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岳飞后代写信给中央,希望得到照顾,毛主席知道后如何回复

文摘   2024-11-15 08:03   河北  
点击上方 “环球风云档案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即可每天准时收看精选好文!


1935年3月,在一次会议中,毛主席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毛主席说我们要学习岳飞,他带兵打仗一直是“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
可见在伟人的眼中,岳飞治军有方,甚至是自己的学习榜样。
建国后,毛主席也多次赞扬岳飞精神,夸他有勇有谋,亦有气节,是位民族英雄。
毛主席很欣赏岳飞的文采,根据卫士们的回忆,毛主席十分喜爱岳飞的《满江红》,每当念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毛主席都显得很感动。
毛主席一生经常吟唱书写岳飞的《满江红》,在晚年做手术时,毛主席还会播放《满江红》音乐。
然而1952年,岳飞的后人却给毛主席提了一道“难题”:他们写信给毛主席请求照顾。
那么,面对岳飞后人的请求,毛主席将作何反应?岳飞又有怎样的故事?
要回答这些,还要从头开始讲起。

一、民族英雄

岳飞是农民出身,他自幼性格成熟稳重,手不释卷,而且他还酷爱骑马射箭,武艺高强。
靖康之耻后,岳飞投身军营,他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还我河山”,依靠罕见的作战天赋,岳飞在战场上不断立功,名声大振。
然而在一次作战中,报国心切的岳飞违背上司的命令,直接与金军决战,最后被革职下狱,被判死刑。
命悬一线之时,宋军高级指挥官宗泽认为岳飞是难得的将才,全力将他救出,然后把他收入帐下“将功抵过”。
很快岳飞迎来了“高光时刻”,1129年10月,完颜兀术进攻岳飞驻防的马家渡,岳飞带领100多名”敢死队”,身穿金兵衣服,混入军营,将金军搅了个天翻地覆。
随后金军开始撤退,岳飞率领全军从山上冲下,打的金军大败,完颜兀术仓皇逃跑。

此战过后,岳飞连升三级,担任通州和泰州的镇抚使,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结果,可岳飞却提出了辞职。
因为岳飞表示通州和泰州位于后方,自己回去更是“养老”,他更愿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岳飞上书朝廷,希望皇帝能允许他招兵买马,扩大兵力,将来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为了表忠心,他愿意将自己的妻儿老小一家人都留在朝廷,作为人质。

宋高宗赵构听到岳飞的话十分感动,他直接召见岳飞,当面问他,天下如何才能太平?
岳飞回答,文臣不爱财,武臣不怕死,则天下可太平。宋高宗大为感动,亲笔写下“精忠岳飞”四字,并令他出征时绣在战旗上。
随后岳飞连克数城,收复了襄阳六郡,取得了南宋历史上第一次反攻的胜利。
公元1137年,金朝给宋朝带了一封信,信中说宋徽宗已死,尸体模样不堪入目。
先皇被掳走近十年,现惨死异乡,实乃奇耻大辱,赵构被深深刺激了,于是他将精英部队几乎都给了岳飞,让他对金朝发动全面反攻,并下了口谕:“听飞号令,如朕亲行。”
这时岳飞不过30多岁,各方面都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状态,有了赵构的支持,一切更是如虎添翼。
此时一副“主明臣贤”的盛景,岳飞“恢复中原,收回失地”的愿望也似乎指日可待。
岳飞挥师中原,前锋部队驻扎在朱仙镇,距离故都开封仅有45里地,形势一片大好,收回失地近在咫尺。

然而此时宋高宗却违背誓言,连下十二道诏书要求岳飞回撤,岳飞知道军令大于天,只能班师回朝,行军路上,岳飞痛苦的说,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回去不久,由于秦桧的离间,宋高宗与岳飞的关系越来越浅薄,最终在秦桧的密谋下,岳飞被扣上了“反贼”的帽子,被绞杀在风波亭,此事给南宋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憾,也给了历史一个巨大的遗憾。
岳飞忠义无双,勇猛无敌,却落得个悲剧下场,他的事迹被千百年所传唱,近现代的伟人毛主席也十分敬佩,同情岳飞。

二 伟人青睐

毛主席从小手不释卷,在他的书架上一直放着一本《精忠说岳传》。
根据毛主席回忆,自己少年时期很喜爱这本书,除了吃饭睡觉,剩余时间里,毛主席都将这本书捧在手里。当看到岳飞大破敌军时,毛主席直呼叫好,当看到岳飞惨死时,少年毛主席悲痛不已。

少年毛主席一遍遍翻着这本书,他被岳飞的浴血奋战、为国为民、舍身取义的高尚情节折服了,在他的心里,岳飞不仅仅是一代名将,更是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
年长后,毛主席一直在收集岳飞的实事和文学作品,每当搜到一个,毛主席都会认真仔细阅读,有时候还会写下心得。
抗日战争时期,在一次演讲上,毛主席以岳飞的事迹鼓舞大家:自古英雄不问出处,以民族英雄岳飞来说,他从士兵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大将,所以胜利属于奋斗者,大家请尽情施展才华,为抗日建功立业!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毛主席敏锐的感觉到,日本虽然拥有坚船利炮,但是无法灭亡中国,要守好国土,最后长时间的准备,于是就写下了《论持久战》。
在毛主席的鼓舞和指导下,中国抗战力量找到了方向,最终取得了胜利。

建国后,毛主席也写下了《满江红》,当时新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围堵,毛主席写下了“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豪言,表达了坚持斗争,新中国必胜的信念,与岳飞伟大的爱国精神一致。
与此同时,建国后毛主席也四处打听岳飞后人的下落,还给岳飞后人了许多帮助。

三 主席与岳飞后人

1952年毛主席正在黄河流域视察工作,在经过汤阴时,毛主席想到了岳飞,提出想去岳庙看看。
在当地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毛主席走到了岳庙前,但他却没有直接问岳庙的情况,却问了汤阴的情况。

毛主席问汤阴现在有多少居民?工作人员回答二十七万。
毛主席继续问现在主要做什么工作?工作人员回答:一个是抗震救灾,一个是恢复生产。
毛主席点了点头,说要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持社会稳定,这样才能对得起老百姓!
随后毛主席迈步进岳庙,他仔细的端详着碑文,发现有很多字都被损坏了,他指着破损的地方说碑文被谁毁坏了?
工作人员说这是战争时代留下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毛主席看着碑文,露出了十分惋惜的表情。
紧接着,毛主席又问岳庙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损失?汤阴工作人员回答还好,没有受到大的破坏,之前有些破旧,我们县刚把岳庙重新修缮了一下。

毛主席笑着说很好,你们也给群众们办了个好事,毕竟群众们对岳庙很关心,我们要尊重群众的意愿,保护好岳庙,我们的人要少打扰岳庙。
后来的交谈过程中,毛主席主动打听岳飞后人的信息,工作人员说岳飞后人都是好样的,没有一个人投敌,而且他们很有学问,就是生活条件很差,顾不住自己,听完后毛主席感慨连连,表示惋惜。
当时岳飞有一位叫做岳昌烈的后代,他从小饱读诗书,在晚清时期考得了秀才,一直在一家中学教书。
不过岳昌烈是个直脾气,他爱搞学术,不爱搞人际关系,后来被人陷害,不仅丢了工作,家业也一点点的丢了。
岳昌烈一生没有娶妻生子,晚年的他仅有一间祖宗留下的房子,房子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仅有一个床铺。
可岳昌烈却不在意这些物质条件,他坚持自己的内心,以书为友,他总是四处找灯光,没日没夜的学习看书,对他而言,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知识才是自己的。
然而随着年纪慢慢变大,岳昌烈的身体出现了疾病,原本勉强的生活条件也变得难以维持,1951年,岳昌烈给中央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能得到救济。

后来岳昌烈的信也被送到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当得知寄件人是岳飞后人后,毛主席赶紧打开,并认真阅读了起来。
毛主席看完岳昌烈的信后沉思了一会,然后说道,这位先生的文学造诣很高啊,是位人才,如果不能妥善解决,那怎么能行啊!于是毛主席当即在信封上写下“可酌情救济”。
当地政府迅速着手安排岳昌烈的生活,一方面是对他生活进行资助,另一方面是发挥其文学水平高的特长,安排他进入当地文史研究院担任研究员,让他调查、撰写史料。
其实毛主席不仅对岳飞后人十分关怀,他还对岳飞的坟墓同样很关怀。

四 主席与岳飞墓

1952年,毛主席正在办公室里处理政务,临近晚上,毛主席揉了揉疲惫的眼睛,然后休息了一会,开始和工作人员王芳谈心。
毛主席问王芳道,王芳同志,是不是马上清明节了?王芳说是的主席,清明节没有几天了!
毛主席说,那你知道“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这句话是谁说的吗?王芳一时被问到了,停顿了一会,想了想说,应该是岳飞吧!
毛主席笑着说,是啊,这句话就是岳飞说的!随后毛主席又问,那你会背岳飞的《满江红》嘛?
王芳有一定的知识底蕴,会背《满江红》,于是紧张感一扫而空,她回答道:“我会背!”于是毛主席的办公室里传出王芳郎朗的背诵声。
在背道“靖康耻,犹未雪”时,毛主席的神情变得更加庄重,他也在一旁小声朗读,一直背到结束。
背完后,毛主席拿出了一支香烟,抽到一半,他缓缓地对王芳说,王芳同志,我想拜托你一件事情,马上清明节了,请你代替我给岳飞墓献上一个花圈。

然后毛主席把烟掐灭,他说:本来我是想去的,但是我抽不开身,所以只能拜托你了,但你要注意两点,一是我们要送上无名花圈,不能让别人知道这是我毛泽东送的,第二是购买花圈的费用从我的稿费里面扣除,不能花公款,这点你一定要切记。
在清明节,毛主席给岳飞送上花圈,表达哀思,同时是告慰岳飞的在天之灵,如今国家统一,人民安康,这一切都如岳飞之愿。
然而不久之后,岳飞后人却给毛主席提出了一道难题。毛主席十分节俭,他不仅穿旧衣服,吃粗茶淡饭,在社会资源方面他也提倡要节俭。
毛主席多次说道,自己去世后就直接火化,这样只留骨灰,不留遗体,不建坟地,并且在火化的倡议书上第一个签了字。
一次在西湖边上,毛主席突然指着旁边的墓葬群说,这些坟地埋葬的多是富豪,他们生前已经享受了荣华富贵,死后却要继续占着土地,西湖本应该是群众们休息和游玩的地方,怎么能让它们存在呢?这可不行!
毛主席的话很明确,人人都是平等的,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应该有特权,那些富豪们曾经在生前享受到特权,死后再继续享受特权是不应该的,毛主席的话展现出了一个朴实的唯物主义者的观点。

不久之后,岳飞的后人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向中央建议将岳飞墓挪走。
岳飞是民族英雄,毛主席也十分推崇岳飞,但岳飞的后人却主动要求将岳飞墓挪走,万一岳飞墓因此遭到破坏,那将是历史的损失,所以岳飞后人相当于给毛主席出了一道难题。
然而毛主席的回答很迅速、果断,“岳飞是民族英雄,千百年来广受人民所爱戴,所以他的墓无需迁动!”时至今日,岳飞墓依然挺立,依然在接受人民的致敬!

结语

岳飞传奇的经历彰显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
当时间进入近现代,岳飞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毛主席带领中华人民驱除外敌,让中华民族自尊、自信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他与岳飞一样,都是民族楷模,他们的丰功伟绩也将被千载传唱。

点亮在看,与朋友共分享!

环球风云档案
探索世界奇闻趣事,揭秘封尘历史档案,回望历史,放眼世界!
 最新文章