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孩子曾经乖巧懂事、成绩优异,但自从迷上了手机,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成绩下滑,情绪低落,甚至变得沉默寡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应对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揭秘“多巴胺陷阱”,并提供一套实用的解决方案。
一、👧 曾经的小棉袄,为何陷入“多巴胺陷阱”
经过学习,我终于明白,女儿掉入了“多巴胺的陷阱”。游戏、短视频这些刺激性的内容,能迅速触发孩子大脑内的多巴胺分泌,带来短暂的愉悦感。一旦停止,大脑就会像过山车从最高点坠落,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
1.定好规矩,循序渐进 📅
一开始,我尝试一刀切,没收手机,但效果适得其反。后来,我和女儿商量制定了规矩:周一到周五,每天使用半小时;周六周日,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使用2小时。严格执行,绝不心软。
2.带孩子体验真实的乐趣 🏃♀️
用现实中的乐趣替代虚拟世界的刺激。我带女儿下楼打羽毛球,鼓励她周末找朋友玩,陪她去公园、动物园、博物馆。寒假期间,我们还去了青海,她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对手机的兴趣大大减少。
3.循序渐进,奖励鼓励 🎁
戒断多巴胺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设定小目标并给予奖励。女儿坚持半个月“戒断”后,我奖励她一顿大餐,全家一起郊游野餐。多认可她的进步,比如表扬她写作业效率高,她越来越认真了。
4.父母以身作则 📱
家长自己也要放下手机,以身作则。我每晚陪女儿运动、读书、学习,睡前聊聊天。慢慢地,女儿也很少主动提玩手机了,每天吃完饭都会主动写作业。
如今,一年时光过去,女儿的状态越来越好,那个明媚阳光、上进好学的小棉袄又回来了。感谢这次“多巴胺戒断”的经历,让我对女儿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数字信息时代,电子产品注定和孩子的日常紧密相联。但只要我们时刻警惕,尽早做多巴胺戒断,就能帮他们抵挡外界的诱惑,让他们活成乐观、阳光、充满正能量的模样。
鹏易育儿学院团队10年教育沉淀
(孩子学习、社交场景,科学育儿、亲子关系等等...)
另有更多福利不定期发放哦👇👇👇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