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变大田”改革让沃野新潮涌动。改革通过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实现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让原本分散零碎的耕地集中,实现了田成片、路相连、渠相通,更加便于现代化机械作业。
“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全会、区‘两会’精神,深入抓好“小田变大田”、土地流转价格合理形成机制等,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气寒冷,位于黄尖镇的树东家庭农场生产车间内却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包装加工好的菊花产品。“今年收成较往年更好,菊花亩产量达到1吨,总收益约300万元。”该家庭农场负责人陈树东说。
在镇、村的大力支持下,树东家庭农场已形成种植、采摘、烘干、包装、冷链、销售一条龙的菊花产业链。生产销售的“亭鹤居”“黄尖牌”代用茶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2021年黄尖菊花就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上个月的第三届中国特色产业经济高峰论坛暨2024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北京市场推介会上,黄尖菊花成功入选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市场‘绿色发展示范品牌’,这进一步扩大了黄尖菊花的品牌影响力。”聊及黄尖的菊花产业,黄尖镇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张军旺满是自豪感。
近年来,黄尖镇通过举办菊花主题节庆活动、组织参加农产品展销、建立地理标志农产品展厅等方式,不断提升“黄尖菊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引进一批龙头企业,用工业化思维将菊花产业链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
“黄尖菊花”是我区全面打造“亭”字号农产品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增强品牌创建意识,指导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农业区域公共品牌以及省市农产品品牌目录,打造出一批拿得出、叫得响、销得好的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件,培育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84个、有机农产品4个,乾宝湖羊、盐东羊角椒、国谷旦草鸡蛋、良之泉稻米等产品品牌进入省级农业品牌目录。
我区还积极组织家庭农场参加各类农业展销会、博览会平台,强化农产品展示展销和洽谈合作,构建以“亭有味”区域公用品牌为主导的“1+N”农产品品牌体系,持续提升了“亭”字号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据了解,外婆农场建有露营草坪、木工坊、陶艺坊、农耕文化长廊、农耕实践田等活动场地,将研学、农旅、文化等深度融合,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既盘活了闲置农房和土地,又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编辑:许鹏飞
制作:郑雅
复审:俞振华
审发:卜以勇
监制: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