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璧山区创新推出区、镇、村“三级院坝会”,建立闭环工作机制,构建“干部工作在群众中、群众活动在集体中、组织扎根在乡村中”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格局,切实把群众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在村社、化解在院坝、回应在身边。一场场温情的“院坝会”如同一首首和谐的演奏曲,激发了村民的热情,也激发了乡村治理的活力。
璧山举办丰收节庆祝活动
变身“议事堂” 把“话筒”交给群众
“乡亲们,今天主要是商讨供水问题,大家有什么建议尽管说。”一张桌子,一圈小板凳,不拘形式,没有讲话材料……这就是正在召开的一场院坝会。
“每回停了水,水质都会变黄。”“哪里有漏水的,要给村头说,不要自己去修。”村民们你一句我一言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些问题都很实在。”参与院坝会的区级部门和镇、村相关负责人等边听边记,能处理的就现场处理,不能处理的就明确“时间表”。
“我们摆的龙门阵,干部听进去了,没想到我说的话也管用。”“说起说起就把问题解决了,这种院坝会要得。”……提及院坝会,不少村民喜笑颜开。
从春耕生产到人居环境整治,从攻坚历史遗留问题到补齐民生短板弱项,像这样的院坝会,在璧山处处可见。目前,该区全覆盖建立院坝1900余个,累计召开“三级院坝会”1.5万余场。同时,璧山构建的“院坝吹哨、村社服务、镇街响应、部门报到”工作体系和“问题收集—研判交办—协商办理—智能督办—反馈评价”工作闭环,实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联动解决问题1.1万余条,诉求响应率、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稳定在95%以上。
璧山区丁家街道三五村村民召开院坝会
变身“直通车” 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党员干部进院坝基础上,广泛动员吸纳“两代表一委员”、医生、律师、法官、检察官、网格员、退休老干部等参与“三级院坝会”,开展卫生、科技、文化、法律“四下院坝”活动,让以往一些不愿主动出门的群众“被动”享受服务。
“现在国家对改造农房有什么最新规定没?”……在来凤街道安乐村,村民认真聆听宣讲后不时抛出问题。
“这个快板表演,平时要去赶场才看得到,大家快来看。”在丁家街道三五村举行的院坝会上,村民王德全看了快板表演《党的二十大精神放光芒》说。
医生们耐心为群众进行血压、血糖、心电图等检查,当场提出个性化诊治方案和就医建议。大路街道新房村村民蒋宏对前来服务的医疗团队点赞。
此外,璧山区还充分考虑群众的作息时间和空间分布,避开赶集、农忙等时段,把“直通车”开到田间地头、工地厂区,通过打造“星空下的民生夜话”“云上院坝会”等方式听取民意。
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乡村旅游如火如荼
变身“加码器” 把治理还给群众
璧山区坚持把“三级院坝会”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中心环节,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为提升农民群众治理的主体地位“加码”。
“院坝+发展”,采取“支部+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抱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院坝+治理”,探索院坝党小组指导下的院管会负责制,成立院管会1511个、村民理事会578个,开展文明实践等活动3948场次,下沉院坝受理调解矛盾纠纷5984件,提升治理效能。
璧山区七塘镇喜观村的蔬菜基地
“院坝+志愿”,引导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自愿加入志愿队伍,广泛收集问题、准确解决痛点,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氛围持续走高。
“院坝+积分”,将爱党爱国、遵纪守法、道德文明、先进模范、共建共治、公益行动6大类积分事项“拉通打捆”,累计兑换积分100万余分,有效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璧山区青杠街道石河社区召开三级院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