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纪录片《漓江》以宏观的视角展现漓江的独特魅力与自然之美,讲好细腻生动的人文故事,映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展现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迈向新的高度,开拓了自然类纪录片的视野广度、精神力度和思想深度,给当下自然类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方法论启示,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视听语言,充分展现漓江的自然之美。
精致的视听语言是纪录片艺术性、思想性的重要依托,纪录片《漓江》以高质量的镜头语言,展现漓江流域的瑰丽风景,讲述了四季轮转的生命故事。摄制团队花费了一年以上的时间,深入漓江流域,用4K高清镜头捕捉广阔天地间四季轮转的极致景色,呈现了万物生长的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第一集《造化》中,观众跟随摄制组深入田野,见证四季交替的美丽瞬间,沉浸式体验漓江在不同季节下的魅力,感受漓江景色中生生不息的生态底蕴。
同时,《漓江》还巧妙运用多角度航拍、延时摄影、微距拍摄等多种视觉手段,为观众带来如临其境的视听享受,观众不仅可以通过航拍全景将漓江领域的碧波点点尽收眼底,也可以看到微距镜头下植被细微的生长变化。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以户外运动爱好者刘洋驾驭动力伞的视角开始,从200米的高空俯瞰漓江这条世界上最美的河流。跟随他的目光,竹筏、鸬鹚、凤尾竹、开阔的江面,以及如仙境一般的峰丛依次展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产生极强的代入感,深化对这片神奇土地的认知与热爱。
第二,讲好细腻生动的人文故事,映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如果说漓江风景的宏观呈现已经极富趣味,那么娓娓道来的温暖故事则让这部作品更添内涵,纪录片《漓江》将自然之美与人文内涵相融合,在介绍漓江自然生态的同时,也细腻讲述了漓江的人文故事,为观众构建了一个立体生动的漓江画卷,让观众通过温暖的讲述,体会到漓江的人与自然是如何和谐共生的。
一个个在漓水河畔生动的故事和人物,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而温暖的魅力,唤起了观众的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纪录片着重展现了漓江流域特有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以及两岸百姓对母亲河的眷恋之情。在第四集《龙节》中,纪录片展示了漓江沿岸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舞龙、划龙舟等民俗传统活动在漓江河畔热闹上演,龙灯舞动的气势磅礴,龙舟队员的齐心协力,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透过普普通通的平淡日常,纪录片展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哲学,并启发更多观众有关“人与自然”的平衡性思考。
《漓江》通过多层次、递进式的叙述,以细腻的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示了漓江流域人与自然的交融。东漓古村的传奇色彩、年轻葡萄种植者的奋斗故事、外籍友人“疯子鹰”对民宿的热爱……通过这些鲜活的人物故事,观众见证了人们与漓江的和谐共处,深切感受漓江沿岸的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谐共生的理念,为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写下了有力的注脚。
第三,纪录片讲述流淌在漓江流域的环境保护故事,引领大众深刻思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漓江流域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河流,都承载着厚重的环境保护记忆,这部纪录片不单单是聚焦于自然美丽的画面,更深刻地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充分回应了国家对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政策号召。
《漓江》系列纪录片深入展现在这片江域上,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守护者们的真实生活。在这些讲述中,观众并未看到惊天动地的保护壮举,反而更多的是缓缓淌出的涓滴日常,数十年如一日的保护、研究、共生,漓江早已成为每个这里的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守护》章节,纪录片生动讲述了各级政府部门、技术专家、沿岸村民等守护漓江的生动故事,展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何在漓江落地生根,例如,广西新能源船舶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庆余带领团队研发出适用于游览竹筏的锂离子电池,将漓江上被称为 “移动噪音、油污和废气制造者”的燃油机动竹筏升级为纯电动力游览竹筏,让游客得以在静谧中沉浸式欣赏漓江的山水画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守护漓江生态环境所做的努力,不仅是对漓江之美的尊重与呵护,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生动践行,更是对未来世代的责任担当,在这场生态保护的转型创新中,观众沉浸式汲取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时代力量。
在漓江,万物共生,和谐相依,人与人守望相助,传统重新焕发生机。纪录片《漓江》用精致的视听、精心的讲述、和精湛的勾连,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传递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了漓江的魅力,更深刻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信未来,国产自然纪录片将进一步在多元纪实影像书写中开阔新语态,成就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万千新气象。
END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