第十七届“沧州好人”典型代表颁奖典礼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温暖这座城的人,也被这座城温暖着。在我市,关爱礼遇“好人”成为文明新风尚。市委、市政府将走访慰问“沧州好人”列为每年的常态性工作;社会服务行业为“好人”预留专门窗口;全市大型文化活动设“好人专席”;“沧州好人后援协会”吸纳社会爱心人士和单位对“沧州好人”开展“十帮”服务……从一个人的凡人善举,到一群先进典型的大爱传递,再到一座城市的“好人”频出……在我市,越来越多的人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把“好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志愿红”成为“好人之城”沧州的流行色。

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这就是“沧州好人”的榜样力量。如今,在我市,“好人”故事仍在发生,榜样力量还在传递:老人摔倒有人扶,小孩遇险有人救,孕妇乘车有人让座,残疾人有爱心人帮扶,高考生有爱心专车……狮城大地“好人”辈出、“星光”璀璨。



来源:沧州日报
记者:祁洁 
通讯员:赵越


沧州发布
本市新闻发布,对外形象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