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彭强&吴义辉团队最新EES:用于高效反式太阳电池和微型模块的无MA无Br的CsFA 基钙钛矿的晶体相和能带边缘调节

文摘   2025-01-15 00:24   瑞士  

与陷阱相关的非辐射电压损失(Vnon-radloss) 是限制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 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四川大学彭强&吴义辉团队通过合理地将甲基(甲基亚磺酰基)甲基硫醚(MMS) 引入前体,控制无MA-/Br 的 CsFA 基钙钛矿的晶体生长和光谱响应,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压的非辐射复合损失,相关论文发表于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MMS有效抑制卤化物的氧化并减少相变过程中δ 相钙钛矿的形成,从而形成具有更少缺陷和非辐射复合减少的高质量钙钛矿薄膜。值得注意的是,钙钛矿的带边实现了5 nm 的红移,从而提供了0.24 mA cm−2 的额外积分电流密度。因此,0.09 cm2 倒置 PSC 获得了26.01% 的反向扫描认证效率和25.30% 的准稳态输出效率,这是迄今为止基于无MA/Br 的 CsFA 双阳离子钙钛矿的倒置PSC 的最高值。冠军器件的Vnon-radloss 最小值为 67 mV。本策略还扩展到有效面积为12.96 cm2 的微型模块,反向扫描效率为22.67%。此外,目标设备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运行稳定性。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路易斯碱,用于调节钙钛矿薄膜的晶体生长和光谱响应,并强调了最小化Vnon-radloss 对高性能倒置PSC 的重要性。
论文信息:Energy Environ. Sci., 2025, Advance Article, https://doi.org/10.1039/D4EE05860G
薄膜太阳电池微信交流群,欢迎加入

第三代薄膜太阳电池
本公众号致力于第三代新型薄膜太阳电池的科普推广,促进领域内的交流,推动行业发展。我们将会坚持每日更新,将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和行业动态分享给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