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电|赋能基层公共服务 智慧广电绘就乡村新图景

文摘   2024-11-13 20:45   广西  

编者按:近年来,自治区广电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广电总局的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实施广播电视惠民工程,扎实开展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努力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创新逐级开展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的“广西模式”、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扎实有序,聚焦为民利民,着力补齐补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各环节中的短板弱项,开展惠民服务提升行动,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本期,我们将选登部分基层广电公共服务案例,展现智慧广电赋能基层公共服务,绘就的乡村新图景。




桂林市临桂区:努力打造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的“临桂模式”

桂林市临桂区于2023年8月获批开展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在自治区广电局的精心谋划、精准指导下,临桂区在试点建设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打造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的“临桂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


上下联动,统筹推动试点工作。广西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试点推进方式,从自治区、设区市、城区等层面,从广电到乡村振兴等相关行业部门,上下联动、统筹推进。自治区广电局从建设重点、项目布局、组织推进、资源整合等方面出发,精准指导临桂区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同时,强化资金保障,为临桂区争取到2024年自治区补助资金225万元。临桂区充分争取和利用中央、地方文旅方面的专项资金,将示范村横山村的“水美文旅·特色状元村”建设项目、飞虎队遗址景区的“飞虎队遗址公园智慧景区建设”项目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融合推进,加大对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资金投入使用。


精心谋划,系统布局建设内容。一是完善智慧广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广电云平台,统筹有线、无线、卫星多种网络覆盖手段,建成一张安全可控、稳定可靠的智慧广电基础信息网;推动广播电视传输网和广电5G移动网协同组网,共建共享建成广电5G移动传播网。二是构建智慧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智慧广电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智慧广电可视化管理平台、智慧广电全媒体信息站、行政村户外屏等,特别是广西创新打造“智广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信息互享、应用互联、操作互动。三是强化智慧广电融合赋能,打造“红领巾”广播站、“临桂名师课堂”栏目、“临桂农事课堂”栏目、智慧广电好物直播间等智慧广电赋能乡村治理、教育和乡村产业发展的融合应用。


活动先行,宣传推广智慧应用。坚持以活动为牵引,解决群众对智慧广电应用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参与不够的问题,夯实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群众基础。一是依托智慧广电“小象K歌”平台,每季度在示范乡镇开展临桂区“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小象K歌大赛,提升智慧广电应用在当地农村的吸引力。二是利用“智广乡村”平台对“村晚”晚会进行事前宣传、事中直播、事后点播回看,并开启“积分金豆兑换”礼品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加“智广乡村”平台关注度和吸引力。三是举办系列惠民活动,给未通达有线电视网络和通信网络的160户农户免费安装卫星户户通设备,在示范乡镇举办“智慧广电”新春活动月,利用各种节庆活动、文艺演出和圩日开展面向农村群众的“智广乡村”小程序线下宣传推广活动。





梧州市蒙山县:打造广电“双试点” 激发乡村公共服务新活力

2023年以来,梧州市蒙山县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智慧化服务赋能,大力实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和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多措并举塑造“双试点”协同发展格局,努力试出蒙山经验。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双试点”组织领导。蒙山县将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和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相结合,在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智慧广电+”融合服务,以“保基本”和“强赋能”同时发力为基调,在试点建设中将建设队伍、资金保障、平台资源等相融互通,形成一套协同推进机制。


构建公共服务标准,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按照“立足现有、优化升级、确保基本、鼓励特色”的原则,着力构建基层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保障基层群众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权益,探索标准化引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一方面,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能力。推进光纤双向网络改造,实现有线电视用户终端全面智能化,推进电视高清化改造,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开展直播卫星接收设施安装服务标准化管理。另一方面,丰富本地化内容供给。恢复使用广播电台,开通涉农电视节目,设立蒙山特色广播电视节目专栏,并通过“一村一屏”电视门户和“智广乡村”平台丰富当地视听内容,以2个乡镇、3个行政村为示范,以点带面推进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在标准化建设形成的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智慧广电+”,探索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应用、新业态、新机制。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蒙山县加强规划、整合力量、聚合资源,不断夯实巩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创新发展,促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方面,搭建基层服务网络,增强公共服务适用性。建成“一中心+8个乡镇服务站+78个村级代办点”的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将原有的广电网络县级营业厅升级为县级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把应急广播、有线电视、智慧广电全媒体信息站、广西数字网络图书馆(数字农家书屋)、智慧广电户外大屏、视频会议系统、“一村一屏”(“一镇一屏”)电视信息平台等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和个人终端都纳入运行维护范围,为群众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服务。另一方面,以“智广乡村”平台为抓手,以2个乡镇、3个行政村为示范,以点带面推进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在标准化建设形成的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智慧广电+”,探索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应用、新业态、新机制。此外,推进应急广播“平急结合”运用,通过多信源播发、多通道传输、多模式响应,充分发挥应急广播“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平急结合”的效用。


蒙山县积极促进智慧广电更广更深地参与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文化视听服务和综合信息服务需求,提升服务基层治理的能力,赋能乡村振兴。





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智慧”赋能绘就乡村新景

“基地种植了50多亩蔬菜,以豆角、茄子、毛节瓜等时令蔬菜为主,通过‘智广乡村’发布销售信息,附近几个村的村民收到信息后,很多人前来购买,上半年预计收入有3万多元。”港北区根竹镇民权村蔬菜基地负责人丘昌龙说。


这是根竹镇深入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利用智慧广电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根竹镇以“智慧广电+特色产业”为发展突破口,构建智慧广电融合特色产业、公共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和知名度不广等问题,为产业振兴搭起了“信息桥”、连通了“致富路”。


打开手机微信小程序,搜索“智广乡村”,定位到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便可以浏览各村的发展变化及近期事务信息动态。村消息、乡风采......村民通过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村庄动态,实现了乡村传播从“由外向内看”到“由内向外看”的视角转换。


“我们把电视端的内容同步上传到手机端,并通过‘智广乡村’小程序发布记录乡村有趣生活的点滴,宣传新时代的文明风貌,记录村民的美好生活,让外地务工的年轻人也能轻松了解本村资讯,并通过手机直接参与村务治理。”根竹村管理员张命邦说。


智广乡村微信小程序相比传统的张贴公告、电话通知等方式,群众获得信息更加便捷。根竹镇作为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的示范村,镇、村干部充分利用“智广乡村”平台开通包含“三务”公开、便民服务、学生教育、影视科普、“我们村”、党建等栏目,村民点击即可了解相关信息。


此外,村民还可以在“村民说事”专栏里,上传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邻里纠纷等问题,让村委及时跟进处理,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该镇9个村(社区)都推广应用了“智广乡村”平台小程序,共发布上传工作信息、分享村里趣事、活动等400多条,收集“村民说事”内容信息30多条。





防城港市港口区:“智广乡村”让乡村治理焕新彩

今年以来,防城港市港口区积极发挥智慧广电优势,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巩固乡村舆论阵地。该区以企沙镇为试点,推动“智广乡村”平台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智慧化,有效满足基层群众数字文化需求,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智广乡村”服务村民生活,服务乡村治理。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在企沙镇辖区的15个村(社区)都推广应用“智广乡村”平台小程序。上半年以来,已发布上传乡村工作信息、分享乡村趣事与活动等459条。如今年5月,华侨渔业村“智广乡村”平台管理员就发布了《华侨渔业村村干上船给渔民普法宣传动态》《休渔期渔民生活》;牛路村“智广乡村”平台管理员发布了《创建文明乡村,期待您的参与》《港口区残联到牛路村开展残疾人阳光家园基地进行鸡苗养殖技术指导》等乡村动态信息。各村村民生产生活遇到的难题、邻里矛盾等问题,也都可以在“智广乡村”平台的“村民说事”专栏上填写意见建议,让村委及时了解处理。村民通过“村民说事”专栏可参与村里事务治理,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里”。“智广乡村”平台进一步拓展了为村民生活服务的内容,畅通了村民了解村庄事务并参与村庄文明建设的渠道,成为了村民村委的连心桥,探索了一条智慧广电打造智慧乡村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智广乡村”服务渔业渔民,护航海洋生产。华侨渔业村是安置越南归侨援建的以村为单位的渔业行政村,也是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的示范村。该村有一半以上村民以渔业为生。为加强服务渔业渔民,该村委干部积极动员渔业村村民加入“智广乡村”小程序、激活活跃本村平台界面。同时融合气象、海洋、渔政等部门,将天气预报、海洋环境情况、渔政信息等及时传送到“智广乡村”平台,让村民及时掌握海洋生产相关信息。今年以来,该村共发布了气象、海洋等信息60余条。赤沙村、板寮村等各村都及时为渔民出海生产保驾护航,港口区利用数字信息平台,走出了一条“智广乡村”服务渔业渔民的“数字渔村”暖心之路。


“智广乡村”服务滨海文旅,发挥宣传导向。游客、村民通过微信搜索“智广乡村”小程序进入,点进防城港市港口区,就可了解试点乡镇企沙镇各村的文旅资源,有图文信息,还有视频欣赏,既为游客出游提供“导航”,也为乡村文旅宣传,发挥了平台作用。今年“五一”前夕,港口区及时在“智广乡村”平台发布了《港口区簕山古渔村获评2024广西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吸引了不少游客转发、点赞,“五一”期间,簕山古渔村也如约燃爆了小长假,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簕山古渔村景区再现旅游热潮。


华侨渔业村也拥有滨海渔业、疍家文化的特色文旅资源,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的“智广乡村”平台小程序,将华侨渔业村的特色文旅资源、疍家文化、滨海风光以及文旅线路、文旅活动等信息都及时发布上平台。乡镇和村管理员则通过“智广乡村”小程序,发布记录了渔业村有趣生活的点滴,展示了渔业生产、渔民生活、疍家风情等独特人文景象,宣传了新时代渔村的文明风貌、村民美好生活。今年5月17日,华侨渔业村“智广乡村”平台管理员编辑发布了《疍家婚礼剪影》,让远在他乡的务工人,通过玩转手机小屏,即可看到乡情乡事,系住了浓浓的“乡愁”。





北海市:智慧广电当好“四种角色” 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北海市现建成5个县(区)级智慧广电综合平台,30个乡镇级平台、351个村级平台和929个自然村终端,实现县(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四级贯通。该市积极探索“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产业振兴”新模式,在乡村振兴中当好“四种角色”,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


宣传舆论的“主阵地”角色


县(区)、乡镇、村充分利用智慧广电综合平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日常宣传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送到千家万户,营造全社会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


同时,针对各阶段中心工作,如建设美丽乡村、防灾救灾等,各乡镇、村分别采用普通话和当地方言,向村民开展通俗易懂的宣传,实现中心工作宣传全覆盖。2024年1月4日22时,北海市银海区海域发生4.2级地震,全市震感明显。银海区、铁山港区、涠洲岛旅游区立即对接当地宣传、地震和应急等部门,利用应急广播平台及时播出地震逃生避险自救方法及最新动态权威信息,避免了恐慌,广受好评。


此外,为助力农民发家致富,县(区)级平台定时转播乡村广播节目《小康之声》,让涉农技术信息进万家。如向沿海村委播送南珠、对虾养殖技术;向内陆村委播送甘蔗、西瓜等种植知识,及时收集农副产品销售信息,帮助种养户打开市场。


基层政务治理的“好帮手”角色


智慧广电综合平台体系整合当地政务管理系统、“雪亮工程”等,成为基层政务治理的“好帮手”。


县(区)、乡镇、村通过智慧广电终端,将党务、政务、村务进行公开,把“三务”搬上“云端”,让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铁山港区营盘镇白东村党支部书记叶学满由衷地说道:“自从把村务‘搬’上‘云端’,群众‘跑腿’变‘上线’后,上传下达的效率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涠洲岛旅游区智慧广电综合平台主动服务旅游工作,引导游客安全文明旅游,为当地旅游产业注入新活力。2023年第4号台风“泰利”过境广西前夕,该区及时启动应急广播播发疏散游客离岛信息,同时告知岛上民众台风前禁止出海作业,要求辖区船只人员全部回港,有效降低因台风过境造成的损失。


合浦县积极打造智慧广电安防系统,在党江镇亚桥村一队安装广电5G智能监控,实现智慧广电乡村安防系统与当地“平安乡村”安防工作通联。充分利用广电5G技术实现了红外智能球形摄像机对监控点各个区域的智能侦测,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该县探索智广乡村“小程序”助力乡村治理“大文明”模式。在“智广乡村”小程序上开设“环保妈妈志愿队”栏目。引导、带领本村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带动提升村容村貌。


乡村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角色


充分发挥“智慧广电”空中商务功能,发布招商引资、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推广等信息,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铁山港区组建有4名主播的本区网络主播队伍,在智慧广电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展示铁山港区的“美景美色”“舌尖美食”“历史文化”等,全方位推介宣传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助力乡村好风景走出去,引得八方游客来。


此外,该区南康镇大塘村稳进合作社2位主播,通过广电融媒体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带动大米、红薯等周边群众自产的农产品销售,助力乡村振兴。


繁荣乡村文化中的“生力军”角色


智慧广电综合平台有数字网络图书馆、党员教育专题片、卡拉OK等内容及设施。各村全媒体信息室已成为村民开展阅读、观影、娱乐、宣讲等活动的大平台。


铁山港区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该区营盘镇、白东村委等单位结合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利用智慧广电平台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主题观影活动、农民卡拉OK联谊会等12场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尚,繁荣乡村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该区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融合模式。通过举办智慧广电乡村试点工程主题晚会、“智慧广电杯”珠乡排球赛等,现场发放宣传资料、智慧广电功能操作展示等形式,达到了相互融合和促进的目的。



河池市大化县丹桂村: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

丹桂村是自治区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示范村之一。2023年,该县统筹投入75.16万元在丹桂村开展智慧广电数字乡村建设,引入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实施基础试点建设,全程培育乡村治理内容体系,建设智慧安防空间和数字化线上平台,打造“智慧广电农文红旅数字乡村”新名片。


打开手机,点击丹桂村“智广乡村”小程序,进入消息子栏目,便可以浏览丹桂村的发展变化及近期村级事务信息动态。丹桂村流动党员覃洪程长期在外务工,工作之余便登录“智广乡村”小程序,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动态。


“点击任务栏,学农业技术、了解最新党建资讯等相继出现,浏览学习后还获得相应金豆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很受村民欢迎。”谈到使用“智广乡村”小程序的好处,覃洪程坦言。


该县通过“智广乡村”移动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断为当地公共文化、公共服务、乡村治理提供了数字化服务。智广乡村小程序集“我们村”“文化服务”“致富经”“便民服务”“党建园地”于一体,村民点击即可关注当地红色故事,了解本村实时动态信息。截至目前,丹桂村“智广乡村”小程序注册家庭数达到393户,激活家庭数为172户。丹桂村通过“智广乡村”平台“积分制工具”积极开展乡村治理工作,共发布乡村治理任务44个,群众累计完成任务4680次,共发放乡村治理积分33516个,获得广电金豆积分157.62万个,群众在积分商城累计兑换广电金豆积分39.2万个。


在丹桂村绿色蔬菜示范基地里,一台微型太阳能小型农业气象站正在监控作业,风扇系统随着风速的变化而转动,最终传达到系统指挥中心,对当前天气变化做出反应。


大化广电管理中心技术人员郑卫国介绍,太阳能小型农业气象站可以帮助农业生产管理,实时监测环境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降雨量、风速、风向、大气压等信息,通过配备的无线传感器采集器,快速、高效地监控所有农事生产情况、农作物长势情况等。


此外,该县智慧广电安防系统围绕丹桂村覃国翰将军故居景观核心区、红色旅游研学带、生态农业乡村振兴项目区等建设10套AI视频监控体系,能够自动识别车辆号牌、人脸或人物特征,落实景区监控、指挥调度和宣传管理,不断夯实红色文旅数字管理基础。同时,还在每个自然屯安装应急广播,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智广乡村小程序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送到千家万户,让“千里眼”与“顺风耳”同频共振,为基层治理插上了“数字翅膀”,为村民营造了平安、和谐的居住环境。


END





自治区广电局召开党组会
【文艺评论】纪录片《漓江》:深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画卷
自治区广电局直属学校学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斩获银牌


广西广播电视局
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政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